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89090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教案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小棒、圆形等教学过程:一、分一分,说一说每人用24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3根一份。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说一说算式和各部分的名称。二、分一分,认识被除数和除数1、学习例3理解题意。24支铅笔,每6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用小棒表示铅笔。拿出24根小棒,每6根装一堆,可以摆几堆?

2、学生操作口答。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摆的过程吗?板书24divide;64教师:24表示被分的数是被除数,按每6支装一盒进行分的,是除数,可以分4盒是商。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24、6、4分别表示什么?小结:把几个东西按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去分,可以分几盒。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2、学习例4把15朵花平均插在3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插几朵花。学生操作写出算式板书15divide;35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数作除数或商。四、课堂活动1、第70页3题。看算式圈一圈,说一说2、圈一圈,填一填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