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867666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生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和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基础日渐狭窄,现代生活方式对它的消解,以及灾害性的破坏,建设性的破坏,都对其存在形态构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对于我国和民族都有重要意义。首先随着西方现代化文明的迅速扩散,我国正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同时在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侵蚀的过程中,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文化遗产及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大有被西方强势所取代的趋势。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世代赖以生存的一部分,保护我们的非物质

2、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弘扬民族的传统精神。其次,民族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传承人的不断人绝艺亡,严重威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引以自豪和骄傲的,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状况堪忧,我们要让大学生继承中国文化的精神,从他们自身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来做:第一,要改变全社会轻视传统文化的风气。一种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不能离开人民大众这片广阔而厚重的土壤,在民众的关注下形成的文化环境是传统文化得以薪火传承的最重要因素。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形式急待改革。从目前我国的历

3、史教育教学形式来看,缺乏大众化的历史教育是导致社会文化氛围薄弱的重要原因,目前历史教育的研究状况是:学校历史教育谈得多,社会历史教育谈得少;中小学历史教育谈得多,其他层面的历史教育谈得少;实践问题谈得多,理论问题谈得少;提出批评的问题多,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少。因此有必要加快历史教学改革的步伐,推动历史教育的大众化水平。第三,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从制度上对传统文化加以保护有助于增强公民和政府部门在这一问题上的责任感,能够提高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还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给予民间文化艺术表演者以物质上的保障,同时通过适度市场化的运作使他们

4、获得一定回报。物质生活提高了,将有助于他们安心坚守这块阵地并吸引新生力量的加入,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重视传媒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传播历史知识中的作用 。在社会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传媒严肃地、有责任感地负起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责任。为避免媒体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社会责任,应加强文化界对它们的批评和监督机制。第五,大学生应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表明,单纯的技术型、经济型人才已经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明的前进呼吁更多不仅具有专项技能,同时更具备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如果连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知道,不仅仅会闹笑话和犯简单的错误,甚至对国家的荣誉及形象也会带来损失。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努力学习人文知识,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成才。我们吸取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神,并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文化才能得到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才会更加的辉煌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