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88464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模板锦集6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领导: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绘本阅读没有不方便。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具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给孩子美的熏陶,激活孩子的想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教法、学法的运用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方面来阐述本次活动。一、说教材(一)从教材的教育价值来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残障的儿童,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幼儿以健康的心态去接受“不一样”的人呢?绘本没有不方便,它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要懂得“

2、友爱”,应该一视同仁,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弱者。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值得我们现在的孩子去领悟、去欣赏、去学习。(二)从当今幼儿的教育现状来说。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有着唯我独尊的思想,什么事情都是别人来帮助我,只会接受,而不懂得主动地付出,对于社会中的弱者及需要帮助的人表现出冷漠、不关注的态度。没有不方便用一个朴实的故事触动老师和孩子的心,对中班孩子而言可谓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二、说目标在拟定本节课目标时,我们发现原定的三条目标中,第一条目标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行为与第二条目标观察画面细节似乎有相似之处,于是我们将第一点目标与第二点目标进行合并。根据教材内容及中班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我们从

3、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重新制定了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一)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段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情节。(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行为)(二)能通过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和行为(画面细节)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状态。(三)学习尊重残疾人并萌发帮助他们的愿望。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一)活动重点: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分段阅读图画书,理解故事情节。学习尊重残疾人并萌发帮助他们的愿望。我们拟定的重点往往从目标本身出发,因为是阅读活动,理解故事情节就显得非常重要,故事后的深刻寓意也是本次活动的重心。(二)活动难点:能通过观察画面人物的表情和行为推测判断人物的心理状态。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能从局部到整体或由整体到局部,由明

4、显特征到隐蔽特征进行观察。但是推断人物的心理状态还是比较难的。因而将此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三、说教法根据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们采用了分段阅读法、启发、引导法、视听结合法。(一)分段阅读法:我们将这本绘本分成两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让幼儿理解绘本中情节的跌荡起伏,让故事中转折的关键情节成为很好的教学契机。(二)启发、引导法:在活动中,我们通过提一些开放性、猜想式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说的兴趣,给幼儿一个说的空间,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三)视听结合法:在活动最后引导幼儿完整阅读时,我们给故事配上了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利用舒缓

5、与欢快的音乐帮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故事情节及人物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四、说学法本次活动主要采用对比阅读法、讨论交流法、自主阅读法。(一)对比阅读法:通过对比观察第9页与第22页两幅图片,帮助幼儿发现小猴子的行为转变,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去书中阅读寻找转变的原因。(二)讨论交流法:在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三)自主阅读法:让孩子自主阅读第10页到最后一页,培养幼儿独立阅读的能力,反馈幼儿在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四)视听阅读法:看幻灯在音乐伴奏下阅读第页到最后一页,强调在一定情境中

6、听觉感知(录音)与视觉(图片影视)感知相结合。五、说活动过程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本次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环节进行预设。(一)介绍角色,激发兴趣(二)观察理解,大胆讲述(三)对比阅读,引发思考(四)自主阅读,探索分享(五)配乐欣赏,升华情感(六)知识迁移,延伸生活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篇2 一、说设计意图:中班幼儿对折纸、剪贴等这些手工比较感兴趣,但他们的动手能力比较弱,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动手的机会,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一节新颖的,趣味性浓厚的手工活动,幼儿能利用所给的操作材料,能运用剪、粘贴、画等技能,认真的、有耐心的

7、完成作品,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二、说目标: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三、说活动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要让幼儿画、剪、粘贴等综合的技能技巧。难点沿着果冻壳边缘画圆,手不能动,这样才能把园画得圆。四、说活动准备1、教师给幼儿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冻壳、剪刀、卡纸、记号笔、乳胶人手一份2、制作好的小“乌龟”,还有一个活的乌龟。3、一块展板。展示幼儿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五、说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运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对小乌龟的的兴趣。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谁来了。(拿出鱼缸里乌龟

8、)“呀,小乌龟来了”,小乌龟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孩子们都运用已有的经验跟自己的好朋友说说乌龟的样子,在幼儿讲述的同时让幼儿集体学一学乌龟爬,感受一下小乌龟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师引导幼儿说小乌龟喜欢在什么地玩?这时候教师以小乌龟的口吻告诉幼儿:今天沙滩上要开一个运动会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赶来了。教师及时地出示制作好的小乌龟:“哎,这一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成的?”(二)师讲解示范。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讨论:这个小乌龟是用什么做的?从而发现操作的顺序:1、果冻壳放在卡纸上,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沿着果冻壳的边缘,在卡纸上画一个圆。然后观察教师示范制作小乌龟;2、在圆上添画上小乌

