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908805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实 验 报 告实 验 人:郑熙霖 学 号:09388334 日 期:2011-04-10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09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实验题目:TEC-2实验计算机运算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Am2901运算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2 认识和掌握TEC-2机运算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了解和掌握TEC-2机运算器相关控制信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4 了解和掌握运算器的进位时间的测试方法,及进一步掌握双踪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一)概述运算器部件是计算器五大功能部件中的数据加工部件。运算器的首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由算术逻

2、辑运算部件(ALU)实现,它在给出运算结果的同时,还给出运算结果的标志,如溢出否、进位否、结果为零否和符号正负等,这些标志都保存在一个状态寄存器中。运算器的第二项功能,是暂存将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由其内部的一组寄存器来承担。因为这些寄存器可以被汇编程序直接访问与使用,因此将他们称为通用寄存器,以区别于那些计算机内部设置的、不能为汇编程序员访问的专用寄存器。为了用硬件线路完成乘除指令运算,运算器内一般还有一个能自行左右移位的专用寄存器,称为乘商寄存器。TEC-2试验机的运算核心组成部分是Am2901。Am2901芯片是一个4位的位片结构的完整的运算器部件。(二)Am2901运算器1 Am2

3、901芯片内部组成结构图I Am2901内部结构图 4 位的ALU,实现实种运算功能,其每一位上的2个输入端数据分别用R和S表示,则这8种功能是R+S,S-R,R-S 3种算术运算和R S, R S, /R S, R S,/(R S)5咱逻辑运算,这8种功能的选择控制,是用外部送入的3位编码值I5I3实现的。ALU还能给出CN+4,F,OVR和F = 0000 4位状态信息,并能接收最低位的一个进位输入信号CN。ALU还给出了超前进位信号/G和/P。 16个4位的通用寄存器组,用R0-R15表示,和1个4位的Q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为双端口读出(用A地址与B地址选取择每个寄存器)和单端口(用B地

4、址选取择)控制写入的运行方式,而且运算后的结果经一个移位器实现写入(左移,不移,右移)。Q寄存器本身具有左移,右移功能且能接收ALU的运算结果,左右移位时,就有移出,移入信号RAM3,RAM0,Q3,Q0, 4个入号,它们都通过具有双向传送功能的三态门实现的。 该芯片能接收外部送入的4位数据D3-D0,并输出奇制胜们的数据Y3-Y0。Y3-Y0可以是通用寄存器A端口上的输出或ALU的运算结果F,并还受输出允许控制信号/OE的控制,仅在/OE为低时,Y3-Y0才有输出,否则处于高阻态。 从图上可以看到,ALU的两个输入端R和S分别可以接收D输入,A端口或逻辑0数据,和A端口,B端口,Q寄存器或逻

5、辑0数据,Am2901器件只选取用了它们可能的全部12种组合中的8种,即A-Q,A-B,0-Q,0-B,0-A,D-A,D-Q,和D-0这8种,并用外部送来的3位控制码I2-I0来选择这是种组合。 Am2901还采用另外来货位外部送来的控制信号I8-I6,一是选择向外部送出的数据的来源(A口数据还是ALU运算结果),二是选择其内部的通用寄存器组和Q寄存器接收不接收和如何接收数据库写入(左移,右移,直送)。 通用寄存器组通过A端口,B端口读出内容的输出处均有锁存器线路支持,以保证在执行诸如A+B结果送B运算时操作的正确性。2 Am2901的操作时序Am2901芯片要用一个CLK(CP)时钟信号作

6、为芯片内通用寄存器、锁存器和Q寄存器的打入信号。其有关规定如图II所示。图II Am2901的时钟信号的作用3 Am2901芯片的控制信号及其控制码与操作Am2901芯片的控制信号有9个,即I8-I0,这回个控制信号分成三组,它们是:I8、I7、I6(B30-28):选择运算结果或有关数据以何种方式送往何处;I5、I4、I3(B26-24):选择ALU的运算功能,共8种;I2、I1、I0(B22-20):选择送入ALU进行运算的两个操作数据R和S来源,共有8种组合。这三组控制信号与相应控制码的关系如下表:表III Am2901 9个控制信号I8I0控制码I8、I7、I6I5、I4、I3I2、I

7、1、I00 0 0FQFR + SAQ0 0 1无FS RAB0 1 0FBAR S0Q0 1 1FBFR S0B1 0 0F/2BQ/2QFR S0A1 0 1F/2BF/R SDA1 1 02FB2QQFR SDQ1 1 12FBFR SD0寄存器结果选择Y输出选择运算功能选择RS注:R、S中的“0”为逻辑0。4 TEC-2机运算器(1) TEC-2机运算器主体构造由4片Am2901 芯片级联构成TEC-2机的运算器,4片间的连接关系是:(1)16位的数据 输入由4片各自的D3-D0组成,其位序号人高位芯片向低位芯片顺序排成D15-D0(2)16位的数据 输出由4片各自的Y3-Y0组成,其

