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考试小抄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908651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考试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考试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考试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考试小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虽然“课程”的定义存在诸多分歧,但是将其归类,仍然大致可以归纳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2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_哲学_、_心理学_、_社会学_。它们分别主要解决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如何教和为什么教的问题。3幼儿园课程的最核心要素是教育理念。4皮亚杰曾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建议:为儿童提供实物,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操作;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2.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

2、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1学科(领域)课程和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两种常见的课程类型。2结构化程度高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更多地会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的行为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评价标准的课程特征。3幼儿园综合课程中教育活动设计的两种倾向教师计划为主动教育活动,儿童生成为主动的教育活动。4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

3、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生成和预定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社会要求与儿童需要、兴趣的关系。1在斑克街早期教育方案中,主题网和课程轮是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常运用的工具。2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自由,作业和秩序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训练,肌肉训练和初步知识的学习是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主要内容。3直接教学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的。4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念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欧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或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战后意大利的左派政治改革。二、选择题(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

4、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以学科维度定义课程,课程通常表现为(BC)。A学习者的经验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2“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人类发展生态学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D)在发挥作用。A小系统B中间系统C外系统D大系统3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作(ABCD)。A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儿童中心课程4受经验论哲学思想影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是(A)。A蒙台梭利课程B瑞吉欧教育方案C方案教学D福禄贝尔的恩物教学5具有下列哪些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ABD)A非真实性B积极情绪C目的导向D自由选择1被称为“

5、行为目标之父”的是(B)。A博比特B泰勒C惠勒D斯坦豪斯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B)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4(C)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

6、性目标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C)的价值取向。A课程内容即教材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1“光谱方案”是根据(A)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课程方案。A多元智能B认知发展的非普遍性理论C成熟理论D皮亚杰的建构理论2下列属于综合性课程的长处的有(ACD)。A能促进儿童的主动学习B能符合儿童的兴趣与需要C、能促进儿童系统地把握知识、技能D已有相当长的运用历史3教育活动的目标比较特化,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根据教师预定,选择和组织内容的主要依据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对教育活动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目标是否达成。它体现了(A)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A教

7、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C、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4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更多地以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儿童有较多地选择和参与机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引导和指导等方式影响或指导儿童的活动。它体现了(D)的教育活动设计倾向。A教师计划为主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B、师生共同计划的学科(领域)教育活动C、教师计划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D、儿童生成为主的综合教育活动5(A)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8、。”A瑞吉欧教育体系B、凯米和德弗里斯课程方案C、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D、海伊斯科普课程1如果需用一个词来概括斑克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教育方案的区别,那么这个词就是(B)。A主动学习B发展互动C小步递进D主题网2“ECCD”词汇的出现说明了(A)的趋势。A保育和教育相结合B反偏见课程的出现C课程全纳化D课程多元文化化3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AC)。A儿童行为的训练者B儿童学习的共同建构者C儿童主动活动的鼓励者D儿童行为的强化者4方案教学法最早是由(B)提出的。A韦卡特B克伯屈C杜威D皮亚杰5下列关于方案教学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BCD)A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9、过程有固定的计划和程式。B在方案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始终处于多种形式的积极互动中。C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D方案教学强调孩子要主动参与他们的研究方案。三、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

10、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1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2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3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4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

11、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1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2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通过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专题的综合、主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3“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光谱方案在8

12、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4单元教学一般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而来,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1行为课程:张雪门依据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创编了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密切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直接来源自儿童直接的活动,课程实施强调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课程形式主要为儿童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的活动。2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13、,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3课程的全纳化即课程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一般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所有儿童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体会自己价值的全纳社会,使所有儿童确信自己会获得成功。4DI直接教学模式是恩格尔门和贝克为5到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获得学业上的成就,并由此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构成该模式的三个主要来源是:行为主义理论;对课堂

14、资源运用的逻辑分析;对概念和任务的逻辑分析。它的核心内容是读、写、算,主要方法为小组教学和儿童个别练习相结合。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有哪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个方面是学习的计划性。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而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2)第二方面是学习的环境。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识、态度和价值观。(3)第三方面是学生的

15、学习结果。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而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2 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幼儿园课程与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一样,都注重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经验之中。但是,由于在儿童早期,儿童发展的速率比任何时期大,也因为儿童学习的能力极大地有赖于其自身的发展,因此,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的决策应该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应的,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材料也不同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它更多采用的是具体的材料和活动,课程较多地是采用活动而不是上课的形式加以组织。3 简述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2)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3)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整合。4 为什么心理学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唯一基础?(1)心理学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是由学龄前儿童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心理学理论并不等于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描述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东西,而教育理论包含着对具体教育实践的陈述,两者不是同一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理论涉及的是对于发展或学习的最低限度的说明,而教育理论要涉及到影响发展或学习的最高限度的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或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