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8954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42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2页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高新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论3一、规划背景3二、规划目的4三、规划指导思想4四、规划重点内容5五、规划技术路线5六、规划范围与期限6第二章 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价7一、已批准规划的实施评价7二、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8三、与周边规划的协调9第三章 发展策略与功能定位11一、发展策略11二、功能定位14第四章 城市发展用地评定16一、自然地貌概况16二、生态敏感评价16三、空间建设分类18第五章 建设用地现状评述19一、总体布局概况19二、用地现状综合评述22三、现状主要问题24第六章 总体布局与发展规模26一、规划理念与策略26二、总体布局结构26三、人口规模28第七章 居住用地规划

2、30一、现状分析30二、存在问题31三、居住用地规划32第八章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38一、现状概况38二、存在问题40三、规划布局40第九章 工业用地规划45一、现状分析45二、存在问题54三、规划布局54第十章 仓储用地规划57一、现状概况57二、存在问题57三、规划布局57第十一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59一、现状分析59二、发展战略61三、规划布局62第十二章 水绿体系与景观系统规划78一、生态发展策略78二、绿地系统规划78三、水系整治规划80四、景观系统设计83第十三章 市政公用设施规划84一、给水工程84二、污水工程86三、供电工程89四、通信工程93五、燃气工程96六、供热工程99七、

3、环卫设施101八、防震减灾103九、防洪排涝109十、消防规划112十一、人防工程115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119一、现状概况119二、规划目标119三、环境综合整治121四、生态环境建设121五、环境保护措施122第十五章 近期建设规划124一、近期建设目标124二、近期建设用地需求125三、近期建设重点126四、近期建设规划布局126第十六章 实施措施建议140第一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背景1、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高新区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出台了60项相关配套政策。规划纲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提出了建设创

4、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为新时期国家高新区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利用科技支撑和引领区域发展成为当前国家高新区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对国家高新区在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2、产业转移和升级给高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际产业资本的涌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而且外资项目明显呈现出由制造中心向研发中心延伸的特征,南京高新区的建区特色和发展方针正好迎合了这种趋势。以研发为突破口着力打造若干条高新技术产业链,进一步明晰高新区鲜明的产业特征适当其时。另一方面,国家、省、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经济

5、运行结构,实现全面持续协调发展方针从根本上的确立,为高新区坚持并完善自己的建区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沿江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更使高新区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南京市体制最宽松、生产力最活跃、对外来资本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南京高新区完全可以在未来的3到5年时间里抓住机遇,通过自身努力跃上一个全新平台,走到全国高新区的前列。3、南京跨江发展战略以及五大中心的建设使高新区的发展进一步提速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南京全市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加快推进“跨江发展”,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推进“跨江发展”,就是要在十五期间南京奠定的“一城三区”为先导的、以都市发展区为载体的大南京初步框架基础上,总结世

6、界大河流域城市跨江(河)发展的客观规律,适时推动南京跨江城市目标的实施。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使拥有200里江岸的南京真正形成两岸融合、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跨江发展新格局。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江北地区由过去的区县自主发展为主转向全市的战略推动,政府在基础设施投入、产业发展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将成为江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五大中心”建设,即:要将南京建设成为长三角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东部城市的绿色中心。对于南京高新区来说,其中三个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教中心、绿色中心)与高新区密切相关,高新区需要

7、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从而为推动“五个中心”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4、扩容为高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高新区成立以来,空间的扩展经历了三次变化,在老区4.8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2002年将泰山园区纳入了高新区,2004年向西拓展了产业区三期,总计批准面积达到17.51平方公里,其中,现状已建成面积10.88平方公里,已批待建用地约1.5平方公里,所剩的用地不多且较为零散,发展的空间严重不足。2006年底,南京市政府将53.5平方公里的盘城镇整体划归高新区,使高新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空间的扩容将有力提升了高新区的承载力,增强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二、规划

8、目的本规划是高新区自成立以来的首次进行的总体规划设计,虽然在此之前高新区也做过多项分地块的规划,但这些规划基本上都是基于建设导向的规划设计,缺乏整体协调发展的思路,以至于高新区的发展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目标,建设缺乏特色,这直接影响到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效果和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全国高新区中的地位。本次借扩容之机,及时进行总体规划编制,体现了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次规划不同于一般城市的总体规划,它既包含了一般城市总体规划的常规内容,同时又兼有策划的性质,因为高新区直接面对的是企业家,如何通过规划来打造一个良好的愿景,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是改变目前高新区区位劣势的重要途径,也是本次规

