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888721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山小学游泳救生员培训大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标准中有关培训要求的规定,为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鉴定专项理论、专项技能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并结合我国水上游泳场所对游泳救生员的从业要求,特制定本大纲。一、 职业定义 在游泳场所中对游泳者的安全进行有效的观察和防护,并对溺水者进行赴救和医务人员到来之前现场急救的人员。二、培训目的与任务通过游泳救生员专业培训,使申报相应等级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者加深对游泳救生工作的理解,掌握游泳救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达到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各级游泳救生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参加相应等级的职业

2、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准备。三、培训对象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不同等级需要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从事或准备从事游泳救生员职业的人员。四、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根据游泳救生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二)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三)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四)规范性原则。认真执行本大纲,突出培训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纪律和考勤制度,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五、培训内容与时数分配(一)培训方式与时数分配初级不少于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6

3、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标准学时。(二)专项培训时数分配学时等级专项理论专项技术与技能总学时学时百分比学时百分比初 级1230287040六、工作要求初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一)初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一、安全预防(一)安全设施检查1.能够检查扶梯、排水口等设施的安全性2.能够检查救生圈、救生杆等救生器材的配备和摆放情况3.能够检查急救箱、氧气袋、心肺复苏急救盒等急救器材的有效性4.能够检查急救箱、氧气袋等急救器材的摆放情况5.能够检查警示牌等安全警示标识的摆放情况1.救生器材的性能及放置要求2.急救器材的性能及放置要求3.安全警示标识(二)观察1.能够选择

4、观察位置2.能够观察泳池内游泳者的活动情况,确定重点观察对象,对游泳技术不佳、体弱、突发疾病等异常情况的游泳者进行判断4.能够对泳池内进行不安全活动的游泳者进行提醒和警示1.观察方法、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2.泳池内游泳者活动常见的安全隐患3.溺水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二、现场赴救静水(一)池岸赴救1.能够根据溺水者情况,在岸边选择救生方式2.能够选用救生杆、救生圈等救生器材对溺水者施救1.池岸赴救的救生方式2.救生器材的原理及注意事项3.溺水者的心理特征4.池岸赴救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二)水中赴救1.能够根据场地和溺水者情况,选择入水方法接近溺水者2.能够在被抓抱时解脱3.能够根据溺水者情况选择水中

5、拖带方法4.能够根据泳池设施和溺水者的清醒程度选择上岸方法5.能够根据溺水者情况采取肩背方法进行施救1.入水方法和注意事项2.接近方法和注意事项3.解脱方法和注意事项4.水下寻找方法和注意事项5.拖带方法和注意事项6.上岸方法和注意事项7.肩背方法和注意事项三、现场急救(一)溺水急救1.能够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2.能够根据溺水者情况摆放急救体位3.能够畅通无损伤溺水者呼吸道4.能够在岸上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5.能够在岸上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1.溺水事故现场急救步骤2.判断意识的注意事项3.摆放急救体位的注意事项4.人工呼吸原理和注意事项5.心肺复苏原理和注意事项(二)运动损伤急救1.能够处理肌肉

6、痉挛、软组织损伤的运动损伤2.能够对游泳者的伤口进行消毒、包扎等处理1.游泳运动中肌肉痉挛、软组织损伤的症状2.游泳运动中肌肉痉挛、软组织损伤的急救要求和注意事项3.伤口处理的方法二、现场急救海浪(一)溺水急救1.能够进行人工除颤2.能够进行人工控水3.能够在运送途中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4.能够在运送途中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1.除颤的原理和注意事项2.人工控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途中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二)现场指挥1.能够根据气候、海浪、潮汐等变化,编制天然游泳场所现场布岗方案2.能够根据溺水事故现场情况组织施救1.海流的类型2.海洋气象3.天然游泳场所现场布岗方案的编制要求4.

7、溺水事故产生的原因5.各类溺水事故的判断和处理方法6.人体生理、解剖基本原理7.溺水后人体病理生理变化特征三、设备器材管理(一)设备、器材配备1.能够根据游泳场所实际情况制订设备、器材布置方案2.能够制订设备、器材操作流程1.游泳场所设备、器材布置方案的制订方法2.设备、器材安全操作流程的制订方法(二)设备、器材维护1.能够评估设备、器材的功能性和安全性2.能够对设备、器材进行保养、调试1.设备、器材鉴定的方法2.设备、器材调试要求四、培训与管理(一)培训与指导1.能够对中级人员进行业务指导2.能够编写培训计划与教案3.能够讲授游泳救生专业知识1.中级人员业务指导要点、方法及注意事项2.培训计

8、划与教案的编写方法3.教学基本原则与方法(二)管理1.能够制订安全事故处理预案2.能够撰写安全总结3.能够编制急救预案4.能够编制游泳场所现场安全施救方案1.安全事故处理预案的编写原则2.安全总结的编写要求和注意事项3.急救预案的编制要求4.现场安全施救方案的编写要求和注意事项七、专项培训内容与时数分配 内容级别专项理论培训专项技术培训总计内 容时数内 容时数初 级1游泳救生概述2救生员的基本素质3救生员的工作守则和职责4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5观察技术6赴救技术7急救技术(现场急救)1122222121各种救生专门游泳技术(踩水、潜泳、侧泳、反蛙泳、爬泳、蛙泳等)2赴救技术3解脱技术4拖带技术

9、5上岸技术6肩背运送技术7现场急救训练(心肺复苏、常见溺水事故的处理)8 游泳能力训练444422442840八、培训游泳救生员要求培训初级救生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九、考核方案(一)考核形式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方式进行。(二)考核标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均采用百分制,两项(考试)皆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三)考核办法(1)理论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考试时间为60min,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安排30名

10、考生,考评人员不少于2名。(2)技能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心肺复苏模拟人、救生假人、急救板、颈托、单向呼吸器、秒表等器材的标准游泳场所中进行。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20min。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10,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1)基本技术l 根据人数和场地情况1-5人一组进行,被考核者必须站在同一横排面上。l 由3人组成的考评小组现场评定,考评员的平均分即为最后成绩。(2)综合能力l 示范、讲解等教学能力。l 根据人数和场地情况5-10人一组进行,每人轮流教学。l 由3人的考评小组现场评定,考评员的平均分即为最后成绩。(3)口试答辩l 采用考前抽签的形式,抽取题目和顺序,抽签5分

11、钟后开始考试。l 根据所抽题目进行单独现场答题和操作指导。l 由3人的考评小组现场评定,考评员的平均分即为最后成绩。(四)评分因素与成绩计算1、专项理论:根据试卷的答题标准给予评分2专项技能:根据操作技能评分标准给予评分十、培训工作的要求(一)培训开始前,授课教师应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及时统一教学思想,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培训质量。(二)理论课教师授课前应撰写讲课提纲和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并在课上合理运用,帮助学员充分理解教学内容。技术课教师应有教案。(三)培训班的组织者应保证培训的场地和设施,包括理论课教室、练习场地、考试场所、电脑、投影屏幕等,并尽可能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料,如教材和讲课提纲等。十一、参考书目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教材。 西山小学 2013-9-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