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工艺2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88617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施工工艺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桩基础施工工艺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桩基础施工工艺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桩基础施工工艺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桩基础施工工艺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础施工工艺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施工工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桩基础施工工艺桩基础施工方法11打入桩(预制管桩)111施工准备1111材料11111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其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11112接(驳)桩用的焊条,其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1112条件11121应先认真研究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定好桩基施打顺序。11122平整场村,保证桩机在移动时稳定垂直。如雨季施工,需采取防水措施。11123测定桩基的轴线和标高,并经过检查办理复核签证手续。11124排除架空障碍物。11125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短钢筋包砼定好桩位,并做出标志,便于施打。11126正式施工

2、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先打试验桩。112操作工艺1121桩架应平稳地架设在打桩部位。打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1122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垂直稳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1123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住桩上端的50cm处,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插桩必须正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再在桩顶扣好桩帽,即可年去索具。桩帽与桩周边应留510mm的间隙,锤与桩帽、桩帽与被顶之间应有相应的弹性衬垫,在锤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1124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低锤击入一、二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后,再使桩垂

3、直稳定。桩尖必须用线锤或经纬仪给横双向校正。1125桩在入土前,应在桩架或桩身上画上尺寸标记,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入土深度。1126打桩。打桩宜重锤低击。1127打桩的顺充按施工方案施打。1128接(驳)桩和收锤标准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执行;1129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或自动记录仪做好施工记录。11210打桩时应出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请技术或设计等有关人员处理。113施工注意事项113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1311桩身断裂113111预防措施:113111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

4、轴线上的不宜使。113111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后发生较大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1131113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1132桩顶碎裂11321预防措施:113211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地选择桩锤。113212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面有无凹凸情况,桩顶平面是否垂直于桩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不能使用。113213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庆进行处理方能施工。113214稳桩要垂直,桩顶要加衬

5、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要更换。1133沉桩达不到要求11331预防措施11331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及打桩顺序。1134桩顶位移11341预防措施113411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113412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土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1135接桩处松脱开裂。11351预防措施:11351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113512检查连接

6、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各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113513接桩时,两节桩应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预埋件应平整服贴,焊接后,锤击数次再检查一遍,看有无开裂,如有应作补救措施。114主要安全技术1141打桩施工前应对邻近的建筑采取胜效的防护措施,施工时应随时进行观测。1142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必须听从指挥讯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应经常注意机械的运转情况,发生异常立即检查处理。1143桩应达到设计和规范强度方可起吊,运输和打桩。1144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中点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1145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1451场地应平整、坚实,不得产生不均匀下沉。11452垫木与吊点的位置

7、应相同,并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11453同桩号(规格)的桩应堆放在一起,桩尖应向一端,便于施工。11454多层的垫木应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的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预应力管桩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可设置垫木,也可以不设置垫木,层间不设垫木时,最下层的贴地垫木不得省去,垫木边缘处的管桩应用木楔塞紧,防止滚动。115产品保护1151妥美保护好桩基轴线和标高与控制桩,不得碰撞和振动,以免引起位移。1152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1153打桩完毕的基坑开挖,应制订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土体的挤压引起的位移和倾斜甚至断裂。12静力压桩(预应力管桩)121施工准备1211材料1

8、2111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基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衙施工规范的规定,且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应根据地质资料的情况,初步确定桩段的级配计划数量。1211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达到设计强度才能压桩。1211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焊接,其使用的焊条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明。1212条件12121应有工程地质资料、桩基施工平面图、桩基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12122桩基轴线和标高均已测定完毕,并经过检查办理了复核签证手续。12123已排除架空障碍物,在建筑物旧址或杂填土区施工时,应预先进行钎探,并将探明在桩位置的旧基础、石块、废铁等障碍物清除或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9、12124场地已辗压平整,其承载力一般不宜低于100kPa,以保证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雨季施工时,需采取有效的防不和排水措施。12125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短钢筋包砼固定好,并用白灰做出标志,便于施工。12126正式施工前必须按设计先压试验桩。122操作工艺1221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1222起吊预制桩。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子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住桩上部约50cm处,起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回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可卸去索具。桩帽与桩周

10、边应有510mm的间隙,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采用硬木板,其厚度为10cm左右。1223稳桩和压桩。当桩尖插入桩位,扣好桩帽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50cm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按设计及规定控制。1224压桩的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的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压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来决定,并制定行走线路图。1225焊接法接桩。12251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宜采用焊接法接桩,焊接法接桩时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桩节间的缝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对称施焊,以减少焊缝变形引起

11、节点弯曲。焊缝应连续、饱满。接桩方法和要求按设计采用。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1015min后才压入土中。12252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在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1226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工具)”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送桩深度一般不宜超过2m。1227压桩应连续,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228稳压。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尖随即进行稳压。具体要求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执行。1229压桩施工时,应由专人或开启自动记录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下1m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

12、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进度,应记录最后每次稳压时的贯入度。123质量标准1231保证项目1231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12312桩的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几次的贯入度不能依次递增。12313桩的接头节点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和规定。1232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符合表1.2.3.1。124施工注意事项124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12411桩身断裂124113预防措施:参见 1.1.3.1钢筋砼预制桩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表1.2.3.1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 查 方 法1 有基梁桩垂直梁中心线方向桩中心偏差 100 拉线或

13、经纬仪2 有基梁桩沿梁中心线方向桩中心偏差 150 拉线或经纬仪3 桩数为12根的单排桩中心偏差 100 拉线或经纬仪4 桩数为320根的桩中心偏差 D/2 拉线或经纬仪5 桩数为多于20根的边沿桩中心偏差 D/2 拉线或经纬仪6 桩数为多于20根的中心桩中心偏差 D 拉线或经纬仪7 按标高控制的打主桩桩顶高差 -50100 水准仪和尺量注:D为桩的直径或截面边长。12412桩顶掉角124123预防措施,参见1.1.3.2.212413沉桩达不到要求124131预防措施1241311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1241312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及

14、压桩顺序。12414桩顶位移124141预防措施1241411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用钎探了解。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L/1000且20mm或脏尖不在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1241412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应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1241413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1241414沉桩期间不得开挖基础,需要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实,一般宜两周左右。12415接桩处开裂124151预防措施1241511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的杂质、油污、水份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1241512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