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2895794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原则和方法陈 静摘要: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更是领导者,他担负着教育班级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小学班主任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全方位、多侧面的工作。德育工作又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环节。在当今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的形势下。能否通过生动活泼、切实有效、方法灵活的思想教育,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关键在于班主任能否坚持原则,能否方法得当。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直影响着每个学生的今后发展。下面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展开德育工作所采取的原则和方法。

2、一、勤于谈心,深入学生内心。 谈心是师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的好方法。班主任与学生谈心不但要用随和的语气,幽默的语言把学生“粘住”,而且还应讲究方法。1、让学生先讲,而且把话讲完。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一见面就打“杀威棒”,把学生置于受“审”的位置。教师假如高高在上地训话,必然导致学生缄口不言或对抗顶牛,即使学生惧于老师的威严当面认错,往往也是口服心不服。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讲话时,不要随便插话打断学生,哪怕学生讲的话不真实或者是在设法为自己辩解,也要耐心地让学生把话讲完,然后再晓之以理。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 2、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区别对待。班主任与学生谈心时要因人施法。与比较傲慢

3、的学生谈心。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设法创造并保持欢快乐观的气氛,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对方的信服;与胆怯而不爱说话的学生谈心,要设法创造民主气氛,设法消除他们的顾虑,当他们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时,适当用一两句简明的话加以点拨或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使他们豁然明白;在与存有戒心顾虑较多的学生谈心时,要在弄清学生顾虑原因的同时设法开启交谈的闸门,让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 二、乐于表扬,以正面教育为主。班主任德育学生的表扬应客观、公正、即时、有分寸,不带偏见,不夸大其词。1、激励成功者。当学生取得优良成绩时,班主任老师要与学生共享喜悦,并即时给予表扬。这种表扬是对学生经过不懈的努力而取得明显的成绩给予准确中

4、肯定的肯定,同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这不但能使学生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且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持续自我鞭策,取得更大的进步。2、鼓励后进生。当后进生通过努力,稍有长进,班主任要即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有分寸的表扬与鼓励。这时师生慧逐步产生心理认同,情感也日益相融,因而班主任提出的希望,要求也就较容易被后进生接受,并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3、鼓舞士气。在学生遇到困难个挫折时,班主任尤其给予关心,保护。要擅长找到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毅力和条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要启迪有错误的学生自愧、自责,自我分析原因,改正错误缺点,增加持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 三、擅长批评。 批评教育

5、是一种常用教育手段,班主任批评学生也是常事,但如何使逆耳忠言变成悦耳之音,却大有讲究。 1、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学生大多爱听好话,批评的话听起来总觉得不顺耳。所以班主任批评学生时一般应在充分肯定学生有点后指出缺乏。这样做既不使受批评者感到突然,又有利于排除心理障碍,而且让学生感觉老是并非只盯着他的短处,是一分为二的。2、寓批评于希望之中。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既要做冷静的分析,指出其错误缺点所在,又要有热情的勉励和殷切的希望。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批评声中能领悟出教师严中有爱,能从中得到前进的勇气和信心。3、 注意场合。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应尽量避免当众指责、训斥学生。应巧妙地利用课余时间、活动时间,在

6、和谐的气氛中批评学生。因为这时学生解除了思想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设置了一个乐于接受老师批评的情境。4、控制情绪,切忌体罚。 当学生犯了错误,特别是学生不听劝又与你顶撞时,作为班主任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说过火的话,更不能污言秽语横飞。要记住批评教育不等于训斥和责骂,也不等于讽刺与挖苦,更不等于拳头棍棒。 四、精于说理。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是有差别的,有层次的。班主任与他们讲道理时既要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又要以事喻理,不能太抽象。 1、深入浅出。班主任要擅长从身边的小事讲起,寓哲理于其中,使听者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可望又可及,寓意深长,能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从而悟出大道理来。2、自我

7、消化。班主任能够采取与学生讨论的形式,把大道理分解承若干小问题,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启发学生共同讨论。这样能够变硬性灌输为自我消化,大大提升说理效果。 3、要说真话。说真话、实话是成功教育的本质,也是班主任高尚人格的表达。如说大话、谎话、空话,那么你讲的越多,就越没有威信,反作用也越大。 五、学会协调。 班主任的协调工作是指协调班内外、校内外的包括家长、社会、学校等各种教育管理因素和力量,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协调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 1、协调各种影响,发挥系统教育作用。学生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系统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比

8、较零散、自然的,班主任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有大环境以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教育。2、化解矛盾,不当裁判。班主任在协调学校内部因素时,要擅长环节矛盾,不当“裁判”。在一个班级中,班干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任课教师间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遇到这种情况,班主任要从中协调,要擅长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使各方面消除误解,搞好团结。假如班主任天天成了裁判员,不停地听学生之间相互告状,是是非非,没完没了,那么这个班级必然出现小团体,闹不团结。六、积极展开班级活动。班主任要增强班集体建设,转变学生思想,展开丰富多彩的有意活动是很重要的。活动的形式应该多种多样,既要有喜闻乐见的集体活动

9、,也能够是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或者是不拘一格的个人活动。班主任组织活动也要注意技巧。 1、深化主题,贯穿启发性。班主任在确定了教育活动的主题之后,就应该采取办法深化它,使教育步步深入,最后达到教育的最高标准。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擅长抓住学生思想感情的启发点,把抽象概念具体化,让学生易于接受。2、着眼全体,表达多样性。班主任展开教育活动既要立足全班,又要着眼于个别,既要把握总体倾向又要兼顾个别差异,既要组织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又要使活动表达多渠道,多层次。总之,展开活动的多样性是手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感情,发扬个性特长,使学生成为适合“四化”要求的多种多样的合格人才,才是要达到的目

10、的。 七、转变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一般地说,一个人赞成或反对什么,喜欢或者厌恶什么,仿效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由其态度所决定的。所以,作为班主任,努力转变学生的态度,使他们对各类事物真有良好的反应,将是德育成功的一大关键。转变态度时应注意技巧。 1、隐蔽意图。单刀直入地要求学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极有可能激发像野生的逆反心理。在此时,假如老师通过展开一些活动,通过一些事例,将隐含于其中的观点暗示给学生,学生就可能感到老师并非有意要把观点强加给自己,因而也就较容易接受意见而转变态度。2、排除外在理由。一个学生在做了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后,往往喜欢强调客观原因。在此时,班主任老师大可不必急于提出问题的实质,而是将学生所提出的外在借口一一驳回,从而迫使其反省自身原因,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枬 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 王枬 王彦: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 .世界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 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世界教育展望2005第6期 4 周成海: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模式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