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905741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地质报告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目的和任务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于2003年4月15日对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以晋矿采划字200357号文予以批复。批准的井田范围由8个拐点圈定,井田面积12.8878km2。规划生产能力60万t/a,预计服务年限70年。矿区范围8个拐点坐标如下:1.X=4102100.00 Y=19572900.002. X=4100000.00 Y=19572900.003.X=4100000.00 Y=19568000.004. X=4103700.00 Y=19568000.005.X=

2、4103700.00 Y=19568948.006. X=4101488.50 Y=19568948.107.X=4101500.70 Y=19570430.808. X=4103700.00 Y=19570420.00山西省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于2003年4月委托山西微宇资源勘察院编制了山西金晖万峰煤矿地质报告。为井田开发利用和可行性研究论证及采矿权评估提供了地质依据。因矿井设计和办理采矿登记手续的需要,对本井田需进行进一步地质勘探工作。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由山西煤田地质勘探148队对本井田进行精查地质勘探。148队中标后与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

3、共同参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有关规定和设计的需求,确定本次勘探的主要地质任务如下:1、进一步查明井田构造形态。2、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底板等高线。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先期开采地段内各可采煤层的可采范围。4、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的变化。5、详细查明井田文水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先期开采地段矿井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价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途径。6、详细研究先期开采地段和初采区范围内主要可

4、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作出相应评价。7、估算各可采煤层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量,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探明的和控制的比例应不少于本地段总量的70%。148队在山西金晖万峰煤矿地质报告的基础上又充分收集了以往地质资料,经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及本次勘探的地质任务,于2003年7月编制了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设计。本次共设计了9个钻孔,其中井筒检查孔2个(W4、W9),水文孔1个(W8),地质孔6个(W1、W2、W3、W5、W6、W7)。148队于2003年9月2004年4月进行了野外施工工作,

5、于2004年5月完成了山西省霍西煤田孝义市万峰井田勘探报告编制工作。第二节 位置与交通一、位置山西金晖万峰煤矿(以下简称本井田)位于山西省霍西煤田汾孝矿区东部,行政区划属孝义市下栅乡管辖,在孝义市区南约10km处,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145511114911,北纬370142370341。南邻义棠煤矿,西邻宜兴井田。二、交通南同蒲铁路干线由井田东侧介休市经过,介休至阳泉曲铁路支线,由井田东侧经过,距本井田约5km左右。汾阳介休公路亦从本井田东部通过,井田内有简易公路多条,井田内及周边交通条件良好(见图1-1)。图1-1 交通位置图第三节 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本井田地处黄土高原,属吕梁山南段东

6、侧的低山、丘陵地区,地貌类型以侵蚀的黄土梁、峁为主,其次为黄土沟谷地貌。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南角标高940.2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北角,标高765.1m,最大高差175.1m。二、地表水系本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河流,仅在雨季井田内沟谷中有季节性流水,向东流入文峪河,最后流入汾河。三、气象本井田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多年日平均最高气温32.5,日平均最低气温-21.0,年平均气温12.5。全年无霜期175天,每年11月冻结,翌年3月解冻,最大冻土深度0.91m,年降水量为374.4577.7mm,大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

7、蒸发量1711mm,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四、地震据历史记载,山西省地震频频发生,也影响到本井田,1291年(元朝)临汾地震死亡万人以上,1566年(明朝)永清地震亦损失惨重,1618年介休地震,“域垣房屋倾倒殆尽,民多被压死,遍及山西四十余域。”近期地震活动边较频繁,1956年太原地震,1979年6月介休地震部分房檐塌落,震级为5.1级。由于该区北近晋中新断裂,东近霍山大断裂,新生代以来,晋中新裂陷边张裂边下陷,边接受沉积,盆底倾斜呈簸箕状,裂陷的边缘地带多次发生5-6级地震,霍山大断裂,亦活动频繁,对本井田有较大影响。据山西省颁发的“山西省地震基本裂度区划图及说明”白壁关驿马以东地震裂度为7

8、度区,正是本井田所处位置,因此在今后的矿山工程建设中应予以充分注意。第四节 生产矿井及小窑汾西矿区小煤窑开采历史悠久,据白岸村南尾沟口小窑神庙碑文记载,始于明朝。特别是近期在煤系地层出露地带及浅部,乡镇及个体小煤窑开采日盛。在井田西部及西北部有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的水峪矿、柳湾矿和高阳矿,在井田南部有晋中市的义棠煤矿等大型生产矿井,见表1-1。另外井田南部尚有许多村办及个体小煤窑,主要开采山西组煤层,因距本井田较远,不一一详述,表1-1。 邻近生产矿井一览表 表1-1 矿井名称项目水峪煤矿柳湾煤矿高阳煤矿义棠煤矿位 置井田西部约10km井田西部约10km井田西北部白壁关井田西侧井田南侧面积(km2