9、龟的头和四肢尾巴;3、剪下小乌龟;4、在小乌龟的背面边缘涂上胶水,再把果冻壳粘在圆圈上。(三)幼儿制作:小朋友都想用果冻壳来做一做小乌龟,让它们也来参加运动会。但我想到中班幼儿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在这个环节我就让个别的幼儿上来先试一试,这样给其他的幼儿也是一次巩固,加深影响的一次练习吧!省得到操作的时候,会犯“圆画不好”错误。让小朋友回忆一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幼儿在操作的时候,教师巡回的指导,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小乌龟的身体剪破了。(四)欣赏:1、幼儿欣赏作品,评价同伴的作品。2、小朋友想一想果冻盒好可以做什么?这时候如果教师出示一些预先用废旧物制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儿欣赏

10、,这样会更加的好。更能激发幼儿手工活动的兴趣,最后进行环保教育。反思:1、活动中,我能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主动学习,2、整个过程,孩子们兴趣浓厚,也比较投入,认真,都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过此活动掌握了剪、画、粘贴等一定的技能技巧。3、课后,他们兴奋地把小乌龟放在一起相互比较,激烈的议论,而且也创造出很多玩法:搭乌龟桥,乌龟变队行,乌龟赛跑等等,有一个小在乌龟的另一面也粘贴了一个果冻盒,做出了一个会转动的小乌龟,为此,我就想把这个活动延伸到特色区域里,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续,再一次的满足幼儿的学习的欲望。 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唤起幼儿

11、对母亲爱的情感,使幼儿感受到亲情是多么美好母鸡太太和两个蛋幼儿园语言教案的内容,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故事中讲述了母鸡太太为了孩子出生辛苦孵蛋,及小鸡知道妈妈的辛苦在蛋壳谈论怎样回报妈妈,唤起幼儿对母亲爱的情感,使幼儿感受到亲情是多么美好这个故事,语言精练优美,抓住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这一关在键点,根据纲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实际、知识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二)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过程中,体验妈妈爱孩子,孩子爱妈妈的情感。2、能力目标:要求幼儿能简单地表演故事中的对话语言。3、知识目标: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理解和回答问题。(三)活

12、动重点、难点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重点、难点的确定非常重要。由于小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为主,故事教学的特点所以我把引导幼儿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鼓励幼儿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本课的重点。由于小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能力为主,所以我确定本课的难点是:要求幼儿能简单地学习故事中小母鸡和小公鸡的对话语言。二、教法和学法:(一)教法为了有效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视听讲做结合的方法,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课件中的内容;听就是倾听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满足幼儿想说的愿望

13、:做就是让幼儿表演故事中母鸡和小鸡们的语言,满足幼儿乐于表现的愿望。这个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与一中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二)学法主要采用了讨论交流法、兴趣导学法、综合活动法等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于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说的机会,所以引导幼儿采用了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而兴趣是的老师,能吸引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所以还引导幼儿采用了兴趣导学法,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全体活动全面活动全程活动主动活动,提高学习的能力。活动准备是:1、母鸡家背景图;2、母鸡,小母鸡,小公鸡,鸡蛋图片和头饰;3、模拟鸡蛋;4、录音机,磁

14、带。选择以上直观教具是为了激发幼儿想象力,营造宁静温馨的氛围,起到以景激情的作用。三、学习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化、经验化及主动性建构,通过孩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老师做到讲得少一点,引得巧一点,让孩子学得精一点,活一点,领悟得深一点,透一点。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母鸡家背景图)有一只母鸡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老师表演歌表演咯咯哒(5分钟左右)刚才听着音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里让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引起幼儿的兴

15、趣。设计此步骤的依据是:文学作品与音乐本是一家,通过音乐与故事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以歌表演中可爱的母鸡形象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故事内容。第二部分、模仿想象:启发幼儿学学母鸡下蛋的动作,叫声。设计此步骤的依据是:为后面表演铺垫,母鸡下蛋的动作,叫声使孩子们表演起来更活临活现增加表演的趣味。(一)听听、说说:(1)欣赏故事,记住故事主要情节;提问我是母鸡太太,小朋友喜欢我的故事吗?记得故事里有谁呀?(2)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围绕重点、难点开展活动。说说母鸡太太怎样爱小鸡,小鸡是怎样爱母鸡太太,重点鼓励孩子说说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妈妈,鼓励幼儿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1、先让幼儿完整听第一次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