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885079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九年级中考打靶卷化学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K-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化学与环境、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肥的合理使用,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B绿色化学的快速发展,减轻了环境污染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2、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开发清洁新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酸雨的形成B扑灭图书档案火灾最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在铵态氮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D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壶可以使其光亮洁净

2、和更耐用 3. 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酒精、氨水和白醋B检验某混合物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可依次加入稀盐酸和酚酞试液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线D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区分NaOH、CaCO3、CuSO4、NH4NO3四种白色固体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在量筒中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缓缓倒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蒸发结晶时,必须水分全部蒸干后再移走酒精灯D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5.近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的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上市。帕

3、拉米韦的化学式为C15H28N4O4,则下列认识帕拉米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帕拉米韦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帕拉米韦中含有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和4个氮原子C帕拉米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g D帕拉米韦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6. 类推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全部7. 我

4、国成功发射的“嫦蛾三号” 使用长三丙运载火箭 其中火箭燃料用偏二甲肼(C2H8N2), 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当两者完全反应生成三种新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3X+2CO2+4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2 B.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C. N2O4属于氧化物,在反应中做助燃剂D.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8.下列方法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4HCl=2FeCl2+2H2O B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 = CuSO

5、4+H2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NaCO3+HCl = NaCl+H2O+CO2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 = NaCl+CO2+H2O9.面是某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B实验记录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用10mL量筒量取7.5mL 水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C化学与能源D安全常识化石燃料是可以再生的能源可以开发的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等氢能是属于污染小、能量高的理想能源厨房煤气管漏气应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实验时碰倒酒精灯引起着火用湿布盖灭冬

6、天用煤炉取暖应保证室内通风10.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2时,a的溶解度等于b的溶解度B在t1时,a、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c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将t2的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 11.不同温度下,CO可将Fe2O3还原为Fe3O4、FeO或Fe,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固体的质量一定小于固体反应物的质量B在实验室完成此实验,一定要对尾气进行处理C一定量的Fe2O3还原为FeO时,参加反应的CO质量最多D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12 体操运动员常用一

7、种白色的“镁粉”搓手,去除手上的汗渍,增加掌心与器械的摩擦力。这种“镁粉”溶解性很差,但有很好的吸水性。向“镁粉”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立刻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将“镁粉”加入适量水长时间煮沸后,滤出白色固体,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但不产生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镁粉”是单质镁B. 可以用生石灰替代“镁粉”除去汗渍C. “镁粉”加水煮沸后滤出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镁D. “镁粉”加水煮沸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二、填空与简答题13(6分)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A.二氧化碳 B.盐酸 C.氢氧化钙 D.硝酸钾 E.淀粉 F.钢筋混凝土 G.

8、二氧化硫(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 可改良酸性土壤(3)人体胃液中的酸是 (4) 属于天然高分子(5)能造成酸雨的是 (6) 属于复合材料14(4分)甲、乙、丙、X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3种物质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不同类别。X与甲、乙、丙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 若将X放入丙溶液中,观察到X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则(1)X为 ;(2)将X放入乙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写出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写出仪器、的名称,是 ,是 。新 课 标 第一(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使用 (选填装置序号

9、)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组合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从b端通入氮气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B C D16、(10分)2014年5月,重庆沙区警方宣布破获一起以化学手段盗窃黄金的罕见盗金案。7名工人在1年里疯狂盗走黄金8公斤,净赚200多万元。西永一家电子公司,化金生产线上用于镀金的金盐溶液是一种非常昂贵的镀金液,有剧毒,用于给线路板、主板等电

10、镀黄金,以增加稳定性,常用在手机、电脑上。一年多时间,7名在化金线上工作的员工,利用“吸金球”的化学反应,盗取7-8公斤黄金,他们把比金更活跃的金属碎片装进纱袋,做成“吸金球”,绑上一些重物,让纱袋沉入吸金池底,只需一晚上,这些拳头大小的纱袋便会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活跃金属变成溶液,将细小金粒吸入纱袋里。一个纱袋,一般情况能吸出50-60克金,反应浓度和速度可观时,甚至可吸出上百克黄金。根据以上叙述完成下列问题:(1)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常以 形式存在(选填“单质”或“化合物”);“金盐”是剧毒物质,每0.02毫克就可致人死命,金盐溶液有剧毒的原因是 。设想犯罪分子利用“吸金球”内的金

11、属盗取黄金的流程如下:活跃金属溶液吸金球 镀金液溶液B黄金金属混合物A溶液C(2)若操作在实验室完成,其名称为 ;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如果吸金球内是足量的金属铁,则金属混合物A中含有物质的化学式为 ;加入溶液B的目的是 ;加入的溶液B可以是下列溶液中的: ;稀盐酸 硫酸亚铁溶液 硫酸铜溶液 稀硫酸 硝酸银溶液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为达到此目的,可改为更好的物理方法是 。四、计算题:(6分)15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计算:(1)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_ g(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时,只要答案合理均按评分意见给分。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错误,不得分;出现不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不标气体、沉淀箭头等共扣1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DBBADBDCD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13(6分)(1)D (2)C (3)B (4)E (5)G (6)F14(4分)(1)铁(Fe ) (2) 固体减少, 有气泡产生 ,溶液变为浅绿色 (3)3Fe + 2O2 Fe3O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5(10分)化学方程式2分,第四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MnO2 (1)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