9、划的关键。三、规划指导思想1、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落实贯彻南京市政府加快跨江发展和“五个中心”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南京高新区的协调、全面发展。2、从区域着眼,完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布局和结构,合理确定高新区性质、规模及空间布局,完善综合功能,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3、深化落实高新区战略规划中确定的现代化生态科技新城的规划理念,构建基础设施完善、健康舒适、富有生机的生产和生活园区。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重视空间布局的连续性和实施弹性,合理引导和安排建设时序,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可操作性。5、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文化与生态建设

10、,塑造文化品味和生态品味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区。6、合理用地,遵循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优化配置空间资源,协调好各项建设间的关系,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城区整体质量。四、规划重点内容本次规划在总体上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重点研究了高新区的发展战略、土地利用与开发、空间布局、交通系统、绿地与景观、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分布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规划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本次规划对战略规划的战略思路进行深化、细化,并将其落实到空间上,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规划的协调与衔接,对现有规划做进一步的整合与提升,明确在新形势下的高新区的功能定位、发展

11、对策与空间布局,以全新的规划理念与思路指导高新区的发展。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由江苏省发展研究院编制,在总体规划中重点是将其战略意图在空间上进行落实);二是82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的空间布局规划;三是总体城市设计。在空间布局层面上需要重点强化三个方面:一是整合,整合现有的规划,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二是优化,对现有规划不足之处加以优化、改进;三是提升,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全新规划高新区的发展,提升高新区的形象,加快高新区的发展。五、规划技术路线本次规划在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分析、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判断、与同类高

12、新区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南京高新区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现实外部条件的分析,对南京高新区的发展进行了科学定位和预测,通过多方案比较确立了具有良好弹性的规划框架。图1-1:南京高新区总体规划研究框架国内外高新区经验借鉴特征文化需求专题研究特征导向城市设计研究高新区“十一五”规划规划整合、优化、提升发展思路、空间落实设计导则、中心区意象建设时序、重大项目安排发展战略研究总体规划布局近期行动计划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层面主体内容实施层面六、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北至马汊河、六合区界;南到浦珠路;西至滁河、朱家山河;东至江北大道。总面积约82.48平方公里,其中高新区行政管辖面积70平方公里。

13、2、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远期:2011-2020。第二章 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价南京高新区自成立以来,随着空间的发展变化,各类规划也随着空间建设的需要而展开,十几年来完成的主要规划有:南京高新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高新区产业园三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高新区泰山园区控制性规划、南京高新区软件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高新区生物医药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南京浦口区盘城工业园控制性规划。本次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这些规划的实施情况与原先规划期望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规划出现偏差的原因,从而能够为本次规划需要改进的方向提供指引;此外,加强与上层次及周边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也是本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一

14、、已批准规划的实施评价2007年用地现状图已完成规划拼合图高新区现有的各类规划是随着高新区的空间扩展而不断的推进,1989年至2001年,高新区开发建设了4.88平方公里;2002年,高新区规划8.27平方公里泰山园区,其中高新区研发产业用地5平方公里,与浦口区共同开发3.27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2004年,高新区在4.88平方公里老区产业空间基础上向西拓展了4.36平方公里产业区三期。这种边规划边建设的思路适应了当时高新区发展的需要,但缺乏一种长远的建设目标,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将已完成的各片区规划拼在一张图上,可以看出各片区的规划均是根据当时产业发展的需要而编制,缺乏整体、系统的考虑,特别是

15、没有处理好产业用地与生活配套用地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到目前为止,高新区尚未形成一个标志性的中心,人们对高新区的意象较为模糊,这一点在公众问卷调查中也有所反映;此外,在这些规划中,均没有考虑在宁启铁路以西预留未来的发展用地,跨宁启铁路和宁淮高速的通道也没有提前预留。从这些规划的实施情况来看,除了泰山园区的用地进行调整过以外,其余的均按照原规划进行实施,主要的道路已基本建成,在已批准的17.51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开发10.88平方公里,产业区的功能也基本形成,但分布较为零散;生活配套区正在建设,但与产业区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需要在本次规划中进行整合、优化。二、与上层次规划的衔接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远景方案与本次规划关系较为紧密的上层次规划主要有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