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835035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育种学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植物育种学绪论园林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园林植物育种: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改良园林植物的固有类型,选育出性状基本 一致、遗传相对稳定,符合育种目标与要求的新品种,并对其进行良种繁育的技术过程。园林植物育种学:在遗传学理论指导下利用各种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并保持品种优良特性的科学。品种:指在遗传上相对一致,具有相似或一致的外部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某一种栽培植物个体 的总称基本特征: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品种在园林花卉业中的作用:1. 丰富的园林植物品种是园林绿化营造多样性景观的基础。2. 优良的花卉品种是园林企业生存发展

2、的重要保证。3.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调节供应期、节约能源、适应集约化栽培管理、节约劳力、减少污染等4. 品种的不断更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培育园林植物新品种的重要性:1)丰富的园林植物品种是园林绿化营造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景观的要求。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是发展民族花卉产业的物质基础和保证。3)品种的不断更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育种与栽培之间的关系:1.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 园林植物育种过程中时时刻刻离不开栽培,没有栽培良好、长势旺盛的园林植物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 是很难培育出优良品种的;园林植物一旦培育出来,如果没有良好的栽培技术保障,品种的优良特性 很难显现出来。3.

3、育种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致力于改良遗传因素,使园林植物高产,发挥其优质的内在潜力。4. 栽培着重于改进环境因素,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使植物遗传因素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植物育种方法:(传统)引种训化、实生选种、芽变选种、杂交育种(现代)倍性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组织培养、诱变育种无性繁殖:分裂生殖、泡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抒插等)、组织培养第一章园林植物育种的目标园林植物育种目标:指对育成的园林植物新品种的要求,也就是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要求 培育的品种应该具有哪些优良的特征特性。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1. 育种目标的多样性,植物类型、种类不同,育

4、种目标不同,如行道树、花灌木、切花、草花、草坪2. 优质是园林植物更为突出的目标性状,除球根花卉和切花对产量有一定要求外,多数观赏植物在育种 目标上基本不包含高产方面的目标性状。如微型月季、侏儒型仙人掌、碗莲等3. 延长供应和利用时期是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重要因素,观赏植物产品多以鲜活状态供应市场,生产的 季节性与需求的经常性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4. 重视兼用型园林植物的育种,赏食兼用:花呆兼用梅;药赏兼用:银杏新品种泰山1号;观赏与 环保兼顾等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1)品种优良(花形、花色、叶形、叶色、株型、芳香、彩斑)2)抗性强(抗病虫、耐逆境、抗污染)3)延长花期(改变开花时间、延长

5、开花时间)4)适宜切花、耐贮运:花枝挺拔、花期长、花瓣厚、耐瓶插等5)低能耗:耐低温、低光照、高温多湿等环境适于保护地栽培6)少污染(无球悬铃木、枫香,无果樟树等无花粉百合)刀 产量高、花量人、观赏经济并用型、易繁殖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1. 满足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客观需要2. 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3. 主要目标与一般目标相结合,分清主次(突出主要,兼顾次要)4.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实现育种目标的途径:1)资源调查,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丰富。通过资源调查与收 集即可获得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新种类、新类型。金花茶、水杉、鸽子树、望天树、树厥等都是在种 质资源调查时

6、发现的。2)引种驯化:引进国内外或其它地区的园林植物种或品种,在本地区试栽,鉴定其适应性、栽培价值, 其中有的可直接利用,有的需要驯化,通过遗传特性的改变来适应新环境,有的可作为杂交亲本。如 悬铃木(美国梧桐X法国梧桐)、欧美杨(欧洲黑杨X美洲黑杨)3)选种:实生选种:在自然授粉产生的种子繁殖的后代中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如梅花、茶花等。4)芽变选种:在植株上发现并选出优良的变异芽条或单系,经过培育成为新品种。如菊花、牡丹、 月季等。5)人工创造变异类型,通过选择形成新品种第二章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种质资源(germpalsm resources):或称 基因资源(gene resources )、

7、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 亦即对园林植物品种改良和栽培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和。种质资源的意义及作用:1. 开展育种和栽培工作的物质基础;2. 发展新观赏植物的主要来源;3. 生物技术的基因资源:4. 科学研究的基础。核心种质:指采用一定的方法选择整个种质资源的一部分,以最小的资源数量和遗传重复最大限度地代表 整个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从而方便种质的保存、评价与利用,核心种质以外的资源材料并不遗弃,而作为 保留种质保留。中国特有植物:银杏、水杉、银杉、琪桐 中华传统十大名花梅花、

8、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花、 兰花、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中国八大植被区域1) 人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2) 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3) 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4) 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5) 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6) 西北温带荒漠区域刀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8)高寒荒漠区域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就地保存:在受保护的地区建立保护区、农庄保护、家庭园圃保护迁地保存:1、种子保存:保存植物遗传资源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种子容易收集、数量人而体枳小, 便于贮存、包装、运输、分发,但有童期长、表型不一的缺点。2、种植保存:一般多用于多年生无性繁殖植物、水生植物和

