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复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874012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现代文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现代文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现代文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现代文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928年1月,由郭沫若、成仿吾等创造社成员和蒋光慈、钱杏邨等太阳社成员,共同倡 导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2,“左联”的成立:“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的时间:1930 年3 月2 日;成 立的地点:上海;主要刊物:拓荒者萌芽北斗等;主要发起人: 鲁迅、沈端先、 冯乃超等;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鲁迅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实质:“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 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3“左联”的主张:1、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战线上,把文艺作为解放斗争的武器; 2、 文艺要以无产阶级在黑暗里

2、的斗争为主要内容;3、无产阶级文学是反封建,反资产阶级, 同时反失掉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4 “左联”的意义:、标志着五四”文学进入革命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的新阶段;0、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了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领导权,由理论倡导、思想鼓动到组织领导, 有意识的把革命文学纳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轨道。03 、使过去分散的文学流 派、社团、个人统一于左翼文学的组织下,形成了革命的文学队伍。5“左联”的功绩: 01 、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专制和文化围剿,发展和推动了左翼文艺运 动,形成文化革命的统一阵线;02 、推动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的翻译和传播,第一次大规模 探讨了有关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系

3、列理论问题。 03、加强了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 联系,鲁迅、郭沫若、丁玲、沈从文等的文学作品被译介到国外,中国现代文学开始走向 世界。04、开展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05、引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06 、左联 文学创作上的丰收,巩固了革命文学的地位,赢得了读者。鲁迅的杂文、茅盾、巴金、老 舍、曹禺、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萧军、萧红等的创作,和冯雪峰、胡风、周扬的 理论建设。6“左联”的不足:01 、政治上机械唯物主义和教条主义,左倾政治运动; 02、组织上的关 门主义;03 、文学理论上照搬苏联的革命文学理论,将文学政治化,忽视了文学的本体性; 04 、艺术上的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7

4、“新月派”的论点:01、核心问题是“人性论”。02 、主张文学是天才的创造。8,1932 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4 年主持出版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1935 年 创办宇宙风,以此为阵地,宣扬自我表现的“性灵文学”。 观点: 1、主要代表了自由 主义的文艺观,要求作家表现封闭的自我审视的灵魂,排斥对国家、民族、社会的关注和 探索; 2、提出把闲适和趣味作为文学的追求; 3、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要求文艺摆 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作个人生命的本能的、非意识的表现。9 “京派”是30年代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为主要阵地形成的北方作家群。 主要代表人物:朱光潜、沈从文。观点: 1、他们强调

5、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2、追求 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10,影响30年代文学创作的两个因素:01、时代的变化引起文学潮流的变化;中国革命的 历程由五四时期的思想革命转向社会革命,20年代是五四个性解放的时代,30年代进入到 社会解放的时代,从对人的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对社会性质、出路、发展趋向 的思考和探求。02 、作家结构的变化。11,三大文学派别:01 、左联为首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文学政治功利性的推崇;对文 学阶级意识的强调;对文学大众化形式的倡导和追求。02 、京派:追求文学的纯正,文学 不应在政治纷争中去周旋,摒弃文学的商业化。崇尚和谐、淳朴、节制的美学观念,带有 古典

6、主义的美学特征。 03、海派:海派是沈从文在文学批评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以30年代 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遣文化畸形发展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的市场, 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的“文明病”。正是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 的矛盾心境,使他们更接近西方的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 与新。12,茅盾A 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 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B苦闷探索期(19271930):创作处女作蚀三部曲一一幻灭动摇追求第 一次使用“茅盾”这个笔名;特

7、征(1)真实、直接、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作品富有历史 感和时代感, ( 2)塑造了“时代女性”的群像。C 创作的成熟期(19311937):社会剖析小说的创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和“农村三 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子夜。D 代表作子夜赏析: 、子夜地位:(1)子夜是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 社会剖析小说。( 2)开拓了一个新的体裁领域即中国的金融业、工商业的新领域。( 3) 成功塑造吴荪甫这样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 人物形象:吴荪甫形象: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典型形象。基本性格特征:色厉内荏 (阶级共性与个性气质统一) ;(1)果敢性:刚毅、顽强、果断

8、 的铁腕和魄力。(2)封建性:专断、剥削。(3)软弱性:吴荪甫形象的典型意义:吴荪甫 的悲剧命运正说明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子夜的现实主义美学特征(1)真实地描写了现实的关系。揭示了时代的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2)塑造了典型环境 中的典型人物。(3)倾向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E林家铺子1932年6月18日是作者“第一回描写到乡村小镇的人生”.F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写中国30年代丰收成灾的事实。春蚕是共产党 对当时中国形势的注释.G茅盾的小说也是30年代都市文学最早的代表。鲁迅是20年代乡土文学最早的代表

