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业术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90740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专业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专业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专业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专业术语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专业术语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专业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专业术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 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 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从“八纲辨 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 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2. 辨证“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 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 疾病提供依据。3. 辨证施治 “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即是一

2、组症状的综合与归 类。 “辨证”就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用中医理 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 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 衰。“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 治疗方法,潜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 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辨证施治“治疗的目的。 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 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4. 补泻手法推拿补泻手法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的。属于“补法”的手法有升温、 兴奋、激发和营养机体作用。其特点是力度轻、时间

3、长、频率低(速 度慢)、幅度小;方向为顺经络、或向上、向心、外旋等。适用于病 程长、病情缓、体质弱的患儿。属于“泻法”的手法有降温、抑制、 疏畅、祛邪作用。其特点是力度重、时间短、频率高(速度快)、幅 度大;方向为逆经络、或向下、离心、内旋等。适用于病程短、病情 急、体质强的患儿。5. 赤白肉际“赤白肉际”指手掌侧和手背侧交界的部分,也指足背与足底的交界 部分。6. 纯阳之体“纯阳”是指小儿的阳气相对比阴气旺盛而言。不是指有阳无阴,也 不是指盛阳。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 速度越快。无论在形体增长方面还是功能活动方面均不断趋于完善。 “纯阳之体”即指小儿生机勃勃、发育迅

4、速的这种生理特点,犹如草 木方萌、旭日初升。腠理7.“腠(c6u )理”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8.大鱼际与小鱼际“鱼”是指肌肉隆起形如鱼肚腹;“际”,意为边缘。“大鱼际”指手 掌外侧,即近姆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小鱼际”指手掌内侧,即近小指的一侧肌肉隆起的部分。9.发物“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 疾病的食物。“发物”禁忌在饮食养生和饮食治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 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 发病。雪绒花小儿推拿中心提示:现代临床研究证实,忌食发物对于 外

5、科手术后减少创口感染和促进创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10.风邪“风邪”是指各种外界致病因素的总称。11.扶正“扶”是扶持、补益的意思;“正”指人体的正气,能抗御病邪。“扶 正”指增强人体抵抗力。复式手法 12.是穴位与手法的组合应用方法,是具有特定姿势、特定名称和特定主 治功用的推拿手法。有的是一个穴位施行几种不同的手法;有的是一 种手法同时或依次在几个不同的穴位上施术;也有的是几个穴位(或 部位)几种手法的综合应用。复式手法的名称都是特定的。这些名称 有的是根据操作形象而定,如“二龙戏蛛”、“双凤展翅”、“水底捞明 月”等;有的是根据手法名称和操作穴位而定,如“打马过天河”、 “运土入水”等;还

6、有的是根据其功能主治而定,如“开璇玑”等。13.疳积疳积为“疳症”和“积滞”的合称,二者是同一病症的两种不同病理 阶段。“积滞”轻,“疳症”重。疳有两种含义,一为“疳者甘也”, 谓其病由于吃甘甜油腻的食物过多所致;二为“疳者干也”,是泛指 全身消瘦、肌肤干枯、气血津液不足的临床征象。“疳症”多是积滞 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古人说“无积不成疳”。14. 寒泻“寒泻”是指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常见发烧、怕冷 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15. 积滞“积滞”指食物、气体或水液等停留体内而不消化。“积”指有形 指 无形之物。”滞“之物,16. 健运与化积 帮助脾运化饮食和化掉停积于体内的积

7、滞的治疗方法。“健运”为补, 能明显增强脾的功能,增强体质;“化积”为泻,有利于积滞通过大 小便、矢气、呃气,甚至呕吐等排除。17. 经络“经络”是指运送气、血等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经” 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经脉”是直行的干线, 分布在较深处;“络脉”是横行的分支,分布在较浅处。“经络”连接 着身体的脏腑器官和体表,有粗有细,凹凸弯曲地遍布在身体内。小 儿推拿网提示:“经络”流动通畅,身体就表现为健康;相反,如果 “经络”不畅,身体就会出现不舒服的症状。18. 开宣腠理“开宣”即发散,“腠(理”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 隙。“开宣腠理”指使毛孔开放出

8、汗解表。19. 里急后重 解大便前腹痛,欲排便而迫不及待称“里急”;排便时却窘迫而排出 不畅,称“后重”。二者合称“里急后重”。20. 纳差 “纳差”指胃接受食物的能力很差,是“厌食”的另一种说法。1. 肺常不足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管理呼吸和人的一身之气,向外合于皮肤和汗孔。 小儿抵御各种外界致病因素的功能较差,病容易从口、鼻、皮肤袭入, 首先犯肺,表现为“肺常不足”。临床常见于感冒、咳嗽、肺炎、咳 喘等。肺之气有赖于脾的精微充养。脾胃健旺,则肺气自固,而小儿 脾胃不足,肺气也就弱了。2. 肺主宣发肃降“宣发”指肺气向上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指肺气向下通 降和使呼吸道保持干净的作用。“

