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85980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电局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电力开展现状及当地资源情况11.1 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11.2 经济概况21.3 月城供电局供区情况3 农网现状3 农村电力供给现状32 农网改造至今工程建设情况43 农网存在的主要问题44 建设方案165 工程建设预期目标176 工程建设组织和保障措施176.1 工程建设组织176.2 保障措施17 技术措施17 平安措施237 倒排工期27前 言根据省公司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月城供电局所辖范围进行202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科研编制。1 电力开展现状及当地资源情况1.1 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西昌市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西昌市地处横断

2、山脉东缘,位于著名的川滇南北构造体系的北半部,在地质构造上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压性断裂和有机联系的秩序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组成,海拔高度41801160米。全市地势呈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地势以高原中山为主。境内岭谷高差十分悬殊,最高点在西昌、普格、德昌三市县交汇处的螺髻山,主峰海拔4359米;最低点在雅砻江深切河谷的荞地乡桐子林,海拔1160米。以安宁河为界,东为大凉山系,西属大雪山系。全市地貌以中深切割的高原中山为主,间夹断陷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西昌城区处于安宁河谷中段,西昌盆地之中。西昌地处攀西裂谷成矿带范围中,具有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境内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以及

3、非金属矿藏均有分布。金属矿藏有钒钛磁铁矿、铜、铅、钽、铌、镍、钴、金等十多种,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居首位,因此,西昌被称为“钒钛之乡。非金属矿有大理石、花岗岩、溶剂石灰岩、白云母、石棉、褐煤、无烟煤、白云岩、黄连粘土等。在众多的矿种中,许多都是伴生矿,如钒钛磁铁矿,除铁以外还伴有钒、钛、铜、镍、钴等多种稀有元素,如果能够综合开发、回收、利用,将会取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就目前我国现有的开采技术水平来看,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因此国家对它一直采取限量开发的政策。除钒钛磁铁矿外,境内其它矿藏多为小型矿点,大多未探明储量,开采价值不大。1.2 经济概况进入21世纪近10年来,西昌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迅猛见

4、以下图,截止到2021年,西昌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8.8%,第二产业增长9.24%,第三产业增长24.51%。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5.1:37.6:47.3。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为27276元。近几年来,西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开展表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趋势;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趋势明显,这与西昌近几年来工业快速增长有关,“工业强市成效显著,近年的采矿业、钢材业等的开展尤其迅速;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一段时间后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从1986年到2021年,西昌市三次产业主要年份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情况见表1-1。表1-1

5、西昌市产业构成统计表年份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人均GDP(元/人)20212334566513459322992727620212145725962437487682406120072057445685064843051913320061610014432864222641558020051437353455593696671329220041312252619423219891119720031062902004557272468103272002105072174766237395834720011001551638382116457564200093770134

6、532188699243471990173002920035400175219868500720014400699西昌市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开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文化、体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保持稳定开展,教育、科技事业全面开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1.3 月城供电局供区情况1.3.1 农网现状月城供电局现有10KV农网线路22条,全长1696.36km,低压线路全长为7430.439km,其中380V线路长度为1115.25 km,220V线路长度为6315.189km。其供电半径覆盖西昌市33个乡镇。目前,月城供电局共有台区1112个总容量为:70145kVA。发供电能力缺乏、电源结构单

7、一;电网结构薄弱,供电可靠性差;系统无功严重缺乏。局部10kV支线及配电变压器是一二期农网改造期间村组移交,配变容量小,运行时间长达20年以上,10kV、380/220V线路普遍存在供电半径长、线径小;使用时间长,经常出现断线故障。网架较为薄弱,配网没有形成手拉手,部份10kV和380V线路供电半径长10kV线路最长的线路供电半径可达50公里以上,而大多在偏远的山区,末端电能质量低,10kV主线与支线间都没安装柱上开关断路器和故障指示器,极易造成因支线或用户线路故障引起主线越极跳闸,扩大故障停电范围,增大故障查找难度。1.3.2 农村电力供给现状近年西昌市国民经济开展较快,对电力的需求逐年提高

8、。售电量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增长幅度较大。2021年全口径的供电电量21.02亿kW.h。较2021年的18.6418亿kW.h。同比增长12%。2021年平均负荷34.54万kW,较2021年的30.40万kW。同比增长13.61%。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使得农村生活质量提高,一些大功率家电不断进入农家,提升了农村的供电负荷以及用电量,使负荷开展迅速,为满足未来负荷的需求,应加快农网建设。2 农网改造至今工程建设情况2007年农网改造工程第一批完成:10kV线路1.63km,配变4台,低压线路3.23km;2007年农网改造工程第二批完成:10kV线路23.48km;2021年农网改造工程完成

9、:10kV线路42.14km,配变62台,低压线路138.62km;2021年农网改造工程第完成:10kV线路48.02km,配变29台,低压线路59.59km。通过上述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目前农村电网面貌大为改观,农村配变、线路布局趋于合理,配网状况逐步改善,农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电能损耗明显降低。广阔农民从农网改造中得到了实惠,电灯亮了,各类家电和农机具可以用了。农网建设投资成效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大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也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的奉献。3 农网存在的主要问题西昌月城供电局存在主要问题随着西昌市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开展,我局电网问题日益严

