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的“盲点”盲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8197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的“盲点”盲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疗的“盲点”盲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疗的“盲点”盲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疗的“盲点”盲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疗的“盲点”盲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疗的“盲点”盲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的“盲点”盲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的“盲点”盲点 有病必求医是当代人的观念,而且大家认为,只有医学才能救人于水火。不过,当过分医疗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时,我们还能一门心思地坚信医学吗?当代人怎样对待医学,是逢病必治,还是辨证看待医学;是相信医学是万能的,还是看清医学的局限,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医学的不足在人的生老病死中,疾病是主要原因。所以,大家生了病全部寄期望于医院和医生。而且相当多人相信和认为当代医学能够包治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说,有二到四成的患者接收了对她们没有效果或显著无效果的医疗。而这些医疗并不是通常的小灾小病和医疗事故,如无谓的疼痛、截错肢或腹腔中遗留手术钳等,而是事

2、先就明知这么的医疗是无益乃至有害的医疗方法。英格兰医学期刊柳叶刀对此说得更明确:“从表面上看来,临床医学有部分项目是为人所了解的,但也有若干项目是我们只知其然,却不知其因此然的;还有若干项目,我们其实根本一无所知。”在西方医学中,手术被证实对很多疾病的诊疗行之有益和立竿见影。不过,正是因为手术的有效性,今天医疗界的观念已经发展到视病人为一辆破车,能够像换零部件一样地根本修复,比如,器官移植、整形外科等。其实,这也是医疗界传输给公众的一个错误信息。截止现在,有6/7的手术方法还缺乏可靠的数据,或该数据对手术的参考性不大。所以,即使是手术这种被实践证实有效的当代医学技术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足

3、。自欺和欺骗当代医学的不良现象也表现在过分诊疗上。比如,手术切除阑尾在过去认为是一件好事,但现在的研究证实,假如没有尤其情况,没有必须切除阑尾,因为阑尾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然而,美国的医疗界甚至认为,在切除阑尾的时候还需要切除其胆囊。显然,这是无须要的。仅在2021年,美国就有2 900万人出现阑尾炎的经典症状,其中三成的患者求援于医生,当中又有8%的人或早或迟地切除了胆囊,也就是产生了万例无须要的手术。这种无须要的手术为病人埋下祸根,甚至产生致命危险。有教授提出,必需采取方法来阻止这种无须要的手术,以维护公众身体的健康。早在1860年美国著名作家兼医生奥利佛霍姆斯就认为,若将全部的药品

4、“沉入海底的话,对人类来说就是一大福音不过对鱼儿们却是诅咒”。当然,霍姆斯是有些极端,有些药在患病时还是必需要服用的。那么,医学界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第一,医生是为人驱除疾病,是要治好病人。这种观念在远古时期就深入人心了。因为使人生病的事物被认为是魔鬼,而巫师的职责就是施行法术驱走病人体内的魔鬼。顺理成章的,今天的医师是以当代的技术来驱除病魔的。第二,对于医学的局限甚至是医疗事故,医生们全部有推卸的绝好理由:病情太重,或挫折和混乱在所难免。原来医疗也应该像其它行业一样,假如出现问题和经营不善,得到的应该是失败和破产,但事实并非如此。毋庸讳言,第三个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一些医生为了金钱和赢利,诱

5、导病人接收无须要的医疗和手术,而且这种情况在过去、现在全部十分盛行,未来也可能如此。最终是病人和社会心理的支配。比如,病急乱投医,或死马当活马医。即使有一点期望,或对多种疗法只要有几分可信,病人和家眷全部要找到医生诊治,以后者则是来者不拒。谁战胜了病魔?全世界有25 000种医学刊物,每十二个月发表200万篇论文,其中五到七成的研究结果没有公之于众,因为它们反应了当代医疗负面或有害的一面。其实,这才是造成病人和公众盲目相信医疗的根本原因,因为信息不对称。医疗界只透露对疾病有效、稍稍有效或有利的信息,而屏蔽了医疗的负面和有害信息。公众应该了解更多的信息,方便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负责。通常人生了病并

6、非是放弃医疗,而是要多知道部分信息,看看哪些病该治,而哪些病无须诊疗。因为,任何医疗的有效是否,全部和本身的修复系统相关。每个人全部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医生只是你的助手。其实,人的很多疾病假如不诊疗,也会自愈。德国医学教授弗兰克波兹索特认为:“假如要严格看待卫生体系的结果的话,那就不得不得出这么的结论不少病例要归功于患者的自愈力。”不过,很多自发恢复的疾病却被医生和医疗界归功于医疗。比如,关节炎,多种不一样的疗程全部能够使它改进,在进行诊疗的患者中,约有35%的人不论做了什么全部会自动康复。又比如,感冒后,找好医生诊治需要7天才能康复,不找医生也要一个星期才康复。不过,找了不好的医生却可能需要

7、更长时间才能康复。甚至部分看起来更为严重和复杂的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也能够凭身体的修复能力自行恢复。美国经济学者布顿韦斯布罗德明确表示:“既然人体的生理系统本身含有适应力,那么有时就能自行修复,无需医疗护理就能战胜疾病。只不过,患者在病愈后并不知道这种康复是否是医疗护理的结果。”怎样才能对自己负责?首先,患者不可能人人全部是医生或全部知道医学,即使她们了解了更为全方面的医疗信息,有时也难以做出是否诊疗的决议。其次,医疗界是不可能轻而易举就把全方面信息告诉公众和病人的,尤其是那些医疗的负面信息。那么,病人该怎么办?首先,知识就是最好的医疗。所谓知识包含通常的医学和卫生常识,也包含对医生了解的常识

8、。比如,顺应生命的自然改变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能够毅然在今天就戒烟的人,为自己健康所做的努力,便多过医疗界所能提供的。一样的常识是运动,天天30分钟的运动就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病、记忆力减退、忧郁症、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这些知识是谁全部可能清楚的,不复杂不深奥。其次,看医生也是一门学问。就诊时,一位医生不一定开药给你,但激励你为自己的健康负责,比起那些向你推荐多种昂贵药品甚至打包票,包治你的疾病的医生来,前者就是值得信赖的。当然,更主要的是要靠制度。部分国家,如德国,大约有85%的公众赞同“医生安全认证”制度,还有75%的公众期望拥有医生和诊所品质的可靠信息,并认为国家应该保护医疗消费者。在患者的保护方面,应该有一个外部机制来判定、品评医生协会的多种主张。国家应该奖励独立的医生和研究人员,让她们评定若干专业医学学会的准则,并将结论公布在网站上。如此就能让患者及医生、医疗记者更能认知那些还没有定论的医疗方法的好坏。另外,也可由退休医生组织患者咨询团体,让大众得到本身病情的另一个意见。作者介绍张田勘,博士,百科知识杂志副主编,曾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