9、。 13巴金A 简介:巴金 1904 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曾目击封建大家庭的种 种腐朽丑恶生活,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成功的作品就是写封建大家庭生活。B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一)前期大体分为两类: 1、正面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所从事的 社会斗争;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激流三部曲中家 为代表。家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C, 1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是写巴金个人生活的写照。巴金出身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巴金在这个家庭生活了 19 年。 2家是以封建大家庭为表现对象,属于家族小说,是现 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描写大家庭生活的小说。为现代中国

10、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 审美领域家族生活。家的基本内容: :控诉旧家庭对青年们摧残。 *歌颂叛逆者的觉 醒和反抗。“家”的守墓人觉新。命运:觉新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意义:觉新的 悲剧说明对于封建恶势力只能奋起 抗争,争得人格的自由和独立,争得爱情的幸福,妥协 和退让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逃离家庭、个性解放,仅仅是第一步。 觉慧对旧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典型表现了 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 的成长,3家艺术特色:a、用现实主义手法,精心塑造真实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B、热情酣畅的抒情特色和沉郁哀婉的悲剧风格。14 老舍(市民世界)骆驼祥子A 祥子的形象:祥子原是个农

11、民,因为“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流浪到北京城。他强壮、诚实,为了挣饭吃,卖力气的活都干过。B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a情节集中紧凑;b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腻。c浓郁的“京味儿”。 语言“京味”,北京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 ,传统文化.C老舍的创作风格:a浓郁的市井风味和北京的地方色彩;b幽默的气质。15 老舍茶馆A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 和罪恶。16 沈从文边城A 翠翠的形象展示一种典型的湘西生活样式,映照了湘西边城的恬淡自守的生命样式。B 纯美的边城世界(1934 年):(1)边城人性美理想:翠翠;(2)唤起民族的血性:边 城中的男性美 ;

12、(3)边城的自然美与人情美。(4)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沈从文心 目中的神性是爱与美的和谐统一,是最高的人性,也是他的人生哲学,”C边城深层蕴涵:边城的人事景都代表了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自然的 明净,人情的明净。是作者极力讴歌的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对于现代传统美 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满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推重湘西 人的人生方式,隐含了对现实生活古老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痛心,是对重建民族品德和人 格的希望。D沈从文小说的贡献:a乡土中国边城诗意叙事,体现了中国乡土文学的成熟,中国现代京 派小说的代表。 b 发展了五四乡土抒情文学的传统,丰富了中国现代小

13、说的抒情文体。 c 将散文笔法与诗歌的抒情因素导入小说,不重情节与结构的经营而重作品的写意性与抒情 性。E “乡村叙述”成为京派小说最亮丽的文学景观。“京派”文学的艺术追求:1、主张与现实 政治商业保持距离,埋头追求艺术本身的价值;2、通过对乡村淳朴的原始的自然美和人性 美的呈现,来作为审美的极致,从而对抗日趋深入的所谓城市化文明的进程;3、从容节制 的古典式审美趋向。17文学派别A 海派小说:海派小说是在消费文化和商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学流派。承续了鸳鸯蝴蝶派 文学商业价值传统,在文学形式和审美观念上更加符合现代市民欣赏的需要和现代文学发 展的趋势。在城市生活和罪恶中发现美,写都市对传统文化

14、的冲击和现代大都市中人的变 态和堕落,热衷于描写男女情爱欲念。B 京派小说:废名:以写乡间儿女翁媪的日常生活著称。竹林的故事桃园桥,京派 小说的鼻祖(废名),把周作人的审美理想用叙事文学加以体现,以田园牧歌的风味与意境 在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C 新感觉派: a 海派在 30 年代发展成为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现代主义流派,受到日本新 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创作的影响。新感觉派作为小说流派的共同特征是运用西方现代主 义艺术技巧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代表作家有:施蛰存、刘呐欧、穆时英。主要刊 物: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b施蛰存:擅长于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来表现人的 复杂心理,以及现代大都市文明的

15、快节奏对人的心理带来的扭曲。多写人的性压抑和性变 态,焦虑和恐惧,带有明显的心理分析色彩。将军的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c 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 1.从题材上来看,侧重表现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2.在艺术 表现上,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营造新奇的感觉; 3.在人物刻画上,注重开掘和表现潜意 识和变态心理。D 现代派是 30年代一个追求“纯诗”的诗歌流派。 1932年5 月,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 杜衡主编的文艺刊物现代杂志。 )“现代派”诗歌的主要特点: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 的诗中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 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情绪:失落、惶惑、感伤、 苦闷的情绪,反映出现代人孤独、寻梦、沉思、倦怠的心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 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总体特点:(1)象征朦胧之为美。(2)忧伤的情绪之为真。(3)美好 的生命意义的追求之为善。(4)艺术方法反传统之为新。18 左翼文学是中国革命文学的初始形态,前承五四文学,后启延安文学,具有不可取代的 历史地位。它的思想主题受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影响,批判旧世界,揭露黑暗现实,表现 民众苦难;张扬革命理想,反对殖民侵略,鼓吹阶级对抗,歌颂英雄主义与牺牲精神。它 的创作方法受启蒙文学的影响,基本上是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