10、重。目前月城供电局农网存在主要问题是:1、发供电能力缺乏、电源结构单一;2、电网结构薄弱,供电可靠性差;3、系统无功严重缺乏。农网改造升级所涉及的村存在主要问题及改造方案一、围墙村现状及电网存在问题:马道镇围墙村位于马道镇西南,与马道镇街道紧邻,有居民550户,总人口2750人。现状有3台配变,总容量340kVA;有低压线路8.54km。现状主要存在问题为:1、负荷:居民用户550户,最大负荷为245kW,预计到2021年最大负荷将到达560kVA;动力用户35户,最大负荷为90kW,预计到2021年最大负荷将到达220kVA;目前配变总容量为:160kVA老变、100kVA新变、80kVA4

11、、6组合计340kVA,在早晚用电顶峰,变压器已到达满载运行,局部居民用户末端电压缺乏160V,电压不合格,供电可靠性较低。本次改造方案为:将160kVA老变、100kVA新变、80kVA4、6组变压器全部扩容为250kVA,并在5组新建变压器容量为160kV,解决变压器过载及用户末端电压低的问题。2、线路:现状10kV高压线路1.5km均采用裸导LGJ-50及裸导LGJ-35架设,且线路附近居民较多存在触电的平安隐患,本次改造将裸导LGJ-35改造为架空绝缘JKLYJ-95/20,将裸导LGJ-50改造为架空绝缘JKLYJ-95/20,改造线路总长度1.5km;现状低压线路7.347km,均

12、采用裸导LGJ-35架设,局部分支线路沿用农网改造以前村组自己的老旧线路,线路带负荷能力差,以及裸导线路随着居民房屋的建设高度增高,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根据负荷的开展以及绝缘化的需求,将所有380V线路更换为架空绝缘JKLYJ-70线路,220V线路更换为架空绝缘JKLYJ-70线路,对于一些穿涵洞、跨房屋且不能立杆塔的地方采用350+130的电缆;本次低压线路改造电缆线路长度0.5km,架空绝缘JKLYJ-70线路7.338km。3、杆塔: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原来很少见的楼房主要是2到4层,现在在围墙村已经很普遍,这就导致原来的8米、10米、12米杆已经与房屋平起

13、或被房屋超过,这样导致线路与房屋的平安距离很小,存在很大的平安隐患。故本次对跨越房屋以及距离房屋较近的杆塔进行更换,主要更换高度为15m,在一些上空有线路跨越的地方,在保存线与线之间平安距离后尽量提高杆塔高度,一般采用12m、10m。本次低压线路更换15m杆塔75基、12m杆塔42基、10m杆塔40基。二、太和村现状及电网存在的问题:太和镇太和村位于太和镇政府东南面,南与李家坎村、余堡村接壤,北面与转山村接壤,现有6个村民小组,目前共有近600户,2084人,面积为1101.7亩。2001年农村电网改造分为太和老街上、太和老街下、太和1组、太和2组四个供电台区,原有10KV太和支线根本为10米

14、杆架设,因路基提升和建筑物高度变化等因素,目前10KV太和支线普遍存在平安距离缺乏的问题。低压线路中,220V线路偏多,由于社会经济开展和近年来居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几个台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台区公变容量缺乏和末端电压偏低的状况,现有的220V线路普遍存在顶峰时段电压偏低的情况,严重时末端电压仅180V左右,对台区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上近几年农村经济的迅速开展,许多新建的住宅和老线路的平安距离已严重超标,供电所屡次协调无果,出具平安隐患通知书亦无效,对电力线路和用户平安用电形成了严重的平安隐患,同时,因台区的负荷分配不平衡和台区变压器过载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

15、区低压线损的增加。鉴于以上情况,对太和村的上下压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是完全有必要的。2021年太和村农网改造升级方案:1、10KV太和支线1根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0KV太和支线于2001年第一批农网改造期间架设,线路长度0.762km,使用50平方毫米的钢芯铝绞线架设,该线路承载转山一组、太和老街上、太和老街下三个台区公变570kVA负荷,整条线路目前有电杆17基,其中12米杆基,10米杆基,全线路均为上下压同杆架设。因线路架设时间较早,金具、导线锈蚀严重,加上当地居民大量修建楼房,地基升高,导致原线路对地距离降低,对房屋垂直距离、水平距离也降低。需对太和支线全线改造。2地理、地质条件及运距:根底坑洞比为:普通土70%,松砂石30%,岩石0%。线路架设地形为:山地0,平地100。汽车平均运距25公里,平均人力运距约0.5公里。3大修方案:将10KV太和支线长0.762km,电杆17基2#17#杆全部更换为18米电杆,1#17#杆导线更换为70mm2的架空绝缘导线,所有金具全部更换,安装拉线2套。2、太和老街上台区:太和老街上台区更换电杆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