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89468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05300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蚌埠二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记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D.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2.关于加速度,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一样但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D. 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3.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4s后做加速运动 B. A、B两质点在8s相遇 C.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B质点先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单位cm),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0.001s,

3、g=10m/s2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 A. 6.5mB. 10mC. 20mD. 45m第4题图第6题图第3题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定有弹力的作用 B. 在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产生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且起阻碍作用 D. 静摩擦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可能提供动力,也可能是阻力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物体,B物体受力F作用,A、B一起相对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受力个数为 ()A4B5C6 D77.有三个力F1、F2、F3作用于一点,F1=F2=F3=10N,且相互成120角,若只将

4、F1减小为5N,方向不变,则此时合力大小是() A. 25NB. 15NC. 5ND. 0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s内的平均速度大6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m/s2B. 1.5m/s2 C. 3m/s2D. 4m/s29.如图所示,物块M静止于倾斜放置的木板上,使倾斜角缓慢增大,在M沿木板滑动之前,受力情况是() A. 物块对木板的压力逐渐减小 B. 物块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 物块所受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不变 D. 物块所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变大10.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以下说法正

5、确的是() A.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 C. 3s末的速度是3.6m/s D. 前3s内的位移是6m1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到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表示() A. v0t- at2 B. v0t C. D. at2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这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

6、为1:1D.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共12分)13.(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使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打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分别标明0、1、2、3、4、5、6,用刻度尺量得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 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2=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2)某同学用电火花计时器、直尺、铁架台等仪器测定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他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在打出的多条

7、纸带中选取了一条纸带,并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重锤在各计数点的速度,为了减小误差,正确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算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选取图线上两个较远的点,用公式算出加速度1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1)弹簧的劲度系数N/m(2)弹簧的弹力为5N时,弹簧的长度为cm三、 解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15.(10分)某人骑自行车沿一坡路直线下滑,已知在坡顶的速度是1m/s,他以0.5m/s2

8、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了4s,恰好到达坡底,试求:(1)坡路的长度;(2)在坡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16.(10分)如图,轻绳OA一端系在天花板上,与竖直线夹角37,轻绳OB水平,一端系在墙上,O点处挂一重为40N的物体(cos37=0.8,sin37=0.6)(1)求AO、BO的拉力各为多大?(2)若AO、BO、C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则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大?17. (10分)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0.40kg和mB=0.30kg,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

9、角=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B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2)环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8. (10分)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 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 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 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 m时刹车,以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足够多,求:(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18 D A A C D B C C 9-12 AC ABC ACD BC13 0.425 0.880 C14 200N

10、/m 12.5cm或7.5cm15 8m 2m/s16 解:(1)对结点0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TBO=Gtan37=30N(2)O点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结合图中三角形知识,可知由于TOATOCTOB,故:G1=TOAcos37=80N答:(1)OA、OB的拉力分别为50N、30N(2)所吊重物重力最大不能超过80N17 (1)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mBgtan 数据代入得:F= 1.73N (2)选取环、球和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N=(mA+mB)g F=f 且 f=N 数据代入得:0.25答:(1)B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为1.73N;(2)环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18解析:(1)设摩托车与某一辆汽车速度相同时需要时间t则有V1=V2-at得:t=20s在此段时间内摩托车前行距离汽车前行距离S2=V1=200m摩托车相遇的汽车数为N=辆最多相遇(2) 设摩托车与相距最近的汽车相遇需要的时间为t则有位移关系: 代入数据,化简得:解得:s即摩托车离开车队时,摩托车没有停止两车相遇经历的时间=34.6s-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