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努力创新培训形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87838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努力创新培训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努力创新培训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努力创新培训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努力创新培训形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分析农民工特点,努力创新培训形式作者:郭超峰 肖思勇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9期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培训 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培训,对提高农民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 本领,促进农民工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农民工类型1. 老一代农民工中国的第一代农民工大多属于“60、70”后,是老一代农民工。他们继承了中国农民的优 点,吃苦耐劳,各方面要求不高,他们是一个家庭的“脊梁“,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外出打 工,是为生计,对他们来说,工作、生活环境等

2、都是次要的,挣钱养家才是最重要的。2. 新生代农民工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了“ 新生代农民工”概念,“ 新生代农民工” 主要是指 “80、90”后,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那些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直接到城市的就业者。他们从小在 农村生活,对农村有所了解。另一种是在城市长大的老一代农民工子女。他们是在城市中长大 的农民工子女,不了解农业和农村,农民意识淡薄,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只不过户籍是 农村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活困难的体味已远不如上辈沉重,缺少吃苦耐劳的本性。他们有 着更强的自我意识、权利意识、渴望在更广阔的空间成就自我价值,内心的真实愿望是融入城 市,希望在公民权利、择业就业、

3、工资待遇、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能够与城里人享有 同等待遇。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部分人具有网络时代青年的特点,有了最为基 本的维权意识。与父辈相比,他们的吃苦和节俭精神较差,他们的消费观念较为现代,不少新 生代都是“月光族”,他们的民主和平等意识更加强烈,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意识到城乡分割 制度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不能吃苦耐劳,又缺乏一技之长,只能从事简单的 劳动。所以,工资不高,也难有好的发展前景。对他们而言,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必须提升自 身水平,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城市中更好地生存。二、培训新策略针对当前农民工分层以及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

4、下发了做好农民 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从规划、制度等方面对今后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面对 个性化的需求,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只有一种教材、一个模式。因此,培训 机构应认识到农民工培训必须尊重农民工的主体地位,以农民为本,从农民工发展的角度来进 一步转变培训机制,建立合理开放的培训体系和人性化的培训课程,简化培训程序,尊重农民 工的意愿与选择。1.按照就业需求提供不同培训根据“以农民为本”宗旨,按照农民工就业愿望分别提供不同的培训方式:为从事农业生产 经营的农民工提供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提供创业能力、市场经营知识培 训;为将来打算外出务工的农民提供短期

5、的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 民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等。2.按照劳动力性质提供不同培训针对当前农民工分层现象,培训机构应把握好当前劳动力性质进行不同形式的培训。如对 待业农民工或转业农民工可选择定期的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对初中、高中后进 行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城市的生活。3. 按照层次需求提供不同培训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愿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培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到培训对象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 类、分层引导。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学中,应从他们的学历基础以及职业生涯规

6、划发展的实 际出发,针对他们心理需求,选择他们能接受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等。4. 按照市场需求提供不同培训在民工荒倒闭产业和劳动者双升级情况下,农民工的培训不仅是为了目前能打工的需要, 更要考虑他们的长远发展。在市场调查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老一代 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鼓励他们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生态农业和创办中小企 业;对一般农民工强化职业技能实训,重点抓好当地用工量大的机械制造、现代物流、农产品 加工业、特色手工业、农村服务业等相关技能培训,使其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职业技能,适应社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 们要充分发挥培训载体作用,拓宽培训思路,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推进新农村建 设。作者单位:山东省东明县技工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