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89313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日常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外阅读。临平泊舟宋 黄庚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1前两句诗中,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_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_,带给人丝丝的_。()A.湖边;船篷;凉意B.柳阴;船篷;凉意C.柳阴;船篷;暖意2后面两句说月光_,让人_。()A.被摇碎;心酸不已B.被摇碎;感到惊奇C.消失;感到失落3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_,或者_。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A.理想、思

2、念B.美梦、想象C.错觉、幻影D.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4诗人_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_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_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_种感觉。()A.闻到;见到;感到;三B.见到;闻到;感到;三C.看到;感受;闻到;三2. 古诗阅读。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洞边生,_。_,野渡无人舟自横。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首诗写的是_(地点)的景色。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4这首诗属于( )A.儿童诗 B.题画诗C.写景诗 D.咏物诗5“独岭幽草润边生”中“幽草”是什么景?( )A.静 B.动3. 阅读练习。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3、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这首诗描绘了、六种景物。(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 描写声音的词是。(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3钱塘

4、湖春行中_和_两个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5. 阅读诗夜书所见(1)补全诗句。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_。_挑促织,_篱落_。(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代诗人_。由“萧萧梧叶”可以看出这首诗写得季课是_。(3)表示时间的句子是_。(4)“动客情”的“情”主要指诗人的什么感情?你能写一句话抒发这种感情吗?6. 课内阅读。清平乐 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是一首宋词,其中“清平乐”是_,“村居”是_。2这首词写的是( )A.

5、城市生活B.乡村生活3根据词的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两位老人是一对白发夫妻,他们正在家辛勤地劳动。(_)(2)这首词表现了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劳动的快乐。(_)4“最喜小儿无赖”中,“无赖”表现了小儿子的_7.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折杨柳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北朝情歌南朝情歌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1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答:_2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答: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

6、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n)。(1)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也感到心惊。(2)划线一句中,“家书”是指, “家书抵万金”采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将士们对家乡亲人的。9. 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 )前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土膏(_)A膏药 B泥土滋润状晌(_)A晌午 B一天以内的一段时间2“笋”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_画。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4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可以看出。5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_6你还

7、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_10. 记诵山行这首诗,并回答问题。1、这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答:_2、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么?为什么?答:_3、诗中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写作者被枫叶的美丽所吸引。若改作“停车坐爱枫林美”,好么?(提示:想像一下,“枫林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11. 课后补充。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春朝”的意思是_。该句运用了_表达手法。2这首诗,作者是在()。A.悲秋B.赞秋C.叹秋3对“晴空一鹤排云上”理解错误的是()A.“排

8、”是推、冲的意思B.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凄美的画面C.这幅画面是对“秋日胜春朝”的生动注脚12. 古诗理解。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l)望:。(2)开:。(3)出:。(4)日边:。2全诗四句共两层意义,前两句为第一层,着重写和,后两句为第二层,“两岸青山相对出”,一个“”字,逼真地写出了天门山夹江对峙,而且由两岸伸向江心的态势,给人以的感受;“孤帆一片日边来”是,一个“”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的情景。13. 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1请把诗文补充完整

9、。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诗人_,他被世人称为“诗仙”。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后两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_。14. 课外阅读。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董庭兰,大意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黄云:白云。白日熏:太阳黯淡无光。知己:知心朋友。识:认识,赏识。君:你。1从诗的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_诗,是诗人_为送别友人_所作。2前两句中,诗人写到了、等景物,用以衬托诗人。3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试着写出这两句的意思,并说一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15. 博学多闻。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1)苏轼的这首春宵写的是_季节的景物,看到的景物有_、_、_、_。(2)春天的夜晚是安静的,因为“月有阴”,此时也是漆黑一片的。诗人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听到楼台传来的细细的歌声,感受到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从_(诗句)可以看出来。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