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8840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五年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五年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语文上册2-1朝三暮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主 备 人课 型讲读课 时一课时授课时间教 法讲授、自学教 具小黑板教学目标1、 理解、会写3个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2、 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3、 在朗读张培养读文言文的语感。4、 领悟课文蕴涵的“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蒙骗”的道理。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学校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悟课文蕴涵的“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蒙骗”的道理。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导言引题。1、 导言:寓言是我国古代文学殿堂里一支瑰丽的奇葩,你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指名汇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通过课前

2、预习,你知道“朝三暮四”的意思吗?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它的解释,那么它在古代的时候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是文言文,古人用当时的书面语言写的文章叫文言文。2、 板题课题。(简介庄子)3、 出示学习目标:理解、会写3个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背诵课文。领悟课文蕴涵的“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蒙骗”的道理。二、学习新知。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字。会认、会写:狙、赋、皆(小黑板出示)生字扩词、造句。指导书写。“赋”字是左右结构,右半局部的“武”没有撇,书写时要注意。“皆”字是上下结构,下面是“白”不是“日”。3指名读文,师生评价。教

3、师根据学生读文的实际情况实行指导,注意停顿: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4、 指导方法,自主学习。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朗读法、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结合资料等;请你选择适合的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出示学路导航:“悦”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课文说说“众狙皆悦”的原因吗?5、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6、 交流汇报,揭示内涵。这则寓言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以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7、 齐读课文,注意停顿。8、 拓展使用。比较下面一段话中“朝三暮四”的意思和课文中的“朝三暮四”的意思是否相同

4、。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词语意思。老年人健身理应“朝三暮四”,要注意早晚养生。专家建议老年人早晨做好三件事,即做一套呼吸操,喝一杯温开水,吃一份水果;傍晚做哈四件事,即做一个小时的运动,喝一杯鲜奶,喝一杯温开水,喝一杯葡萄酒。三、 课堂总结:朝三暮四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产生了一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或行为。四、 课堂作业:1、 书写3个生字。2、 背诵课文。3、 从我们学过的成语中,找出几个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查找资料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它们的寓意。板书设计2-1朝三暮四朝三暮四 众狙皆怒 朝四暮三 众狙皆悦“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蒙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