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说课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883492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雷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雷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雷雨》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雷雨》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雨说课稿一、 说教材1、 该课所处的地位作用及教材简析雷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第课,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戏剧常识,解读戏剧作品.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欣赏文本能力,所以学习本课应主要是欣赏话剧剧本,把握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语言。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34年月首次发表于由巴金任编委的文学季刊上,是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讲述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并最后引发的悲剧。教材节选了其中的一幕,所选情节描写的是鲁侍萍从济南来看望女儿,被周朴园续娶的太太繁漪叫到周公馆,发现这家的主人是周朴园

2、,然后作为工人代表的鲁大海恰好也来找周朴园谈判,以这两件事展开反映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雷雨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通过学习它可以对戏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戏剧常识,提高对戏剧的鉴赏能力。2、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创作背景,了解戏剧常识。(三一律)(2)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阅读、话剧表演、分组探究等把握人物性格,提高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一分为二的评价人物,把握剧中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周朴园的复杂情感,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3、 教学重点了解戏剧常识,分析人物形象以及

3、主要矛盾冲突.4、 教学难点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情感的复杂性。比如周朴园的复杂情感.二、 说学情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认知能力 ,并且在课内阅读过不少中外小说,对人物分析、情节结构、主旨意蕴方面有了感性的积淀。但对于戏剧的学习还是初次深入感知,所以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结合戏剧的特点来展开。三、 说教法根据本课的特征,其属于戏剧类。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因为课文只是节选了雷雨中的一部分,所以首先我要对作家资料、创作背景以及整部话剧作一个简要的说明,可以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加以强化,使学生对剧本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更好的把握人物性格、思想感情.2、 使用多媒体播放

4、电影中的片段:可以在视觉和听觉上加深学生的印象,启开他们的思维。3、 话剧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之中感受人物的心理、情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4、 提问法和问题讨论法:老师罗列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研究。四、 说学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样学习,掌握学习方法.1、 课前预习,阅读课文,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完成整部剧作的阅读,查阅相关资料。2、 深入研读课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把握剧本的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等。五、 说教学

5、过程1、 导入:从课文标题入手,要求学生描述一下自己所见过的夏季雷雨天气,在学生发言之后用幻灯片展示一张雷雨天气时的图片,并总结学生的发言(雷雨来临之前是沉闷、压抑的,雷雨到来时是狂风闪电、雷雨交加).顺势导入新课话剧雷雨并展示雷雨的剧照。2、 介绍作家作品及相关背景资料曹禺,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三部曲雷雨(13)、日出(193)、原野(1937)曹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少年的时候目睹了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的酝酿、构思,23岁的他在清华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作雷雨.雷雨以本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

6、背景。通过一个反动的封建资本家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和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社会.3、 利用多媒体播放书上第一场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见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电影的浓烈的氛围。启开他们的思维进入戏剧情境.4、 我选择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作为重点研读,通过观看电影并结合课本,我将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1) 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怎样的?找出文中的依据(2) 年来周朴园如何对待死去的侍萍,0年后如何对待活着的侍萍?找出文中依据。30年来:一直保留旧雨衣,侍萍绣了梅花的旧衬衣,一直保留家中

7、的一切侍萍喜欢的摆设,一直保留关窗的习惯,记住侍萍的生日,多次向人打听,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当他知道站在面前的是侍萍表现:(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里来了”“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3) 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爱情纠葛)(4) 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a、“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懂规矩。”表现鲁侍萍怎样的心情?b、“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鲁侍萍什么?”鲁侍萍的反问,表现她怎样的情感?5、 第二场戏我选择学生参与到课文部分的戏剧表演中,加深其对雷雨中人物性格、情感、矛盾冲突的把握、理

8、解。要求学生做点评。并提问:这场戏的戏剧冲突是什么?(阶级矛盾)6、 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一下问题要学生做简要回答(1) 分析课文标题雷雨的寓意。()分析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的性格特征.(周:自私、冷酷、虚伪。鲁:善良、软弱的底层劳动妇女.鲁大海:具有反抗精神的工人阶级)7、 合作探究,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1) 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他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的吗?(开放性答案,并能从文中找出依据,有两种观点,可以更加全面的把握周朴园的本质引出曹禺话,周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8、 拓展延伸因为本单元是戏剧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戏剧,通过对雷雨以及前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

9、对戏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就此结合课文对剧本做一个整体介绍(剧本定义、特征、类型)以及三一律。(1)剧本:是一种通过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营造戏剧情境、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就此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雷雨的舞台提示,并加以分析。(2)特征: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高度集中的戏剧结构、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语言(性格化、动作化、潜台词)(3)类型:悲剧、喜剧、正剧(该剧属于悲剧)(4)三一律: 西方戏剧理论结构之一,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该剧运用了三一律的戏剧结构描写了两个家庭中的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周鲁两家几十年的恩恩怨怨。、课后作业学生自行完成雷雨的阅读,解读繁漪、周萍、四凤的感情纠葛。解读繁漪这个人物形象.六,板书设计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