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8844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物理基础知识填空答案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一)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人靠 声带 振动发声、风声是 空气 振动发声,管乐器(笛子)靠 空气柱 振动发声,弦乐器(二胡)靠 振动发声,打击乐器(鼓)靠 鼓面 振动发声,钟靠 钟 振动发声;2、振动停止, 发声 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的物体一定 振动 ,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发声体可以是固体、 液体 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5、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固体、 液体 和 气体 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 除外),声音在 中传得最快, 中最慢;6、 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

2、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7、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我们它叫做 ;8、声速的物理意义: 。9、声速的定义: ,单位是 ;声速跟 和 有关;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10、由声速表得出结论: 三、回声:1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 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2、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 );人距离障碍物至少 m以上。13、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4、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

3、道、 、 、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15、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 振动,再经 、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16、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17、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 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五、声音的特性18、声音的三特性: 、 、 ;19、音调:定义: ,影响因素: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越高,音调越高。20、频率(f):定义: ,意义:表示物体振动的 ,单位: ,简称 ,符号: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 音调越 。21、响度:定义:声音的 叫响度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有

4、关,物体 越大,响度越大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根发声体发声时的 还跟人距离声源的 有关。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 22、音色:定义:声音的品质特征;影响因素:与发声体的 和 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应用: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2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Hz,24、高于 Hz叫超声波;25、低于 Hz叫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 。26、人类能听到的声叫 。27、 , , 统称声。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28、噪声定义:(1)从物理角度: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 ;29、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 振动发出的声音;30、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 ,

5、符号为 。3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 dB指刚刚引起听觉;32、控制噪声:(1)在 处减弱(安消声器);(2)在 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 处减弱(戴耳塞)八、声音的利用33.传递 (医生查病时的“闻”,做B超,敲铁轨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34、声可以传递 (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个音叉振动,另外一个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声;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35.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 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

6、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 。采用这个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36.倒车雷达利用的是 军事雷达利用的是 37.水瓶琴吹的时候是 振动发声,水越多音调越 ,敲的时候是 振动发声,水越多音调越 38、女高音指 高,男低音指 低39、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器材: (2)步骤: (3)结论: (4)物理方法: 40、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器材: (2)、步骤: (3)、结论: (4)、物理方法: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填空(二)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2、熔化:定义: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 (吸热或放热)3、固

7、体可分为 和 4、熔点: ,5、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1)、晶体: ,晶体熔化时不断 ,但是温度 。常见的晶体如: (2)、非晶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不断 ,温度 。常见的如: 6、探究海波和石蜡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 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1)海波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2)蜡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7、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8、熔点: ,晶体 确定的熔点;非晶体 确定的熔点。(填“有”或“没有”)9、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 (标准

8、大气压下):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10、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kB段物体是 态,物体 热,温度 ; BC段是 态, 热,温度 ;CD段是 态, 热,温度 ; B点物体是 态,C点是 态,K点是 态;(2)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历时 分钟;(3)该物质是 体,熔点是 。(5)AB段物体是 态,物体 热,温度 ; BC段是 态, 热,温度 ;CD段是 态, 热,温度 ; B点物体是 态,C点是 态;(6)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到第 分钟凝固完,凝固过程历时 分钟;(7)该物质是 体,熔点(凝固点)是 。11、凝固: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物质凝固的条件是 12、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