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88495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设计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3490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例姜明伦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 浙江 宁波 315000The Research on Stimulate and Restrain Mechanism to Manager of Private Enterprise on the View of Company Government-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Province Private EnterprisesJiang-Minglun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Zhejiang N

2、ingbo 351500摘要:本文利用浙江省388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重点研究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分析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特点,揭示浙江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经验与不足,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字: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investigate data on 388 private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o research stimulate and restrain mechanism to manager of

3、private enterprise. Though analyz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character of stimulate and restrain mechanism to manager of private enterprise, this paper reveal the experience and inadequate of how to set up healthy those enterprise and put out some suggestions correspond.Keywords:Non-public Enterpr

4、ises ,Manager Stimulate and Restrain Mechanism 从企业构造学角度说,企业管理机制由三大部分构成:企业运行机制、企业动力机制和企业制动机制*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及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查(编号:NX04GL09),校内课题:浙江省民营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的资助,系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1王新伟.浙江民营企业激励机制调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10)。企业动力机制与制动机制,也可称为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企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是保证民营企业保值、

5、增值,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是我国入世后对民营企业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民营企业克服自身存在的弊端、发挥高素质人才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浙江省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研究对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浙江省 民营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而且有助于提高浙江省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进一步推进浙江省民营二次创业的完成。1 调查样本及数据说明本次研究共向浙江省民营企业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286份,有效问卷275份,此外,在浙江省经贸厅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基地民营企业家培训班上(共

6、三期),以无记名方式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共计120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13份。两次相加,实际发放调查问卷212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388份,有效回收率为13.58%,有效问卷约占2005年全省民营企业总数的0.08%。调查的对象是民营企业经营者,其中,董事长占22%,总经理占38%,董事长兼总经理占30%,部门经理占10%。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总体上讲本次调查可信度大,能够真实反映浙江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2 浙江省民营企业的概况2.1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状况所调查的民营企业经营者中,男性占77%,女性占23%;他们大部分为中青年,其中31

7、40岁的占31%,4150岁的占37%,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3岁;其学历、职称较2002年有所提高,本科占17%,大专占26%,高中或中专占43%,初中及以下仅占12%,该数字大大低于全国的38.1%2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而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则大大高于全国水平,此外,初级职称的占27%,中级职称占12%,高级职称占5%,未被评聘的占56%。Tab.1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年龄段分布 单位:岁,%年龄分组30岁及以下31-4041-5051-6060岁以上比例1113137210比例2(30岁以下)6.2(30-39)6.8(30

8、-39)38.4(30-39)15.8(30-39)2.8注:1.比例1是本次调查的数据;2.比例2是2000年全国数据,来源于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P131页.Tab.2 浙江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文化水平 单位: %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比例1124326172比例219.741.935.54.9注:1.比例1是本次调查的数据;2.比例2是2002年全国数据,根据张厚义,明立志,梁传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P29页.整理而得。2.2被调查民营企业的总体状况2

9、.2.1民营企业成立时间及产业分布所调查的民营企业中有82%成立于1995-2000年之间,与全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这与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政策环境有密切关系。被调查企业中以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达72%,主要生产小家电、五金、文具、汽车摩托车零配件、针织服装;从事运输及仓储业的比重为14%;从事商业服务业的比重为13%;从事水产业的比重为5%。这说明浙江省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制造业,这体现了行业的竞争态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状况。Tab.3浙江民营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单位:%制造业运输及仓储业商业服务业水产业比例72%14%13%5%2.2.2民营企业规模状况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总资产在500万元及

10、以下的企业占样本数量的42%,501-1000万元的占36%,而1000万元及以上的占22%;销售收入小于1000万元的企业占样本数量的42%,1000-5000万元的占32%,5000万元以上的占22%;平均注册资本为220万元;2003年的平均销售收入达到1263万;2003年平均全职员工人数约31人,其中管理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为25.8%,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为12.9%。由此可见,浙江省民营企业总体上属于中小型企业。2.2.3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Tab.4浙江各种类型民营企业的比例情况 单位:%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独资或合伙企业比例1196912比例214.235.75

11、0.1注:1.比例1是本次调查的数据;2.比例2是2002年全国数据,来源于程学童、王祖强、李涛.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89页.如表4所示,在我们这次调查的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产权形式,其比重占到样本企业总数的69;股份有限公司占19,两者相加达88%,高于2002年浙江省的49.9%;独资或合伙企业占50.1。从发展趋势看,浙江省民营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增长很快,已经成为浙江省民营企业的主体。3 浙江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分析3.1激励机制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所有者委托代理人经营,如果代理人损害企业股东利益,就产生所谓道德风

12、险问题。激励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即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效用。激励机制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广泛,既有外部激励机制,又有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是指消费者、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社区公众等对企业的激励。内部激励机制是指对企业自身包括经营者和员工的激励。本文所研究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它主要包括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资激励,是企业以经济手段来激发员工的物资动力,如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而所谓精神激励,是指企业以授予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认可、赞赏等作为激励手段,以此激发员工的精神动力

13、。下面具体分析浙江省民营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3.1.1经营者的激励方案分析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确保经营者能够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第一种激励机制是合理的薪酬制度。而在所调查的企业中,65%的企业有分红股(干股)激励方案,86%的企业已经实行年薪制,高于2002年浙江省的37.95%,74%的企业有股份激励方案,高于2002年的3.35%,21%的企业有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见表5)。在问及经营管理者最有效的激励方案时,他们认为分红股是最有效的激励措施,其次是年薪,再次是股份(见表6)。通过对比可见浙江省民营企业实际运用的激励方案与经营者所期望的基本吻合,而且民营企业对经营者的激励方案较为丰富,改

14、变了过去薪金和奖金的传统激励方式,企业所有者已经开始重视人力资本,采取了合理的薪酬激励方案(如股票期权、分红股),将经营者的利益与股东价值联系在一起,使经营者为企业的发展竭尽所能提供了保障。值得一提的是,有20%的经营者认为激励方案执行很到位,36%的认为基本到位,仍有44%的认为执行不到位,这说明民营企业在探索新的激励方案中还存在问题,虽然激励方案丰富合理,但是执行情况并不很好,有待改进与完善。Tab.5 民营企业对经营者实施的激励方案 单位:%激励方案股票期权分红股实际股份年薪年终奖金比例121657486比例23.3537.9530.85注:1.比例1是本次调查的数据;比例2是浙江省20

15、02年的调查数据,数据来源于程学童、王祖强、李涛.集群式民营企业成长模式分析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91页。Tab.6 民营企业经营者实际对激励方案的需求情况激励方案股票期权分红股实际股份年薪年终奖金比例121657486比例23.3537.9530.853.1.2经营者的激励结构分析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激励机制只有针对其需求进行目标激励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民营企业普遍重视物质激励(50%),即报酬激励,而轻视精神激励(50%),既声誉激励,仅有3%的经营管理者认为重精神轻物质,有23%的认为精神与物质都不重视,仅有24%的认为精神与物质并重。这说明浙江省民营企业的激励结构侧重于物质激励而轻视精神激励,分析其根源这与目前民营企业经营者的需求有关(见表6),经营者对激励方案的评价调查显示,精神激励排在第六位,也就是说,精神激励尚不是经营者最需要的需求,而排在前五位的都是物质激励,可见目前的激励结构是与经营者的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但是,在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