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905888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1. 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填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歌写了西湖_和_的景象,还以_比西湖,形象地写出了_的美,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B.次句描写雨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山色尤其秀美。D.诗人在诗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2. 课内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

2、客,_,插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忆:_异乡:_独:_遍插:_3哪一句诗是作者想象的呢?_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_,_”道出了孤身在外的浪子们的心声。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古诗讲究对仗。诗句中“迟日”对“”,“江山丽”对“”,“泥融”对“”,“”对“鸳鸯”。(2)选一选,填一填。(填序号)这首诗的首句和第二句分别从和的角度来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A视觉 B嗅觉 C听觉这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描写和鸳鸯相偎而眠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A静态

3、 B动态(3)根据诗中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填序号)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诗中依次描写了、等景物。江山 太阳 花草 鸳鸯 春泥 春风 燕子 沙滩(4)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写下来。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_,山色空蒙_。_比西子,_总相宜。1补充诗句。2从诗中找出一对反义词:_和_。3我是小小解说家。(1)“潋滟”的意思是_。(2)“空蒙”的意思是_。4这首诗中,描写西湖晴天景色的诗句是“_”,描写西湖雨天景色的诗句是“_”。5. 古诗鉴赏。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

4、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解释诗中加点的词。(1)径:_(2)霜叶:_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_3“霜叶红于二月花”包含着怎样的哲理?_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海棠宋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注释)东风袅袅泛崇光:海棠花在微风吹拂下,浮动着高贵华美的光泽。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故:于是。红妆:把海棠花比作美女。1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_(季节)的_(时间)观赏海棠花。2请结合注释写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意思。_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香雾空蒙月转廊”是从嗅觉和听觉

5、两方面进行描写的。B.诗歌前两句写出了海棠花光彩夺目、香气弥漫的特点。C.诗歌后两句中,“花睡去”是把花当作人来写,“红妆”是把花比作美丽的女子。D.从诗歌后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花、惜花之情。4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观察过各种各样的花,你知道下面哪张照片是海棠花吗?(_)(填序号) 7. 快乐阅读。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1.在词语后的括号里填上正确解释的序号。回家黄莺在天上飞陶醉趁着的时间轻拂堤岸老鹰莺飞()拂堤()醉()趁()归来()鸢()2.诗中用来反映春光明媚的景物有地上的,天上的,堤岸上的,远处朦胧的。这首诗的妙处在于作者

6、不是只泛泛地描写春天风光,而是抓住了这个生活场景,使整首诗变得活泼起来,充满了生活情趣。8. 课内阅读。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欲断魂。酒家?牧童。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中写到的传统节日是_,这个节日习俗有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A.对亲人的思念和缅怀。B.神在他乡的孤独落寞。C.对杏花村的喜爱。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1)默写古诗。(2)解释下列词语。发:朝:辞:还:(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10. 课内选文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江上秋风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

7、代诗人。(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萧萧:篱落:(4)“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C.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11. 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_。长恨春归无觅处,_。(1)补充诗歌。人间四月芳菲尽,。长恨春归无觅处,。(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3)诗中与“芳菲尽”相对应的词语是“”。(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填季节)1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

8、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最后,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1这首诗共有(_)个小节。2文中“我”想变的事物有7种,请用“”在文中有序圈出。3从诗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_)的雨滴清凌凌的(_)眨眼的(_)(_)的荷塘4最后,“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_5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_13. 阅读天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

9、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是_节。2此诗写出了游子的_之情。3诗中那一句是千古名句?_。4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请描绘出来。_14. 课内阅读。赠刘景文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的。诗的前两句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_,揭示赠诗的_。( )A.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B.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C.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2)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和_。( )A.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B.

10、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C.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3)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A.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B.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C.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4)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景象,显露了_,给人以昂扬之感。( )A.悲秋;丰硕;勃勃生机B.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C.赞秋;凄凉;悲秋15. 古诗阅读。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洞边生,_。_,野渡无人舟自横。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写的是_(地点)的景色。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4这首诗属于( )A.儿童诗 B.题画诗C.写景诗 D.咏物诗5“独岭幽草润边生”中“幽草”是什么景?( )A.静 B.动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