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86957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肾脏病防治知识一、 您知道肾脏位置、大小和结构吗?人体有左右两个肾脏,分别位于腰部脊柱的两旁。肾脏的外形如蚕豆,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凹陷。每个肾脏约长9-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两个肾脏的形态、大小和重量都大致相似,左肾较右肾略大。肾脏的主要结构包括:(1)肾小球:完成肾脏滤过功能,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毒物;(2)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球滤出的有用物质(糖、氨基酸、小分子蛋白质和矿物质等),局部分泌某些调节因子,排泌某些代谢产物和药物使之清除,调节机体酸碱和水的平衡;(3)集合管和肾盂:尿液排出管路,参与机体水平衡调节。承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陈建华二、 人的肾脏有

2、哪些主要功能?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肾小球就像筛网一样,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体积大的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等不能通过筛网,故不能从肾小球滤出,仍留在血管内;而体积小的成分,如水分、钠、氯、尿素、糖等,能通过筛网,经肾小球滤出,流进肾小管内,这些液体叫作“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途中,肾小管有重吸收功能,99%水分被吸收回到体内,营养成分几乎也被全部重新吸收;此时,只剩下机体的代谢废物和很少的水分,就形成了尿液(称为“终尿”)。人体每个肾脏约有130万个肾小球,每天滤出原尿180升,形成尿液1.8升左右。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少时,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2排出

3、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 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把这些废物从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则会发生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引起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3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4分泌红细胞生成素(EPO):促进骨髓造血,生成红细胞;肾功能不全时,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就会引起贫血。5生成活性维生素D:将25(OH)2维生素D3转化为1,25(OH)2维生素D3,调节体

4、内的钙磷代谢,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与功能,而且还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肾功能不全时,就会引起活性维生素D不足。6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等,在血压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慢性肾病时,上述血管活性物质可出现失调,引起血压升高。7激素的降解与灭活:肾脏也是多种激素的降解、灭活的场所,如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胰高血糖素、降钙素等许多激素,均在肾近端小管细胞降解。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的生物半衰期明显延长,导致体内蓄积,并可引起代谢紊乱。此外,肾脏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在调节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三、 什么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如何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指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

5、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分子大小不同的溶质,滤入肾小囊形成超滤液(原尿)的功能,即肾脏清除代谢产物、毒物和体内过多的水分的功能。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是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临床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方法:1血清肌酐浓度(sCr):清晨空腹抽血化验。正常值:男性0.61.2毫克/分升(mg/dl)或53106 微摩尔/升(mmol/L),女性0.51.0毫克/分升(mg/dl)或4488微摩尔/升(mmol/L)。 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产物,经血循环到达肾脏,从肾小球滤过后再从尿中排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明显下降(往往下降50%左右)时,血肌酐浓度就会开始升高。由于血清肌酐浓度受体内肌肉容积的影

6、响,故血清肌酐水平个体差异较大。例如,青壮年男性、运动员、体力劳动者,肌肉发达,或进食大量瘦肉者,血清肌酐浓度相对偏高;女性、长期卧床者、老年人、体力活动很少、肌肉萎缩者,则血清肌酐偏低。因此对于老年人、体瘦者、长期卧床者,尽管血肌酐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实际肾功能可能已有轻度降低。2肌酐清除率(Ccr):正常值: 90 10(80-100)毫升/分钟(ml/min)。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程度。在多数成人中,当Ccr下降50%左右时,血清肌酐才会开始升高。但由于血清肌酐水平个体差异较大,而且Ccr各种计算方法均可能有一定误差,多数往往容易偏低,因此不能仅仅通过一次Ccr结果来评价肾

7、功能。3同位素法测GFR:根据核素肾动态显象可测出双侧肾脏各自的GFR。但其结果受同位素衰减以及操作人员经验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正常值一般90 - 100毫升/分钟4血清尿素氮浓度(BUN):正常值 620mg/dl(2.97.5mmol/L)。BUN在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不能仅仅通过血中BUN浓度判断患者肾功能。四、 慢性肾脏病包括哪些疾病?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以及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多种类型。我国目前仍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尤以IgA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多

8、囊肾等,但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五、 为什么近30年多来慢性肾脏病病人逐年增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近30年多来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一个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在发达国家中(如美国和荷兰),普通人群中约有6.5%10%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其中美国的肾脏病病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医院每年收治肾脏病病人高达100多万,而得了肾脏病未去就医的人数要比收治的病人数大得多。中国目前尚无详实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初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9%,其结果令人震惊。为什么慢性

