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90310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家乡变化的心得体会家乡变化调研心得体会李剑锋学号 xx0203019 电信 1401 班 虽然回家的次数不多,但是每次回家我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总的来说是,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家乡一点一点的在变化着。 记得家乡以前的黄泥路已经渐渐的退去, 一条条新建的水泥路已经通到了家门口, 路上也添加了照明灯,晚上出门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黑漆漆的一片了。童年的时候,在家乡玩的最多的是泥巴和各种昆虫了;穿的衣服大多是亲戚邻居给的,衣服上还有些小破洞。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手机上网,聊 QQ,打手机游戏;穿的也是爸爸妈妈新买的衣服,新颖,漂亮。在“食”的方面,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就算富裕人

2、家”。现在,吃的每餐至少都有肉类了。而且也经常有“加菜”的节日可以过。在以前,家里有辆单车都是很不错的了。然而现在,在路上看见的不仅是自行车了、更加多的是电动车和摩托车。现在,家乡住瓦房的也少了,住的基本都是楼房。几年前人们很少,但现在基本都的很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了,比如 : 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助手。村里的小学已经装修一番,并且规模也比以前大了许多;学校里面新增了篮球场、塑胶跑道、还有学生饭堂。课室的桌椅不再向以前的了,黑板不再是以前的木板了。总的来说,很贴近现代化教育了。现在家乡卫生条件改善,

3、 卫生所增多,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医疗设施也相对齐全。从泥路,到水泥路 ; 从瓦房,到楼房 ; 从生活困苦,到逐渐改善,再到如今的经济宽裕。 看着家乡的改变我感到很高兴, 我也确实感受到了我家的幸福生活在蒸蒸日上的发展着,我感到很欣慰。改革开放改变家乡记从老一辈人口中了解家乡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变化 中国需要改革开放,世界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十三亿中国人民步入小康社会,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这是毋庸臵疑的。我将从以下四点谈起农村的变化:1 、经济收入增加了,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在 70 年代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 2.5 亿,我家在河南农村。 祖

4、辈都生活在农村。我也一直生活在农村。听村里的老人们说,三十年前,农民叫“社员”。全国的社员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模式下生产和生活。三十年前的“大锅饭”的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很难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人浮于事,偷工减料,混天熬日头。加上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浮夸风盛行。各级领导整天想的是怎样保住自己的官位,怎样升迁,怎样巴结上级领导。 为了给自己增加升迁的砝码,不惜弄虚作假。如在麦收前评估产量时,往往都是把亩产量报高了,报多了。因为是“估产”,总是与实际产量有“出入”,而这个出入却又大的惊人。还因为是上交公粮与“估产”挂钩,亩产量估产的越高,上交公粮就越多。但是,领导们宁可把“估产”量报高了,多交些

5、公粮,以显示他们的成绩,显示他们的领导才能。也不愿意把估产量报低了,让社员多分配些粮食。几十年来,上报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可社员们的生活没有得到提高。 好在都有一份自留地,都会精心耕作,才能勉强度日。再勤快一点的人家,还养一些家畜。自己不舍得吃,偷偷摸摸的拿到城里换几个零花钱。一不小心就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 让工商给收交了。人们吃的,没有多大选择,基本上都是地里收获什么就吃什么。 小麦收下来时吃小麦, 但遇到灾害年的时候,就连小麦忙也一起煮了,至今说起这事,老人们还觉得喉咙里卡的慌呢,到玉米收下来时吃玉米。由于红薯产量高,大概有半年时间都在吃这一样东西。 早餐吃,午餐

6、吃,晚饭也要吃。今天吃,明天吃,后天还要吃。直到现在,一提起吃红薯,好多人都感到泛酸胃痛。我家,大人多孩子少,人口多劳力少。生产队分配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的,一年至少要有一个月没有吃的。在每年的麦收前,基本上靠挖野菜充饥。 一般人家也只能勉强度日, 能过得去的也不过几家。 党的十一届 _ ,像一声春雷,震醒了东方睡狮。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得人心。 “分田到户”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想吃什么就种什么,缺什么就种什么,全凭自己当家作主。粮食生产连年破记录,年年大丰收。近几年,国家不但取消了农业税,还逐年增加种粮补贴。现在的农民种地,已经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再顶严寒冒酷暑,披星星戴月亮

