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90665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基准同轴度的测量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同轴度的定义在国标中,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定义为“公差带是直径为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该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轴同轴”。根 据定位最小包容区的概念,用与基准轴同轴的圆柱面来包容 被测圆柱面(孔)的实际轴线,在被测长度内,最小包容圆柱 面的直径就是被测圆柱面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轴线是 中心要素,一般没有实体,不能直接体现和测量,只能以表 面要素间接体现和测量,对实际轴线理论上应是连续的横截 面表面要素的最小条件中心的连线,是一条空间曲线;对基 准轴线,还应在实际轴线的基础上取其最小条件轴心线。在 误差允许的情况下,上述轴线都允许近似代替。2. CMM测量同轴度误差放大的原因分析 根据同轴度的定

2、义, 用CMM测量同轴度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其测量误差: 基准轴线的采集与建立;被测元素轴线的采集与建立; 基准轴线与被测元素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评价。从测量 原理上讲,CMM直接测得的是被测工件上一些特征点的坐标 位置,为了获得被测参数值,需要通过测量软件的数据处理 和运算。因此,被测参数的测量精度主 要与CMM的系统误差、 测头系统误差、工件形状误差、算法误差、环境误差、采样 策略和敏感系数等因素有关。而对于同轴度的测量,采样策 略和敏感系数对精度的影响更大。采样策略是指如何在被 测物体表面合理安排采样点,采集多少点最为合理,且使检 测误差达到最小。所谓合理是指在同一台测量机上,在相同

3、的环境下,测量同一个零件,怎样安排测量点的位置和测量 点数,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且耗费的时间比较经济。 采样数量和采样位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原因在于:被测元 素并非理想元素,存在形状误差。CMM采点及计算方法有局 限性,存在测量误差.由于采样策略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 因此如对测量结果有异议,可考虑改变采样策略多测几次, 然后分析结果,给出正确的测量数据。敏感系数表示测量结 果受初始测量要素影响的大小。对于同轴度测量,被测要素 的测量结果受基准误差的影响较大。3. 测量方法3.1直接评价 如果选择其中的一个圆柱做基准,由于误差 放大的原因,测量结果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可能将合格的零 件误判为不合

4、格 直接评价的结果之所以较大,是因为2个 柱体相距较远,引入了延长误差。对于同轴度测量,被测要 素的测量误差受基准误差的影响较大。 主要原因:设计者 对基准选择不当,经常将基准要素由联合基准标注为单一 基准,由于两个短圆柱相距较远,无形中引入了延长误差 造成测量中的困惑这是一个比较典型困扰测量机用户的 问题,事实上已经证明由此单丛测量数据上来看将有相当一 部分工件被视为“超差品”,而那些“超差品”经装配实验 后证明 大多数没有问题。这就不得不需要引起测量机操作 员的注意。分析原因,既不是机器精度太低,也不是系统软 件计算错误,主要是图样标注不妥。3.2增加基准截面间的距离 在测量基准元素时,若

5、第一截 面与第二截面间的距离加大,误差将成正比减小.因此,测 量时要有意识地拉开基准截面间的距离若基准截面间的距 离够远,同时基准与被检截面相邻,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3.3用公共轴线作为基准轴线当基准圆柱与被测圆柱较短 且距离较远时,我们可以采用公共轴线作为基准轴线的方法, 在基准圆柱和被测圆柱上测中间截面,取中截面连线作为基 准轴线,然后分别计算基准圆柱和被测圆柱对基准轴线的同 轴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误差当然,这样误差 会减少,毕竟基准长了 ,而且是两者的结合,综合考虑了两个 轴线的空间位置,减少了误差值.其实,这种也是不恰当的, 其风险在于,缩小了实际可能比较大的误差,将不

6、合格的零 件误判为合格.3.3考虑实际工作或装配要求作变通处理3.3.1求距法同轴度为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轴线间最大距 离的两倍。即计算出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的最大距离ds后, 乘以2即可。考虑工件的实际功能或装配要求,可直接根据 集合关系计算出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的最大距离,乘以2即 为同轴度。计算最大距离时,应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来计算, 因此该平面与基准轴的垂直度应较好。332变通处理-改测同轴度为测量直线度法 在被测元素 和基准元素上多采截面,然后用圆心构造出一条3d直线, 近似用直线度代替同轴度。(同轴度误差二直线度的2倍)资 料证明,当一个截面的点数超过80个以上时,点数的影响才 可以忽略,

7、当然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不可能去采如此之多的 点(虽然能够做到),但增加截面数和点数,将无疑逼近被测 元素的实际形状,无疑减少了测量的误差。 通过与传统的“芯轴测量”的结果相比较,“直线法”测量同轴度误差得 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是一种比较准确可靠的测量同 轴度误差的方法。3.3.3变通处理-改测同轴度为位置度 考虑加工工艺,可将 测得的基准要素圆心置于原点,再测量被测要素,通过其圆 心的坐标偏差来判断其同轴度.4注意点:4.1同轴度应严格明确基准要素和被测要素。只 有在两个要素结构相同且对称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互为基 准,这种情况不多见,除此以外,一般A对B的同轴度和B 对A的同轴度是不等

8、效的。对于同轴度公差,图样上应分别 标明被测要素与基准要素。如果在检测时被测要素与基准相 互转换,则对于某些工件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几何误差值 4.2根据加工方法选择同轴度测量方法 被测孔(轴)和基 准孔(轴)为“1刀加工”时,可以建立公共轴线(那么建 立公共轴线的2个圆就要尽量靠近两端,这样拟合的轴线就 会最大包容这个柱体);然后被评价的圆柱与拟合的公共轴 线进行评价。如果不是1刀加工的,您需要将坐标系建在 基准圆投影在端面上的位置,然后测量被评价柱体的多个截 面。求这些截面在该工作平面内的最大偏差,然后将此数值 *2即为最终的同轴度偏差.在检测同轴度时,有时测量超 差的原因并非检测方法不对,而是由其它原因如碰杆、表面 缺陷、表面粗糙度、圆度、油污、夹具变形、摆放不正等原 因引起,应作具体分析及相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