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像登山孙双金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2887175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课像登山孙双金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好课像登山孙双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课像登山孙双金(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课像登山 孙双金 著名特级教师 我认为好课像登山,这是我的“登山理论”。 登山的过程是体力得到锻炼,眼界得到开阔,心情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的过程。 上课的过程是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提升的过程。 登山的乐趣在过程中。上课的乐趣也在过程中。好课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过程,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体验“豁然开朗”的快乐。学习虽然艰辛,但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上山是体力锻炼,上课是脑力锻炼,但两者道理相通,从登山中可以得到诸多启迪。 1登什么山?是登小山还是登高山?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巍

2、峨的泰山,险峻的黄山。课堂上登什么山呢?我认为要攀登“三座人山”。一座是知识的高山,因为知识是基础,知识是力量;一座是思维的高山,因为思维是能力的核心,是创新的关键;一座是情感的高山,课堂要让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让学生的情感经受洗涤,得到净化。 2路径由谁选择?可由导游带领,可由登山者自己寻找。各自的乐趣不同。 学习的路径由谁选择?是老师包办代替,还是让学生自主确定?不要做那蹩脚的导游,只会亦步亦趋。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去尝试,去探索。碰壁又何妨?摔倒又怎样?学生就是在摔倒、碰壁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乃正确之父也。错误也是学生人生体验的资本。”不经一番寒彻苦,那得梅花扑鼻香”呢? 3怎么上山?可由自己走着上,可由别人抬着上,也可以坐着缆车上。坐着缆车上也能到山顶,但看不到沿途的风光,享受不到登山的快乐。别人抬着上无需自己用力,可肢体没有得到锻炼,身心没有得到发展。自己走着上,边走边看,既动脑又动脚,享受登山的快乐。上课呢?教师告诉学生,学生也能掌握知识,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领着学生学,学生不会迷失方向,但学习方法是现成得来,不是自己建构,终不牢靠。而自己主动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建构的知识结构、能力体系、情感价值才会终身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