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90740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关检测试题3 新人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在化学实验时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B加热试管时不小心发生烫伤,第一时间用冷水冲洗,再涂食盐(始终保持湿润)消毒降温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D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解析】:根据规范的实验操作要求和事故处理方法,可知A、B、D正确。在C中,因为汞蒸气有毒,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时,应及时撒上硫粉让其反应生成无毒的HgS,若用水冲洗会污染环境。2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D)A过滤时

2、,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侧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方紧贴烧杯内壁C加热试管内固体物质时,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解析】: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在试管口正上方。3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39%的酒精溶液、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C)A过滤萃取分液B萃取分液蒸馏C分液蒸馏萃取 D萃取蒸馏分液【解析】: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且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单质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而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用萃取法。4下图所示的装置或操作存在错误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B)【解析】:做蒸馏实验时温度

3、计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冷凝水从下端进,上端出,B选项错误。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A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网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解析】:试管能直接加热,不需加垫石棉网;试管的盛液量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2/3,加热时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以免液体沸腾冲出试管;烧杯需要加垫石棉网加热。6某同学根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液体积木”。在试管中注入CCl4,再加少量水,再小心加入少量苯,溶液可出现分三层的现象,然后再用

4、漏斗向水层中加入胆矾溶液及碘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紫色B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C振荡再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水在下层D振荡再静置后溶液仍分为三层【解析】:碘在苯与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它们都能从碘水中萃取碘,故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色、蓝色、紫色。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故振荡后分为两层,有机层的密度大小取决于苯和四氯化碳的相对多少,故无法判断有机层是否在水的上面。7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B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被称量物,称量药品不一定有误差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

5、,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1 g8从下列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C)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B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C由于汽油和水不相溶,因此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二者的混合物D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少量KNO3的NaCl浓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的NaCl9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滴加Mg(NO3)2溶

6、液过滤滴加AgNO3溶液滴加Ba(NO3)2溶液A BC D【解析】:Ag与Cl、CO、OH均反应生成沉淀,Mg2与CO、OH均反应生成沉淀,故加入试剂顺序为Ba(NO3)2、Mg(NO3)2、AgNO3。10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C)A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C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解析】:各离子对应的正确检验方法分别是Cl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SO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Cu2蓝色沉淀;CO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变浑浊;题中A项有CO干扰,B项有Ag、C

7、O等干扰,D项有HCO干扰。1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已知HCl、NH3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D)A干燥Cl2B吸收HCl C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D吸收NH3 12实验室将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放置酒精灯固定铁圈位置放上蒸发皿 加热搅拌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A BC D【解析】:在将NaCl溶液蒸发时,根据题意应先放置酒精灯,然后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调整铁圈的位置,接下来放上蒸发皿,加入NaCl溶液进行加热,不断搅拌,当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3(每空1分,

8、共6分).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蒸馏法 E过滤法F升华法(1)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3)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4)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5)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6)_分离NaCl和I2的混合物(I2易升华)。【答案】:(1)E(2)C(3)D(4)A(5)B(6)F14(每空2分,共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熟练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熟悉常见实验用品是正确进行实验的基础。试回答以下问题:(

9、1)现有如下仪器,用序号回答有关问题:容量瓶蒸馏烧瓶滴定管量筒烧杯蒸发皿分液漏斗对允许加热的仪器,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_;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标有“0”刻度的有_。(2)拟在烧杯中在加热条件下配制50 mL某溶液,应选择的烧杯是_ (用字母回答)。a400 mL烧杯 B250 mL烧杯c100 mL烧杯 D50 mL烧杯【答案】:(1) (2)c15(每空2分,共14分)为了将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体提纯,并制得纯净的KNO3溶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1)操作为_。(2)操作加入的试剂可以为_。(3)如何判断SO已除尽,简述实验操作_。(4)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多

10、次沉淀_(填“需要”或“不需要”)多次过滤,理由是_。(5)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_(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_。【解析】:首先明确杂质离子是SO、Mg2,然后找出沉淀剂(分别用Ba2、OH),而过量的Ba2可用CO除去,过量的OH、CO可用硝酸除去。(1)实验要在溶液中进行,故首先要将试剂溶解。(2)SO可用Ba2除去,Mg2可用OH除去。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分别选用Ba(NO3)2、KOH。过量的Ba(NO3)2可用K2CO3除去。Ba(NO3)2必须在加入K2CO3之前加入,而KOH可在加入Ba(NO3)2之前或在加入K2CO3之后或在Ba(NO3)2和K2CO3中间加入。(3)如

11、果SO已除尽,则滤液中不含SO,向滤液中加入可溶性钡盐,没有白色沉淀生成。(4)生成的沉淀可一次性过滤,如果分步过滤会使操作复杂化。(5)调节溶液的pH不能用盐酸,而应该用硝酸,否则会引入Cl。【答案】:(1)(加水)溶解(2)Ba(NO3)2、K2CO3、KOH或KOH、Ba(NO3)2、K2CO3或Ba(NO3)2、KOH、K2CO3(3)取少许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Ba(NO3)2溶液,若不变浑浊,表明SO已除尽(4)不需要因为几个沉淀反应互不干扰,所以最后只过滤一次即可,可减少操作次数(5)不严密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会引入Cl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已知NH4HCO3NH3

12、CO2H2O。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NaCl提纯,并制得纯净的NaCl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中盛放药品可选用_(填仪器名称),在加热过程中应不断_(填操作名称)。(2)操作为什么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3)进行操作后,如何判断SO已除尽,方法是_。(4)操作的目的是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_。(5)说明此设计方案不严密之处及正确的方法_,_。【答案】:(1)坩埚(1分) 搅拌(1分)(2)会引入杂质NO(3)用干净试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此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已除尽(4)除去过量的Ba2 可减少过滤次数(5)在操作时加入的Na2CO3溶液煮沸并不能除去,因此在操作之后应加过量盐酸以除去Na2CO3,然后再加热煮沸除去HCl和CO217(每空3分,共12分)已知H2的爆炸极限是4.0%74.0%(体积分数)。某H2中含有0.8%(体积分数)的O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管的_,然后,使酒精灯缓缓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完全被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