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855728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第二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花香自苦寒来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整治以长江中下游为例(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读图和阅读教材,了解长江基本概况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及相关的图文信息,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列举缓解洪涝灾害可以所采取的措施。总结流域问题和整治的一般分析方法。【重点、难点】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灾害发生原因和整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知识探究】一、长江的基本概况:知识梳理:请认真阅读地图册,将长江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主要的地形区、上中下游分界点、干支流名称填到下图,并描述长江的基本概况。1、源头、流经省区: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主峰 ,向东流经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注入 。2、长度: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

2、的河流;在世界居 。3、径流量:在世界上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居 。4、流域面积:长江 ,形成一个庞大水系。流域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居我国各河之首。5、长江流经的地形区: 、 、 、 、 6、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 (标注在上图)7、长江重要的支流:北岸:雅砻江(川)、岷江(川)、大渡河(川);嘉陵(渝);汉江(鄂)。南岸:乌江(渝);湘、资、沅(湘);赣(赣)。8、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 (湘)、 (赣)、 (皖)、 、 (苏)二、 长江中下游水患灾害频发的原因:材料一:2017年06月30日长江流域水雨情综述金沙江中下游、嘉陵江渠江、乌江上中游、鄱阳湖水系北部有中大雨,局地暴雨

3、,洞庭湖湖区以及资水、沅江、湘江下游、陆水流域有大暴雨,局地大暴雨。29日长江流域共有31条河流48站发生超警及以上水洪水,主要集中在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中上游以及鄱阳湖水系赣江中游,超警幅度0.012.30m。其中,湘江湘潭站超保证水位,乌江上游支流打草河龙里站超历史最高水位,赣江各站已过峰转退。截止今日8时,长江流域仍有32站在警戒水位以上,湘潭站水位39.67m(超保证0.17m)结合文字材料,描述长江的降水特征。材料二:长江干流剖面图和长江水系图结合图片和已学知识,简述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材料三:根据80年代调查统计,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56.2万k

4、m2,年土壤侵蚀量15.68亿吨。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下游,嘉陵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及重庆至鄂西的三峡库区,上游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5.3亿吨,其中金沙江来沙占45.3%,嘉陵江来沙占27.4%。长江上游山地丘陵面积大、山高坡陡、易蚀岩层和土壤广泛分布、降雨多且集中,这些固然是水土流失的客观原因,但人为破坏因素已日益突显:开垦陡坡、滥伐林木、过度樵薪、超载放牧现象严重,林草植被常遭破坏,坡耕地和荒山荒坡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一些开发建设项目忽视水土保持,更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导致大量土地石化、沙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灾害加剧,成了长江流域头号生态环境问题。材料四: 据

5、统计,从1825年到1989年的164年间,洞庭湖面积以每年20.67平方公里的速率递减,其中1949年到1977年的面积缩小率最甚,达每年57.5平方公里。洞庭湖萎缩的原因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自然淤积,二是人类围垦。而人类围垦是自然淤积的3倍。从洞庭湖容积的减少也可看出自然淤积和人类围垦影响的大小。据1951年至1978年资料统计。洞庭“四口”与“四水”每年入湖泥沙总量约为2.16亿吨,而输出沙量为0.63亿吨,淤积1.53亿吨,约合O.69亿立方米。据此估算,28年中泥沙淤积约27亿立方米。然而,28年间洞庭湖所减少的容积远远不止27亿立方米。结合材料三、四,描述植被变化和湖泊的情况,及其原

6、因?结合材料三、四,简要分析人类活动如何加剧洪涝灾害?总结:长江中下游水患灾害频发的原因:三、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思考】:长江洪涝灾害频发会对我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思考】:如何防治长江洪涝灾害呢? 四、 课堂小结:五、练习:材料一:孟加拉国近15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中,有将近80%处于洪水泛滥的平原和由众多河流冲积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上。洪涝灾害对超过1亿人口的孟加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材料二:图甲为孟加拉国的河流及受洪水泛滥影响的地区,图乙为达卡的气温和降水图。(1)根据所给材料,从自然和人为的角度分析孟加拉国水灾特别多的原因。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

7、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1)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恢复河流生态整治和开

8、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2)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总结:长江中下游水患灾害频发的原因:降水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人为: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1)该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分布集中,部分河流还有冰川融水补给,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流不畅。河流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床淤塞排水不畅。(1)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防洪)(本小题共5分)(2)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