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88637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 丁天明作者简介:丁天明(1981),男,汉族,中国物流学会会员,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摘 要:随着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广泛应用,物联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物流业如何正确认识并借助物联网推动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物联网的分析,阐述了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并提出物联网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关键词:RFID;物联网;现代物流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ase

2、d on the RFID technology in modern logistic fieldDING Tian-ming(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Jiangsu,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wide use of RFID, sens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core technologi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3、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t is urgent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internet of tings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monstrates how it is applied in the modern logistic field based

4、 on the RFID technology, and proposes the problems possibly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Keywords: RFID; Internet of Things; Logistics一、引言物联网自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研究中心提出以来1,发展迅猛,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随着物联网中的RFID、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广泛应用,物联网一词便迅速地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热

5、门词汇,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更是和“低碳经济”一起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物流业如何正确认识物联网,如何借助物联网推动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2009年, IBM首席执行官Samuel J.Palmisano提出了“智慧地球”( Smart Planet) 的概念2。美国将“智慧地球”当作经济振兴计划的一个核心环节,奥巴马提出这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之一”。据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在国内,物联网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时针

6、对传感网提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由于将传感网等同于物联网,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物联网”热潮。2009年9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组织工作的通知,RFID、物联网等作为计算机产业及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二、概念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

7、国麻省理工大学(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Auto-ID研究中心,进行RFID技术的研发,在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支持下,将RFID与互联网结合,提出了产品电子代码(EPC)解决方案。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一文,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3。目前,关于物联网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4。在2010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所附的注释中对物联网有如下的说明: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

8、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从注释可以看出,物联网主要涉及RFID和传感器两项技术,因此,可以分为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和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主要是由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信息处理系统、编码解析与寻址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和互联网组成,通过对拥有全球唯一编码的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享,实现对物品的追溯、防伪、定位、监控以及自动化管理等功能的物联网。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主要由传感器、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构成,在传感网络的基础上,具有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和信息共享

9、与存储管理等功能的物联网。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三、应用1.航空物流系统据悉,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由中国民航信息网络公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物联网电子货单平台5第一阶段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成,并已于今年4月底在内地航空业投入运作。该电子货单平台的建设将推进航空公司货运系统、机场物流系统、代理人货运系统的整合,实现国内货运系统和国外货运系统的整合,提高中国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实现货物实时跟踪和查询的流转信息,提高运输质量和处理效率,缩短资金流转过程,提升航空物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解决了在传统的国际航空货运中相关部门联检和通关效率不

10、高的问题。在物联网电子货单平台下,海关、联检单位能同时接收到货单的电子信息,实现与货主、货运代理、航空公司等物流环节的电子数据同步交换,可以有效提高联检与通关效率。2.危险品运输车辆智能调度及监控系统在生产、流通领域,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能够满足给每一个物品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识,用以实现对物品的跟踪、防伪等功能的需要。危险品等特殊物流,需要对仓库、运输工具/容器的温度等有特殊要求,充分利用传感器技术,将其采集的信息与仓库、车辆的RFID信息融合,如在货车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息、GPS信息等通过车载终端发送到企业监控中心,构建基于RFID的物联网,推动危险品运输车辆加装位置感知和泄漏监测

11、,建设危险品运输状态监测平台,与路政、交警和消防等部门联动。目前,基于RFID的物联网的典型解决方案是美国的EPC6(Electronic Product Code)。3.集装箱智能物流调度系统通过堆场内的物联网,建设港口感知调度与通关示范平台,在集装箱上使用共同标准的电子标签,装卸时可自动收集货物内容的信息,缩短作业时间,并时刻掌握货物位置,提高运营效率,减少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实现人员、货柜车和集装箱定位跟踪与智能调度,提升港口调度效率,加快货物通关速度。基于感知的货物数据可建立全球范围内货物状态监控系统,提供全面的跨境贸易信息,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追溯,有助于国内制造商、进出口商、货

12、代等贸易参与方实时掌握货物及航运信息,提高国际贸易风险的控制能力。4.食品及药品追溯系统基于RFID、二维条码等技术的物联网食品及药品新模式,即在生产线上给食品、药品贴上电子标签,一切与生产、流通、库存、销售等的相关信息皆被写入电子标签,通过电子标签将信息汇聚到互联网平台,将生产厂家与销售终端通过平台相联系。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食品、药品价格,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各类食品、药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到销售过程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提高产品安全和质量。电子标签可以实现对在产、在库、在途、在用、在售、在监管“六在环节”的可视全程追溯,可以具体到在哪辆物流车上、运到了哪个药店或者医院及库存多少。与全程监管

13、相配套的是,一旦发现芯片中的信息被篡改或作假,这一交易方则将被锁死,不能在物流平台上运营,相当于被驱逐出了市场。 四、问题如上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在打造智能物流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清晰认识到这一过程的完全实现可能是困难和漫长的。影响物联网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政策问题物联网不仅需要技术,更是牵涉到各个行业、各个产业,是多种力量的整合。因此,必须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专门的政府机构和专人来研究和协调,国家在产业政策和立法上要未雨绸缪,制定出适合这个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这样,物联网产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2标准问题标准,一直是技术的一个统一规范,如果技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整个产业

14、、市场就会混乱,导致用户不知如何去选择。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是互联网能遍布全球的关键因素。物联网在国际上已形成了UCC、EAN、AIM、ISO、UID五大标准体系7,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团体或国家的利益。而全球也就是在13.56MHz的高频领域标准得到了统一,而在物流产业运作需要的超高频频段至今尚难达成共识,不同的国家对于相同波段,使用的频率也不尽相同。如果各行其是,将导致大量小而破的专用网,彼此无法连通,不能进行联网,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也不能降低研发成本。因此,当前应尽快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订,统一技术标准,形成一个管理机制

15、,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3平台问题物联网的价值在于网,而不在于物。传感是容易的,但是感知的信息,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进行管理和整合,整个网络就没有价值。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庞大的、综合的业务管理平台,收集各种传感信息并分门别类的管理,进行有计划性的传输。若无此平台,各自为政的结果将带来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发展艰难,效果不凸显。4安全问题安全是基于网络的各种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物联网终端感知网络的私有特性,因此安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匿名性,除了受到一般无线网络所面临的信息泄露、信息篡改、重放攻击、拒绝服务等多种威胁外,还面

16、临传感节点容易被攻击者获取,通过物理手段获取存储在节点中的所有信息,从而侵入网络、控制网络的威胁。如何保证中国大型企业、政府机构与国外机构进行的项目合作过程中,确保企业商业机密、国家机密不被泄漏,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5.成本问题目前,高昂的开发成本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产业化和应用的良性循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进入的门槛太高,以至于这一技术无法大规模的推广;而没有规模经济效应,导致这一技术只能停留在技术研发阶段,不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根本利益。6.互通问题由于物联网中的用户标准、安全与信任管理等原因,以RFID为例,目前不论是交通控制、电子支付还是公路、铁路等物流领域,都是在行业系统内部和企业内部的闭环应用,开环的应用不仅涉及到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纠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