9、肾病患病率高居不下、病人数量逐年增多呢?主要原因是随着物质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不合理的变化,如某些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食盐等)进食过多,体力活动过少;同时,由于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度过高、睡眠不足,以及吸烟、酗酒、各种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以及继发于上述代谢性疾病的慢性肾病患病率日渐升高。其次,各种感染(肝炎、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等)、免疫介导的原发或继发性肾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是这样。除上述原因外,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所致的药物性肾损害也是肾病逐年增多的另一个不可轻视的原因,如止痛剂、马兜铃

10、类药物等。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老年人(65岁)各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呈现退化趋势,这样就使老年尤其是高龄(80岁)人群中肾脏病患病率显著增高。六、 哪些人更容易得慢性肾脏病?有何危险因素?慢性肾病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但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应高度警惕。 首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和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慢性肾病,其次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等)、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梗阻、高凝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等)、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

11、、低出生体重、年龄65岁以上等也易患慢性肾脏病。七、 您知道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吗?为什么慢性肾脏病不容易早期发现甚至漏诊?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的肾脏是否健康。但需要怎样来来判断“肾脏是否健康”呢?医生需要结合个人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等多方面的情况来综合判断。也就是说,要知道您的肾脏是否健康,您必须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而不是凭您的自我感觉。慢性肾病往往不容易早期发现,甚至漏诊。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慢性肾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不能引起患者及家属足够的重视。肾脏的代偿功能极其强大,即使肾脏功能已经损失的50以上的慢性肾病病人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第二,许

12、多常规体检或单位查体,常常不做肾功能化验,因而容易把慢性肾病漏掉。第三,部分医生缺乏为患者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的意识。对于初次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一些医生只是用降压药、降糖药进行治疗,而未能及时地实施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第四,目前检查肾功能的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缺乏早期敏感指标,不能更早期地对慢性肾病进行诊断。此外,我国肾病科普宣传比较薄弱,广大的群众未能及时充分地了解预防肾病的知识。而且群众“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使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就诊或不愿积极就诊的情况不算少见,也是慢性肾病不易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八、慢性肾脏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可完全

13、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症状。早期可表现为经常疲劳、乏力,眼睑、颜面、下肢(尤其踝关节),尿中大量泡沫、尿色异常,排尿疼痛或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出现肾功能不全时,慢性肾病的各种症状逐渐明显,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腰痛、夜尿增多、全身水肿、血压升高呼气带尿味、骨痛、皮肤瘙痒、肌肉震颤、手脚麻木、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化验检查可发现贫血、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升高等。进入尿毒症晚期时,上述各种症状继续加重,导致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九、筛查慢性肾脏病一般常用哪些检查方法?大多数慢性肾病病人早期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因此,早期化验检

14、查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到早期检查,关键就是要坚持每年定期筛查。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根据病情);如果已经有某些症状,则应当及时尽早去医院做较全面的检查。1尿常规: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便的检查。其中:尿蛋白(Pro) :尿蛋白阳性常由肾病导致,但血浆蛋白过多、剧烈运动、发热、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和药物等也可能引起尿蛋白阳性。 葡萄糖(Glu) :尿糖阳性提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或糖尿病。血糖正常、尿糖阳性时,称为“肾性糖尿”,说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异常(葡萄

15、糖从肾小管漏出去),并非糖尿病。红细胞(Ery) :尿红细胞阳性称为“血尿”。血尿轻者肉眼不能发现,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镜下血尿”;血尿重者尿呈洗肉水色甚至血色,称为“肉眼血尿”。“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有时也可见于泌尿系的肿瘤、囊肿、畸型、外伤等。白细胞(LEU) :新鲜中段尿液检查,如有白细胞(1+4+)出现,则常提示有尿路感染,有时也可提示非感染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其它影响因素:药物或食物可改变尿液颜色及酸碱度;大量饮水后尿液稀释,可影响尿比重及其他项目;女性病人月经期及月经前后2-3天内验尿,可影响尿液结果。2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如果发现尿异形红细胞80%,应考虑血尿来自于肾小球。3血清肌酐浓度(sCr):见上文4肌肝清除率(Ccr):见上文5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 0.2克/24小时。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增多,可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程度。该检查比尿常规尿蛋白检查更为准确,因而能更好地反映病情。但是尿液留取不足24小时;尿中混有异物;当日进食大量蛋白质会影响检查结果。6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就是检查尿中微量白蛋白排出率。正常值为20mg/min或 30 mg/24h。若结果为20-200mg/min或 30300 mg/24h,则可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尿。该项检查能灵敏地测定尿中微量白蛋白,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