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88481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学案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案(人教版必修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计时仪器,它使用交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6_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0.02_s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位移2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类似,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

2、动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实验误差也就比较小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是利用了平均速度的公式v,当t或x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4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用来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问题情境1实验步骤:(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的低压交流电源上(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拉动纸带,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个点,那么n个点的间隔数为n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

3、t(n1)0.02 s.(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x.(6)利用公式v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误差分析:(1)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2)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3数据处理: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B、C、D、作为“计数点”,如图1所示,依次测出O到A、A到B

4、、B到C、之间的距离x1、x2、x3、.图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则A、B、C、D、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A、vB、vC、vD、.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是否做匀速运动.位置ABCDEF(xnxn1)/mv/(m/s)问题延伸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出现下列情况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调节?(1)打点不清晰(不打点)(2)打出的是短线,而不是点答案现象原因调节的方法打点不清晰1.振针过高2.电压太低,振幅小3.复写纸用得太久1.把振针适当调低2.适当调高电压3.换新的复写纸打的不是点,是短线1.振针过低2.所加电压太高,振幅过大1.把振针适当调高一些2.适当调低电压二、用图象

5、表示速度问题情境许多变化过程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如气温的变化、股票的涨跌等,用这种形式表示变化过程有什么优点?答案图象法是揭示变化规律的好方法,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变化规律要点提炼1vt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2所示的vt图象图22vt图象的意义:vt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3所示,直线a、b分别表示va4 m/s,vb8 m/s.图3(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中不仅可以看出

6、速度的大小,并且可以求出位移,根据位移公式xvt,在vt图象中就对应着边长分别为v和t的一个矩形面积,如图4中画斜线的部分图4问题延伸你能根据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吗?图5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图5(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3)运动方向是否变化?答案(1)有初速度(2)变化;速度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再变小,最后反向增大(3)方向变化例1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

7、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析从打点计时器的用途出发对选项进行筛选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答案ABD变式训练1如图6所示是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图6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答案D解析当振针距离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

8、压在复写纸上,这样就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A选项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B选项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C选项造成各点间距忽大忽小,故D选项正确例2如图7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图7解析通过数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个数,找出每段的时间,然后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进行计算vAB cm/s19 cm/s0.19 m/s,vBC cm/s60 cm/s0.60 m/s,vCD cm/s60 cm/s0.60 m/s,vDE cm/s59.5 cm/s0.595 m/s

9、.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变式训练2如图8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 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 m/s.图8答案0.350.430.35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间的距离为14 mm0.014 m,AD间的距离为26 mm0.026 m.由公式得,AC m/s0.35 m/s,AD m/s0.43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由A到D,纸带运动速度在变大)【效果评

10、估】1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关系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A2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答案BC3.图9为一条纸带打上点后的情况,已知A、B、C、D四个点中,A点最先打出,D点最后打出,由图可知,A.B阶段纸带做_运动, BC阶段很接近_运动,CD阶段则做_运动,AB、BC和CD三个阶段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依次为_ m/s、_ m/s和_ m/s.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9答案加速匀速减速1.855.25254图10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回答:图10(1)AB、BC、CD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2)质点在2 s末的速度多大?答案(1)AB段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CD段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2)质点在2 s末的速度是7.5 m/s.解析根据vt图象可知在AB段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在BC段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所以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CD段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少,所以CD段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质点在2 s末的速度由vt图象可知是7.5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