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891293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北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释衙斋:衙门里供职官居住之处。萧萧:形容竹叶摇动声。些小:这里指官职低微。吾曹:我辈。1关于这首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题于画作之上的题画诗。B.郑板桥所作之画、所题之诗,均与风花雪月有关,是封建士大夫茶余酒后的消遣之资。C.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同情。2诗人在衙斋听到萧萧的竹声时想到了什么?_2. 古诗欣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江畔独步寻花_,_。留连戏蝶时时

2、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把诗句补充完整。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的心情。3.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_2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_4. 阅读理解。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

3、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首五言绝句,共计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A.1 2B.10 20C.20 40D.40 80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

4、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_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_5.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这是浣溪沙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这个小序为词中的“_”这一句作了铺垫。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幕雨子规啼。2请你分别用四个字概括词中呈现的三幅图。A_图 B_图 C_图3请你想象描述其中的一幅画面。_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解释词语。(1)无再少:_(2)唱黄

5、鸡:_5下阕表达了作者_的性格。6与下阕所表达的思想相近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B.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C.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D.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6. 延伸阅读。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1935年10月)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清平乐(l yu)屈指(q q) 长缨(yn yng)缚住(f b)2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清平乐”是(_),“六盘山”是(_)。3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_(2

6、)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_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指( )A.万里长城。B.长征的目的地。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7.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和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一个字)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填序号)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C.这首

8、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D.“花重”中“重”读“chng”。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语气朗读。A.激昂B.高亢C.赞美D.陶醉9. 课内阅读。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解释下面的词语。(1)擢:_ (2)素:_(3)盈盈:_(4)脉脉:_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关于这些叠词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叠词的运用使整首诗音韵和谐,质朴清丽,情趣盎然。B这些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和_的故事,表达了妇

9、女对丈夫的_之情。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迟日:指春日,因为春天光照时间长,太阳落山晚,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1填空。这首诗描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_之情,我们还学过他写的_和_。诗中写到的事物有_、_、_、_、_、_、_、鸳鸯。2请写出这首诗中后两句诗的大体意思。_3上面的诗句中写出了两种动物,下面的诗句中也写有动物,你能填上吗?两个_鸣翠柳,一行_上青天。西塞山前_飞,桃花流水_肥。留连_时时舞,自在_恰

10、恰啼。11. 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_,_。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第二句中的“跳”和“乱”写出了_。第三句的“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12. 古诗阅读。春中田园作唐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诗意:屋上有斑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白色的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识它的日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客游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1这首诗前六句是在_,后两句是在_。2诗中写了哪些具有春天气息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_3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想象“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_4作者“临觞”为什么“忽不御”,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_13.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