8、位序号人高位芯片向低位芯片顺序排成Y15-Y0.(3)有高低位进位关系的3组信号,在高低位相邻芯片间连接关系是:高位芯片的RAM0与低位芯片的RAM3相连:高位芯片的Q0与低位芯片的Q3相连:在串行进位方式下,高位芯片的Cn与低位芯片的Cn+4相连;若选用AM2902芯片(与74LS182芯片功能相同,两者可以互换使用)实现并行进位,则低位的3个芯片的并行进位信号/G和/P应送往Am2902的相并没有管脚,并将各自对应的片间进位输出信号送入相邻高位芯片Am2901的Cn管脚。同时支持串,并行丙种方式,有利于教学实验中方便地观察与测量每种进位方式的进位延迟时间。此时,最低位芯片的RAM0与Q0是

9、该16位的运算器的最低位的移入/出信号,最高位芯片的RAM3与Q3是运算器最高位的移入/出信号,均需有另外的逻辑电路与之连接,最低位的Cn是整个运算器的最低位进位输入信号。最高位的CN+4是16位完整运算器的进位输出信号。同理,只有最高们芯片的F3和OVR有意义,低位的3个芯片的F3和OVR不被使用。4个芯片的F=0000管脚连接在一起,并经一个电阻接到+5V电源,已得到16位的ALU的运算结果为“0”的标志位信号。(4)其它的几组输入信号,支4片Am2901器件来说应有相同的值,包括/OE(控制选 通Y的输出),A地址,B地址,I8-80(控制Am2901的运算功能,数据来源,结果的处置)和

10、工作脉冲CP,故应将4个芯片的这些的各对应管脚连接在一起。完整的16位运算器的组成框图如下:图 完整的16位运算器的组成框图(2) 通用寄存器16个16位通用寄存器R0R15,其中R4(SP)堆栈指针、R5(PC)程序计数器、R6(IP)指令地址寄存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为系统所用。此外,还有一个Q寄存器。(3) 移位器运算的结果经一个移位器实现写入操作(左移、不移、右移),Q寄存器本身具有左、右移或不移功能且能接收ALU(F)的运算结果。左、右移位时,对于通用寄存器来说,就有移出、移入信号RAM15、RAM0;对于Q寄存器来说,有移出、移入信号Q15、Q0。移位否由I8I6控制信号

11、决定。5 TEC-2机运算器部件的辅助组成部分(1) 运算结果的标志位标志位的含义及取值:C:进/借位标志,有进/借位产生,则C=1,否则为C=0;Z:运算结果标志,运算结果为0,则Z=1,否则为Z=0;V:溢出标志,有溢出,则V=1,否则V=0;S:符号标志,结果为负数,则S=1,否则S=0。(2) 微指令中三位微码(SST)与标志位的关系三位微码与这8种处理的对应关系,已用表格形式给出。表 三位微码与状态位的关系表SST编码状态位输入说 明B34 B33 B32CZVS0 0 0CZVS四个标志位的值保持不变0 0 1CYF=0OVF15接收ALU的标志位输出值0 1 0IB7IB6IB5

12、IB4恢复标志位现场值0 1 10ZVS置C为0,另三个标志不变1 0 01ZVS置C为1,另三个标志不变1 0 1RAM0ZVS右移操作,另三个标志不变1 1 0RAM15ZVS左移操作,另三个标志不变1 1 1Q0ZVS联合右移,另三个标志不变(3) 运算器最低位进位信号的给出与控制(SCi)运算器最低位的进位信号Cin,可能为0、1、C标志的值,为了调试与实验的方便,有时可送入一个连续的方波信号,当运算器执行16位全1与这个最低位的进位方波信号相加时,则加法器每一位的输出结果均为方波,有利于观察与调试。表SCi编码(B11、B10)00011011Cin取值01CTCLK方波(4) 运算

13、器最高位、最低位的输入信号(SSH)移入通用寄存器中的移入信号RAM15和RAM0,以及乘商寄存器中的移入信号Q15和Q0。左移时,向RAM0,或者RAM0与Q0移入数据;右移时,向RAM15,或RAM15与Q15移入数据。我们把5条移位指令和剩除法计算中的联合移位都考虑进去,可以归纳出如下4种结果,并用两位微码SSH区分它们。移位控制码SSH如下表所示:表控制码SSH左 移右 移说 明B9 B8RAM0 Q0RAM15 Q150 00 X0 X通用寄存器逻辑位移0 1C XC X通用寄存器与C循环移位1 0Q15 /F15CY RAM0原码除(左移)乘(右移)1 1X XF15OVR RAM0右移用于补码乘法说明: 表中“X”为任意值,表示取任意值都不受影响 当通用寄存器本身移位时,Q寄存器不受影响 乘除法运算要求通用寄存器与Q寄存器联合移位,没有Q寄存器单独移位功能 左右移是由指令功能确定的 SSH为0,用于逻辑移位指令为1,用于循环移位指令为2,用于乘除法运算的联合移位及上商为3,用于算术右移指令,或补码乘法计算三. 实验内容1 脱机实验实验中所述将开关置为“1”,即表示将开关向上拨;将某开关置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