9、肺主肃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 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经肾和膀胱,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三 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3. 肝常有余“肝常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而是指肝主疏泄,具有升发 疏泄全身气机的功能。4. 津液“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 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肺液、胃液、肠液及涕、泪等。津液有滋润和 濡养的生理功能。六淫(六邪)5.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简称“六气”。 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出现反常气候,超过人体适应能力;或人体抵抗力 下降,不

10、能适应气候变化,这时“六气”成为致病因素,称为“六淫”, 也叫“六邪”。6.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 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 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内伤发 热”是与“外感发热”相对应的一类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中,临床 比较多见。7. 纳气壮阳 中医认为肺吸入之清气应下归于肾,是为“纳气”。纳气有助于肾阳 的补给,谓之“纳气壮阳”。8. 脾常不足脾为人体后天之本,主运营养物质,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由于生长 发育迅速,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成人更为迫切。而小儿脾 胃功能薄弱,消化

11、能力较差,如果饮食不当、乳食不洁、过饱、过饥, 均易影响脾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致生病。常见病症为呕吐、泄泻、疳 积、厌食、腹痛等。脾虚泻 9.“脾虚泻”是指久病久泻,或身体虚弱而引起的腹泻。常见面色发黄、 疲倦无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10.气血指人体内的气和血。“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 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 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血”主要指血液,为水谷精微所 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 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11.祛除邪气使侵袭人体的邪气得以清除。12.祛风邪 “风邪”

12、是指各种外界致病因素的总称。“祛风邪”就是驱除各种侵 入人体的致病因子。13.桡侧与尺侧前臂有两骨,外侧为“桡(rdo)骨”(靠拇指),内侧为“尺骨”(靠 小指)。接近“桡骨”一侧叫“桡侧”,接近“尺骨”一侧叫“尺侧”。 医学上分“桡侧”与“尺侧”是为了动态的定位。14. 热泻“热泻”是指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而引起的腹泻。急促而量 多, 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15.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 中医将躯干分为三部分:胸廓心肺为“上焦”,即胸部;心窝子(脘) 与肚脐以上腹部(即上腹部)为“中焦”,属脾胃;肚脐以下(即小 腹部)为“下焦”,属肝肾。伤食又名“食积”、“宿食病”。西

13、医称为“消化不良”。伤食是因饮食不慎, 进食过饱,或因脾胃不健,感受风寒,再加饮食失调,使食积胃肠, 运化不及所致。以恶心厌食,嗳腐吐馊,脘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胃 肠积滞性疾病。伤食泻“伤食泻”是指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腹泻、腹胀、腹痛,便前哭 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 不安等症状。肾常不足小儿的肾气肾精不充沛,需后天饮食营养的不断补充、化生和充填, 才能正常发育。升清降浊 食物经脾胃作用分为富有营养的成分和废物两部分。有营养的成分为 “清”,废物为“浊”。“清”者上升至心肺,化为气血;“浊”者 指 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升清降浊“进入肠道,化为大小便。

14、实积化热“实积化热”是指饮食停留于胃肠道,沤积一段时间,可能化热,即 老百姓所说的“饮食烧”。临床以伤食后发烧、肚子热、四肢冷、烦 躁与不安、口渴喜饮为特征。实证与虚证 “实证”指病程短、体质尚未受到明显影响、临床以饮食停滞为主要 病机的一种病理状态;“虚证”指病程长、明显影响身心发育,以营 养差、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病机的一种病理状态。疏风解表 “疏风”即“祛风”。中医祛风是通过发汗的方式实现的。由于出汗, 邪气随着汗水而被逐出提外,感冒症状也就解除了,故名“解表”。 腧穴与俞穴、输穴 很多推拿/按摩的资料中,有的用“俞”,有的用“输”,有的用“腧(sh B)”来表示腧穴。三字用法基本相同“俞

15、”源于用船运送“输” 源于用车运送,均引申为转运气血的穴位。“腧”是“俞”的今字, 其字形代表的意义最符合中医学中腧穴的含义。应以“腧”作为规范 的词语,表示腧穴的各种意义。小儿按摩网中采用“腧”这一规范用 法。水泻“水泻”是指贪食生冷食物引起的腹泻。常见水泻不止,每天大便次 数多,肠鸣腹胀,大便如稀水;或水谷不分,泻后肠鸣腹胀减轻等症 状。四诊(望、闻、问、切)“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古称“诊 法”。四诊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举凡人体所表现 的一切现象,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等等,统统在诊察之 列。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

16、范围内,直接地 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小儿推拿网提示: 四诊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恒动观念的基础上的,是阴阳五 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的具体运用。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和普遍联系,就是四诊原理的理论基础。四诊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 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 这就必须“四诊并用”、“四诊并重”、“四诊合参”。肃降“肃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干净的作用。溏便中医指稀薄的大便。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经都上头,并在头部交接,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诸阳” 意指所有阳经。同身寸“同身寸”是针灸取穴的比量方法,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