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887017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1篇古诗二首教学反思1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上了本课。记得孙校长曾经说过这课的一种教法:绘画式。我用了。每一句作一个图,然后形成一副图画。那么“春风吹又生”的原因上什么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是因为草有根。那么这根就生命力!我觉得二年级的孩子点到此就可以了。学生在理解“枯荣”的时候果然遇到了难题。知道枯是什么意思,可是说不来荣的意思。在稍做启发之后学生马上明白秋天是枯,春天是荣。在绘画式结束之的后,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在诗人,想一想你如果是诗人你会怎么样读这首诗呢?可能是因为第一节课,他们有点不好意思,我再鼓励“哪个学生表演的好,就叫他二年四班的白居易”。果然孩子们劲头来

2、了。可是在座位上还可以,上台就有些胆怯了。只有四个学生上来。不过我好好的利用这四个学生的胆量,请他们表演,并请大家来评怎么样更好更像!学生的意见不错,比如有个学生在演最后一句的时候,明明是小草生长,却蹲下了。被学生指出来,我欣喜。有一个学生在读“离离”的时候语速快,也有学生说,这里应该慢些,才能更显出草原的广阔。能到这种程度我很满意。不过我批评了不肯站起来表演的学生,我说他们是自己放弃了一次极好的锻炼的机会。机会一去,就再也不会来了。从今天的放学前的反馈中,知道学生已经懂得这一点并表示以后要努力。不过我得看行动。古诗二首教学反思2一、授课内容:古诗二首第一课时二、授课重点1、认识“泉、流”等7

3、个生字,会写“无、树”等5个生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式了解“惜、晴柔”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三、学习难点1、书写难点:无:四笔写成,第三笔撇不超过第一笔的横,从竖中线上起笔,第四笔是竖弯钩,从田字格正中心起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无”不要写成“天”。树:左中右结构,两边高中间低。“木”和“又”的捺变成点,注意穿插和避让。爱:上中下结构,上边是“爪子头”,注意“点,点,撇”的方向。下半部分是个“友”,不要写成“又”。角: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刀字头短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下半部分“用”中间的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左右两边,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尖:上下结构,上方

4、”小“字竖钩变成一条短竖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2、朗读指导:本课为古诗,同学们要学会:(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2)借助停顿符读出古诗的节奏。3、理解诗意:同学们在试着说古诗大意的时候,要学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回答问题时要有条理,先读出诗句,再说出诗句的意思。本节课整体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借助提示对古诗进行理解,也有少部分学生可以不借助提示准确说出自己的理解。在古诗朗读方面,“惜细流”学生读错率较高,通过老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纠正读音。古诗二首教学反思3教学经过:绝句我采取了详讲的教学方法,但是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

5、你发挥想象并结合诗意给这些景物加上形容词,然后再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通顺地表达诗句的意思。第二首村居更是要求学生模仿前一首古诗的教学方式自学,可以先找出前两句都写了哪些景物等。这样做大大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独立性。读读写写: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或词,改写成短文,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写故事,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足之处:时间过于仓促,有些词语学生们理解不是很透彻。时间紧张,对文章读得不够细,感情不够充沛。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种前松后紧的感觉。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1.让学生怀着浓浓的兴趣投人到学习中去。2在学习课文时,把两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6、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的各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3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每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词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4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应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古诗二首教学反思4这节课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

7、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一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二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三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1、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2、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注意韵尾“流、柔、头”的读法。古诗二首教学反思5北师大

8、版教材与之前一直教的人教版教材有着很大不同。北师大版教材课文数量多,每篇内容也多,且有些篇目学生较难理解。这学期时间少,语文课又少,新接手一个班级师生需要更多时间磨合、相互适应。我曾经一直为此苦恼该怎样高效高质高情趣进行我的语文教学。今天这节课比较满意,学生学习效率高。以前学古诗时一般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而且时间比较紧。今天这节课我们一下子学完了江畔独步寻花和游园不值两首。以前理解古诗时让学生结合注释解决,现在北师大版教材古诗下没有注释。我抓住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理解古诗的意思。师:同学们看课本中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看图上都有什么?生:蝴蝶 黄莺师:你从能从诗中找到相关诗句吗?生:千万朵

9、花师:真的有一千朵,一万朵吗?生:不是,有很多,诗人都数不过来。生:老师,你看诗中说“压枝低”,把树枝都压弯了,说明很多朵。师:这美丽的景色作者在哪看到的呢?生:作者站在路边,花都长满了小路。师:诗中说“花满溪”,“溪”指的是(小路)师:你能用一段话说说图上描述的景色吗?能看着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学习第二首古诗方法相同,教师告诉学生“应怜屐齿,小扣”的意思。师:同学们看课本中这两幅插图,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异同?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情的不同。从课堂效果看,学生对看图比较感兴趣,学习起来较主动。结合看图有助于理解诗意。古诗二首教学反思6教材分析:本课的两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

10、歌。凉州词写的是边塞的荒凉,浪淘沙写的是黄河的蜿蜒曲折,流程较长。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是学习难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关键处处理: 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文插图等。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作者的有关资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凉州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

11、悲凉。从古到今,黄河也是诗人们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有关黄河的诗歌。二、学习凉州词。1.简介作者王之涣。2.解释题目。3.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4.理解诗意。(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5.想意境,悟诗情。(1)自由读诗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指生读诗并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玉门关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悲凉的心情。6.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7.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

12、诵。三、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

13、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浪淘沙教学过程一、背诵凉州词1指名背诵。2全班集体背诵。二、学习浪淘沙。1.初读课文。播放录音,范读。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分男女生朗读。2. 理解诗意。(1)分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查阅的有关资料,理解诗意。(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

14、意。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1)再读诗歌,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样体会到的?(2)讨论交流,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5.练习背诵。先自由练习背诵,再指名背诵。四、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1.自读诗歌,想一想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2.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结合诗句具体谈。五、填写我的视角。1.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2.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六、配乐朗诵诗歌。七、课时小结。作业设计:1.背诵并体会诗的思想感情。2.预习下一篇课文。板书设计:凉州词 浪淘沙孤独 蜿蜒曲折荒凉 流程长同情 激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强调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整理复习中掌握了一种高年级语文课的复习方法三重复习法。即:重积累积累好词佳句;重朗读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重拓展注重学生情感知识的获取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课堂上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主题,并在积累、诵读、实践中掌握复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古诗二首教学反思71、描述本课两首诗房兵曹胡马和马诗是写马诗的压卷之作,虽都写马,但又各具气象,特色鲜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以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更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李贺的马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