9、无性繁殖植物的种质资源3、离体试管保存:最适于頑拗型植物、水生植物和无性繁殖植物的种质资源。4、利用保存:种质资源在发现其价值后,及时用于育成品种或中间育成材料是一种对种 质资源切实有效的保存方式。5、基因文库保存:抢救种质的有效途径。IPGRI 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The international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如何建立园林植物的核心种质:收集整个种质资源中现有的数据,包括基本数据、特征数据和评价鉴定数 据。第三章选择育种选择育种(selection breeding ):利用现有种类、品种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

10、等手段育成新品种的途径。选择育种的意义:1. 选择育种是人类应用最早且卓有成效的一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2.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3. 人工选择应充分利用自然选择创造的条件。4. 选择虽不能创造变异,但其作用并不是单纯消极的过筛,而是具有积极的创造性作用。5. 选择不仅是独立培育良种的手段,而且也是其他育种措施如杂交育种、引种以及其他非常规育种中不 可缺少的重要坏节之一。选择的实质: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和成活率,使某些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内逐渐占优势,并造成群体内基 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选择的实质就是差别繁殖。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1)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2)供选择的

11、群体足够大;3)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卞进行;4)选择的单位是个体;5)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质量性状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存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 性状。它由少数起决定作用的遗传基因所支配,如鸡羽的芦花斑纹和非芦花斑纹、水稻的粳与糯、角的有 无、毛色、血型、遗传缺陷和遗传疾病等都属于质量性状,这类性状在表面上都显示质的差别。质量性状 的差别可以比较容易地由分离定律和连锁定律来分析。数量性状是另一类性状差异,这些性状的差异呈连续状态,界限不清楚,不易分类。动植物的许多重 要经济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如作物的产量、成熟期,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细度

12、等等。质量性状的区别可以用文字描述,而数量性状的差异要用数字表示,如水稻种子的粒重,不能明显 地划分为“重”和“轻”两类。实生苗选择的方法:1、混合选择优点:简便易行;获得材料较多;保持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缺点:无法鉴别单株基因型;对劣变基因淘汰速度较慢。2、单株选择法 优点:能选出可遗传变异;有效淘汰劣变基因。缺点:占用较多的土地:需要较长的时间。一二年生园林植物的选种程序:设置原始材料圃、株系圃或选择圃.品种比较预备试验圃、品种比较试验 圃、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第四章引种引种(Introduction )凡是从外地或外国引进栽培植物或由本地、外地或外国引入野生植物,使他们在本地栽培,这项工

13、作 就叫引种。驯化 (Acclimatization)引进来的种或品种,有的表现很好,可以直接利用,有的表现不好,常常有不服水土的现彖,需要采 用一些技术措施,使其改变遗传性,慢慢适应新坏境的过程,这就叫做驯化。归化(Localization )将引种到某地成活率高的物种划归到相同区系从而便于引种工作,这项工作称为归化。引种驯I化成功的标准1. 在与原产地时比较,不需要特姝的保护能够露地越冬或越夏而生长良好;2. 没有降低原来的经济或观赏品质;3. 能够用原来的繁殖方式(有性或营养)进行正常的繁殖。南树北移的技术措施:低温-防寒春季旱风-防风(临冬修剪)光照强度变化-遮阳网季节变化-加强管理空

14、气湿度-人工喷雾水分、水质变化-补充酸性成分土壤性质土壤改良北树南移的技术措施:高温-中午遮阴、通风高湿-适当稀植光照减弱-补光季节变化-加强管理水分水质-补石灰等碱性物质土壤特性-土壤改良引种驯化的理论基础(原理):1、引种的遗传学基础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潜在基因: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植物的易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 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植物的发育调控:适宜的坏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 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2、气候相似理论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麦依尔教授在自然历史基础上的林

15、木培育1909年论述道:木本植物引种成功的 最人可能性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地有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引种训化中应注意的问题:1. 盲目引种会给实际生产带来损失,应坚持少量试引、多点试验、全面鉴定、逐步推广的步骤,避免生 产性的盲目引种。2. 应和生产紧密联系,完成育种目标的特定需要。3. 对引种植株、种子、种条、种根时必须做好严格的检验检疫工作,避免一些危险性疾病、虫、杂草或 其他有害生物随之侵入。4. 种子检验应注意种子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纯度、净度等方面,符合各级种子规定标准才可调运, 否则必须协同调出单位进行种子处理,防止伪劣带病菌种子流入。5. 吸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因引种植物失控而破坏当地生态平衡、造成难以控制的灾害等教训。第五章有性杂交育种杂交育种: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杂交获得杂种,继而选择培育以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分为:近缘杂交:是指品种内、品种间或类型间的杂交。它用于提高后代生活及选育新品种。远缘杂交:是种间、属间或地理上相隔很远不同生态类型间的杂交。它主要用于创造更丰富的变异 类型。杂交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