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学课程讲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884527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学课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汽车学课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汽车学课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汽车学课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汽车学课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学课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学课程讲义(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汽车学 课程代码:08580 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特点与设置目的本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课。它是培养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学完该课程的各个环节后,学生应具有初步分析汽车各主要性能的理论基础;能从理论上对汽车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预估;从试验方法上来验证汽车性能参数。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讲授分析方法,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理论依据。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掌握一般汽车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和步骤;2.从理论上对汽车主要性能进行设计初期阶段的预估;3.了解影响汽车主要性能的结构参数;4.如何通过试验手段对汽车性能进行验

2、证、分析和评估。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在学习本课前,应先修“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汽车构造”、“车用内燃机”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将在毕业设计中得到应用。本课程的重点是: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的制动性。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掌握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力的分析方法,能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驱动力、阻力,会列汽车行驶方程式;领会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会画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并进行动力性分析;理解汽车功率平衡的

3、意义;了解影响汽车驱动力、阻力的主要因素;对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的计算有一般的认识。本章要求结合上机完成一辆汽车的动力性计算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章的学习。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1 汽车的最高车速2 加速时间3 最大爬坡度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一) 汽车的驱动力1. 发动机的转速特性2. 传动系的传动效率3. 车轮半径4. 汽车的驱动力图(二) 汽车的行驶阻力1. 滚动阻力2. 空气阻力3. 坡度阻力4. 加速阻力(三) 汽车行驶方程式第三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一)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二) 动力特性图第四节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4、(一)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二) 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三)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四) 汽车附着率1. 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2. 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第五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第六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三、考核知识点(一)汽车的动力性指标、各指标的概念1. 汽车的最高车速2. 加速时间3. 最大爬坡度(二)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分析1. 汽车驱动力(1)发动机的转速特性 (2)传动系的传动效率 (3)车轮半径2. 行驶阻力(1)从动轮和驱动轮的受力分析 (2)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 (3)空气阻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4)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的概念3. 汽车的驱动力图(1

5、)驱动力计算公式 (2)车速计算公式 (3)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到汽车的驱动力图的转换(三)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1)汽车行驶加速度曲线 (2)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3)汽车的爬坡度图 (4)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2动力特性图(1)动力因数概念 (2)动力特性图 (3)汽车各项动力性指标求解(四)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1.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1)附着力 (2)附着系数 (3)附着率2. 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3.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4. 汽车附着率(1) 加速、上坡行驶时的附着率 (2)高速行驶时的附着率(五)汽车的

6、功率平衡1. 汽车功率平衡图 (1)发动机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 (2)阻力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 2.后备功率(1)定义 (2)后备功率与行驶车速的关系曲线(六)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的概念3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的概念4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发动机的使用特性和外特性5道路阻力系数、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6动力因数7附着力、附着系数、附着率概念8后备功率(二)领会1驱动力的计算公式2. 滚动阻力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3空气阻力的组成和减少空气阻力的措施4加速阻力的意义及组成5动力因数引入的原因6利

7、用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求解动力性指标的方法7汽车行驶附着条件8汽车功率平衡图的物理意义9理想的发动机曲线、变速器的作用10液力变矩器的特性(三)简单应用1对汽车从动轮和驱动轮进行受力分析2对整车进行受力分析3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和动力特性图4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画出功率平衡图5对空载和满载车辆进行定性动力性分析6改善动力性的措施(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求整车动力性评价指标2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道路条件求附着率、极限爬坡度和极限加速度五、重点内容1本章重点为动力性计算方法、驱动力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2. 本章难点主要是汽车行

8、驶的附着条件、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应着重强调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以及改善汽车燃经济性的途径。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使用方面、汽车结构方面);对装有液力传动装置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结构和节油原理。知道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试验的试验项目、试验仪器、试验条件和步骤,会编写试验报告,对结果进行分析。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评价指标2. 百公里油耗和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 典型循环

9、行驶工况第二节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4. 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5. 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一)使用方面1行驶车速2. 挡位选择3. 挂车的应用4. 正确地保养与调整(二)汽车结构方面1.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2. 发动机3传动系4汽车外形与轮胎第四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第五节 电动汽车的研究(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二)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三)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四)能量管理策略(五)实例分析(六)电动汽车

10、的动力性计算第六节 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试验(一)路上试验(二)室内试验三、考核知识点(一) 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1评价指标 2. 百公里油耗和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 典型循环行驶工况类型(二)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4. 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5. 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三)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1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2. 使用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3. 行驶车速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 4. 挡位选择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5. 挂

11、车的应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6. 正确地保养与调整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7. 汽车结构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8.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9. 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途径10传动系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1汽车外形与轮胎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四) 电动汽车的研究1.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特点及优势2.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 五) 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试验1. 路上试验条件2. 最高车速测量方法3. 路上燃油经济性指标四. 考核要求(一)识记1评价指标2. 百公里油耗和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 典型循环行驶工况4. 混合动力电动汽

12、车的特点及优势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结构类型(二)领会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方法3. 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4. 怠速停车时的燃油消耗量的计算公式5. 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油耗量的计算公式6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7. 使用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8. 行驶车速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9. 挡位选择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0. 挂车的应用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1. 正确地保养与调整对燃油经济性影响及原因12. 汽车结构方面节油所包含的因素13. 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4. 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的

13、途径15传动系对燃油经济性影响及原因16汽车外形与轮胎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及原因17.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节油原理18. 路上试验条件19. 最高车速测量方法(三)简单应用1从使用方面谈如何节油2从结构方面谈如何节油(四)综合应用1根据发动机和整车参数计算等速百公里油耗2从改进底盘设计论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措施。五、重点内容 1本章重点为等速百公里油耗计算方法,从使用方面、结构方面谈如何节油。2. 本章难点为等加速百公里油耗计算方法。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应重点强调发动机功率、传动系传动比对汽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功率、最小传动比、最大传

14、动比的选择方法;会确定传动系档位数和各档传动比的大小;了解如何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1. 比功率的概念2. 发动机功率选择的两种方法第二节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1. 最小传动比的概念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方法和公式3. 最小传动比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第三节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1. 最大传动比的概念2. 最大传动比选择的计算公式3. 最大传动比选择考虑的因素第四节 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1. 传动系档数的选择2. 各档传动比的确定原则、方法 第五节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 (一)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二)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三)发动机、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传动比的确定三、考核知识点(一) 发动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比功率的概念、发动机功率选择的两种方法(二)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1.最小传动比的概念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公式3.最小传动比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三)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1. 最大传动比的概念2. 最大传动比选择的计算公式3. 最大传动比选择考虑的因素(四) 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