7、的苦干了。 耕、耩、施肥和收割都用上了机械化,锄草用上了除草剂, “锄禾日当午”的情景不再。不同时节,用不同的机械,打一个电话,就能把事情搞定。 把丰硕成果输入因特网 现在农民的生活,与三十年前大不一样了。每当吃饭时间,就有叫卖饭菜的吆喝声。想吃什么都有卖的。都是农民自己生产的,轻来轻去的,也不贵。一般就不愿意自己做饭了,嫌麻烦。特别是农忙时节,打一个电话,叫几个小菜了事。朋友、亲戚来也是如此。再看看农民的穿着,几乎是和城里人同步,而且毫不逊色。冬有棉,夏有单,出门的时候还要挑选挑选,要进城,总要梳洗打扮一番。现在的农民已不再为温饱而劳作,村村通了公路,电话、电视都已经普及。洗衣机、电冰箱应有

8、尽有。科学种田、生态家园、绿色农业、环保企业,都提上了议事日程。总之城里有的农村都有,城里没有的农村照样有。农村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现在的农民也不再局限于农村, 已经进入城市,走出 guo 门。由于机械化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剩余劳动力,闲暇时节,不是搞企业,就是进城务工。在河南,农副产品,不但供应大中城市,早已远销海外,出口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及欧美,并已经形成规模。城市里的建筑产业大军,大都农村。“农民工”也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 “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到 80 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 3000

9、万;2 、物质生活提高了,各种生活生产用品的出现,给人民带来极大的方便,每当吃饭时间,就有叫卖饭菜的吆喝声。 想吃什么都有卖的。都是农民自己生产的,轻来轻去的,也不贵。一般就不愿意自己做饭了,嫌麻烦。特别是农忙时节, 打一个电话,叫几个小菜了事。 朋友、亲戚来也是如此。再看看农民的穿着,几乎是和城里人同步,而且毫不逊色。冬有棉,夏有单,出门的时候还要挑选挑选,要进城,总要梳洗打扮一番。现在的农民已不再为温饱而劳作,村村通了公路,电话、电视都已经普及。洗衣机、电冰箱应有尽有。科学种田、生态家园、绿色农业、环保企业,都提上了议事日程。总之城里有的农村都有,城里没有的农村照样有。农村的巨大变化,有目

10、共睹。现在的农民也不再局限于农村,已经进入城市,走出 guo 门。农民告别草危房 , 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瓦房, 全乡人民的物质生活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3 、精神财富丰富了,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各种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政府加大了教育财政拨款力度;4 、社会救济制度完善了, 社会救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在80 年代,中国社会救济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_ 门在国家规定的职责范围之内对社会救济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括4 个方面:救灾、救济、五保和扶贫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深深的为祖国农村近三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骄傲和自豪, 但同时也

11、是我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作为祖国新时代的接班人, 我深深的懂的只有掌握更多的先进科学知识才能够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祖国农村取得的成果,我们要积极吸取其丰富的经验,为我们以后的农村建设服务, 但对于建设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就自己的所见所闻对今后的农村建设提出几点看法:首先,在农村教育依然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的家庭生活很富裕, 但是父母的教育观念太差,认为孩子没有必要读那么多书,只要能认几个字就行, 因此好多孩子上完初中,就背着行李同一些同乡人开始外出打工,这说明在农村一些人的教育理念依然得十分薄弱,他们依然保留

12、着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边远山区比较严重,中国要发展首先就应当从教育抓起, 而这些思想严重的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这些愚昧腐朽的封建思想 _ 铲除。其次是完善农村的教育设施,前几天我曾到以前上学的乡中去了一趟,那里至今仍未有一间实验室,学生的实验课只能靠老师讲,或看课本自己理解, 这样的学生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所以我认为完善农村的教育设施也是搞好农村教育的重头戏,再次保证按时发放教师工资也是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教师的工资总不能够按时发放, 有的甚至都欠发一年多的工资,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致使许多乡村教师纷纷放下手中的与粉笔,

13、去另牟高就,或是选择了外出打工, 里这剩下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在他们的头脑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传统的封建思想,这样就阻碍了农村事业的发展。综上我认为要搞好农村的生活水平,首先要重抓。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奋斗吧!朋友们加油!感悟家乡变化我的故乡是在福建省罗源县起步镇,三十年前,这里没有超市,没有卡拉 OK,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机动车,没有铁路火车,没有私家车、没有运动场、没有 ?,总而言之,现在有的那时很多都没有。 然而,时光荏苒,日月穿梭。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时间进入 xx 年,30 年里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每年每月都被家乡的新变化感动着、震撼着,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激动。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能有什么变化?是的,照比全国有名的大城市上海、香港等等,我的家乡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若是和过去相比,你就会发现,我的家乡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所在的罗源县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84 年罗源湾经 _ 批准列为二类通商口岸, 1988 年罗源被国家列入沿海开放县份;1992 年成立了省级罗源湾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