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思考 (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2884951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思考 (1)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思考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思考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教育思考 造成当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实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极具想象力的天才。还未经文明熏染和污染的孩子,其思维模式还没有被纳入社会公认的体系中,他们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法其实正是可贵的想象力的火花。 激发孩子的兴趣,无非有三种思路:一是感觉引导,二是降低难度,三是协助孩子发掘学习的快感。 当孩子的学习能满足自己的好奇,能收获美感和满足感,

2、不用别人催促和监督,这种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让孩子尝到甜头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知识总量,降低学习难度,使孩子持续获得小成功,尝到小甜头。 这个是一种解放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感,而不是逼他接受。 学习的本质仍然是快乐的,这种快乐区别于将学习娱乐化所获得的表面的、短暂的快乐,是真正的、持久的、深层次的快乐。 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孩子的反叛,往往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 嘴巴的品质是耳朵培养出来的。在课堂上,教师假如尽可能闭上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也是教育行为转变中的一个关键。 修炼自己的教育状态,实现“闭着嘴说

3、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要让孩子敞开心灵,教育者自己必须变得柔弱起来。内疚的妈妈,反思的妈妈是好妈妈。 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 教育者的作用和价值,表达在最大水准地调动孩子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孩子自主学习。 作家冰心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理应是现代教育变革的总纲领。 允许孩子有秘密,是协助孩子走向独立的踏脚石。 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摸索、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知道问题的边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粗糙的插手,都会让孩子在自己找寻坐标的过程中感到被监视,甚至感到羞辱。 惩罚是必要的,就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在教育的十八般武艺中,惩罚也是很必要的,因为人的发展史艰苦的,是“先痛然后快乐”式的持续自我更新。 教育目标的长宽高:长,即具备学习的水平。宽,即学会共处和合作。高,即人的品质。 当前教育更加重要的任务正是还原人性之美,彰显人性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