9、)2941.745约24投产日期1966年1月1号井:1962年12月2号井:1981年12月1973年5月1982年8月井 型斜 井斜 井竖 井斜 井开采水平+800 +700+880+650+610 +560生产能力(万t/年)设计901号井:302号井:90改扩建后210现产量30021014036开采煤层9、10、119、10、111、21. 2. 9. 10. 11瓦斯等级低低低低备 注1983年元月至1989年12月改扩建现正进行改扩建92年改扩建后同时开采9、10、11号煤第五节 以往地质工作霍西煤田汾孝矿区地质工作开展较早,据历史资料记述,本世纪二十年代已有地质工作者进行过不同

10、目的大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形测量工作,19261952年间,先后有王竹泉、盛金章等我国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进行过大区域的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矿产调查、采集岩矿、化石标本,划分了地层,为以后的地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井田属霍西煤田汾孝矿区兴跃井田的一部分,汾孝矿区先后有地质部212队,原煤炭部144队、119队进行过地质勘探工作,矿区勘探程度较高,其中与本井田有关的地质勘查工作主要有1965年12月119队提交的偏店义棠间普查报告,该报告于1965年12月经山西省煤管局批准通过;1966年119队在偏店义棠间详查,因中途停止施工,钻孔未评级,煤层成果可用,报告未审批;1967年3月119队提交了山西省霍西

11、煤田兴跃井田精查地质报告,钻孔未评级,煤层成果可用,1969年8月7日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生产组煤电化办公室以(69)晋革生煤地字第四号文将该报告降为详查批准。本井田属兴跃井田的一部分。2003年4月山西微宇资源勘察院利用以往地质资料编制了山西金晖万峰煤矿地质报告。该报告计算了井田内1、3、9号煤层储量,共获B+C级储量5770.2万t。现将与本井田在关的地质工作内容简述如下:一、钻探工程及质量井田内共有以往施工钻孔4个(兴-1、兴-2、兴-4、兴-9),均为1966年1967年间兴跃井田精查孔,钻探总进尺2851.24m,其中兴-2、兴-9为无岩芯孔,兴-1、兴-4为煤系地层取芯孔。另外本次勘探

12、期间收集利用了井田外4个兴跃井田精查孔(兴-3、兴-5、兴-12、兴-18)。4个师屯区钻孔( 师3-6、师5-5、师8-5、师9-4)和一个偏店义棠间普查孔(雷-3)资料。1、单孔质量当时所有钻孔均未进行评级,现无法评定,故单孔质量不予评述。2、煤层质量对以往施工钻孔煤层质量按1978年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其结果见表12,可见煤层成果基本可靠,其中甲、乙级以上煤层参与资源量估算,丙级煤层不参与资源量估算,仅供参考。以往钻孔主要煤层质量情况统计表 表1-2煤层号见煤点数可采点数钻探级别测井级别采用成果级别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1上1265661131382113133111043

13、210105121061210109121222688410+11111154883合计71623081555557二、地质测量工作及质量评述1954年以来先后有地质部212队进行过1:5万地质测量,山西煤田地质局144队进行过1:1万地形地质测量面积162.95km2,审查后降为1:2.5万精度使用,包括白壁关井田南部及本井田全部。1986年1990年119队在宜兴曹村勘探区详查期间,进行了1:1万精度航空摄影地质填图,工作面积312.05km2,包括本井田全部,质量较高,可以使用。三、测井工作本报告所利用的13个旧孔均进行了电测工作,所测参数有视电阻率、自然电位、伽玛伽玛、侧向电流、接地电

14、阻梯度和长源距伽玛,煤层解释成果可靠。四、水文地质工作及质量井田内无地表水系,也未进行专门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以往施工的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文观测,本报告所利用的兴12号孔位于本井田西北部外围为专门水文孔,对煤系地层及以上含水层进行了抽水试验,质量可靠。另外在本井田南部师屯区内及西部宜兴井田内有多个专门水文孔,水文地质资料比较丰富,对评价本井田水文地质特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五、采样工作情况井田内以往施工钻孔共计4个(兴1、兴2、兴4、兴9),其中兴2、兴9为无岩芯孔,兴1、兴4为煤系地层取芯孔,共采取煤芯样6个,其成果均可利用。除此以外,以往施工钻孔再没有采取其它样品。六、钻孔封闭以往钻孔未进行启封检查,封孔质量无法评述。第二章 勘探工作第一节 勘探方法本井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进行过多次不同性质的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丰富的勘探工作经验,为本次勘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勘探手段的选择及依据由于本井田构造简单,煤层沉积稳定,因此本次勘探仍以钻探取芯配合煤田物理测井为主要手段,并辅以采样化验等。鉴于本井田及其周围以往地质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