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895211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鸟的天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2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领略大榕树的美丽,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品读语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大榕树的茂盛,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榕树的茂盛,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策略:以读为本、读写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感导入。1板“天堂”,齐读。问:你认为什么地方才是“天堂”? 板“鸟的”,问:鸟的天堂

2、又是怎样的呢?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题目鸟的天堂。2我国文学巨匠巴金爷爷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都是一种梦境般的美丽。”1933年,他应朋友之邀,来到咱们广东新会旅游几天后,来到广州,就在广州写下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让一个曾经偏僻的地方成了一个海内外闻名的风景区。这篇文章就是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交流主要内容。1检查生字(1)出示1:灿烂、树梢、竹竿、船桨、规律、一支、一株、缝隙、照耀、静寂、白茫茫、不可计树,应接不暇(2)谁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谁了没有?(指名评价、正音、齐读)2指导书写。会读了,还要注意书写,尤其是这个“耀”字(师书写),要左窄右宽,齐练

3、习写这个字。3打开书,根据昨天的预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谁能结合预习提示把课文读成一句话?(引导弄清楚: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了什么?哪些自然段是写树的?哪些自然段是写鸟的?)(板:榕树、鸟)4小结:能在预习时学会生字词,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把文章的脉络理清,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5下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当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后,他有了怎样的感慨呢?(1)出示2:“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谁能把这个句子的感慨味读得再浓一点?(指名读、齐读)(3)你们在读这个句子时,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怎样理解?(第一个鸟的天堂指

4、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鸟们愉快生活的地方。)(4)(引读):当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时看到了许多鸟,才证实了这就是鸟的天堂,齐读“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三、品读语言,体会写作特点。 1让我们伴随夕阳的余辉,跟着巴金爷爷走近这株大榕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然后告诉老师,你仿佛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榕树?师配乐范读7、8自然段。(板:大、茂盛)2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时是怎样赞叹的?(板:这美丽的南国的树。)3这株大榕树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大、绿、茂盛、生机勃勃)。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把大榕树写形象的?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19自然段,把你感触深的地方画下来,多读

5、几遍,可以在旁边写上批注。4相机点拔(可以根据这几个特点的其中一个来谈谈感受):(1)出示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A哪个词突出树大?(一株)指名读,指导读、齐读。B还有哪个词突出树大?(不可计数)你们知道它的枝干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吗?(2)出示4: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A你们知道究竟树有多大吗?(师介绍:一万平方米,相当于平常教室200多间)B能用一句话表达你们的感觉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C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株榕树却占据了整座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所以作者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出示5:“一部

6、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从哪个字感受到树大?(卧)B一个“卧”字让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C能在“卧”字前边加一个形容词吗?(静静地,安祥地)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齐读)D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榕树的静谧、安详,宛如一个远离尘世的天堂。所以,作者这样赞叹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棵大榕树,(引读第7自然段)“船渐渐逼近榕树了.。”(4)出示6:“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A哪些词体会枝繁叶茂?(一簇、堆)B能读出这种感觉吗?(5)出示7:“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

7、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A如果把“似乎”去掉,谁来读这个句子?你觉得与原句有什么区别吗?(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B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新的生命在颤动指什么?)C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或许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不仅是树叶在动,也是作者心灵的涌动,(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四、熟读成诵,积累词句。课文7、8自然段集中写出了榕树的美,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点时间,看哪位同学记

8、忆的句子最多。然后融进自己的感情诵读给大家听。五、拓展。1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能至今还长得这么茂盛,除了它自己本身顽强的生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这一带的居民对它的爱护。多少年来,人们就以这种淳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这株大榕树。所以,几百年以后,人们仍然能拥有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2小练笔。出示8:假如你是第一只飞来这里的小鸟,看到这美丽的大榕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同伴来此定居呢?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六、总结,引起悬念。在你们一声声的呼唤声中,引来了许多小鸟,使这株大榕树成了闻名遐迩的“鸟的天堂”。但是,今天我们没看见一只鸟。可是,第二天,作者却听见了这天籁之音播放鸟叫声。那么,一代文学巨匠巴金爷爷又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示这种动态美的?下节课再来学习。反馈练习:选词填空: 继续陆续连续1.我们()跳上一只小船。2.小麦()三年获得了大丰收。3.我们()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缓缓渐渐1.秋天来了,天气()凉了。2.一个朋友拨着桨,船()地移向河中心。板书设计:3、鸟的天堂 大榕树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茂盛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