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279359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3.2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西南教育】1.2007年农产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是( )月。A.10B.9C.8D.7根据统计资料回答问题2.1.哪个城市工业废水排放情况最差?( )A.A城市B.B城市C.C城市D.三个都一样2.2.A城市2004年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排放量至少为多少吨?( )A.570.68B.716.89C.809.61D.848.222.3.C城市200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了多少?( )A.8.1%B.7.7%C.7.2%D.6.7%2.4.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A城市平均每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量最低B.B城市的规模在逐渐缩小C.三个城市中C城市最可能以石油工业为主

2、D.以上说法都错误2.5.与2002年相比,在2004年时,以下哪项说法错误?( )A.除了A城市外,其他两个城市工业废水中镉排放量都有所降低B.除了C城市外,其他两个城市工业废水中铅排放量都有所降低C.B城市平均每个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上升D.C城市平均每个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所上升3.1.1990年该厂平均每一万件此种产品中有多少件次品?A.8B.80C.800D.10803.2.与上一年相比,哪一年次品率下降幅度最大?( )A.1989B.1990C.1991D.19923.3.1988年到1991年该厂次品率年平均下降了多少?A.2.1%B.4.1%C.3.1%D.5.1

3、%3.4.该厂1992年共生产了此种产品10万件,1993年此种产品的产量比1992年增加了一倍,问1993年生产的产品中共有多少件次品?A.1200B.240C.3100D.2400仔细阅读下面资料,完成各题。产业结构: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75.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48.9:50.2.就业结构: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上海

4、的就业结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从2000年的10.8:44.3:44.9调整7.1:37.5:5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分别下降3.7个和6.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0k,.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6.86亿元,增长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2%.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明显高于工业投资增长7.3%的水平.4.1.2000年上

5、海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大约是( )。A.1800亿元B.2400亿元C.3000亿元D.3500亿元4.2.从2000年到2005年,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是( )。A.上升1.9个百分点B.下降1.9个百分点C.没有变化D.无法确定4.3.2004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量大约是( )。A.3000亿元B.4000亿元C.5000亿元D.6000亿元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增加B.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的投资额有所增加C.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D.从2000年到20

6、05年,第三产业投资额的增加速度比工业投资额的增加速度快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试题。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乡村就业人数从48121万人减少到40506万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收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僧,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超过

7、1979年至2011年7.4%的年均增速,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8.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增加9.7平方米,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庭汽车18.6辆,比2002年度增长20.1倍;拥有移动电话205.3部,增长2.3倍;拥有家庭电脑81.9台,增长3.0倍,农村

8、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拥有电冰箱61.5台,比2002年度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倍。2011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90/百人,比23002年提高1.8倍。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2011年底,2277万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5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分别比2002年增加212万人和4898万人。以低收入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从2002年末的8645万人下降到2010年末的

9、2688万人。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033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按照新标准,年末扶贫对象为12238万人。5.1.从2002年到2011年,城镇就业人数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的比重增加了( )个百分点。A.14.1B.14.7C.16.1D.12.75.2.从2002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量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多( )元。A.9535.5B.5297.5C.8240.6D.11528.95.3.2002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是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的( )倍。A.1.1B.1.2C.1.3D.1.45.4.如果20

10、11年底我国城外镇居民为1.8亿户,那么2002年底我国城镇居民拥有轿车( )万辆。A.159B.167C.195D.2045.5.根据以上资料,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2011年,农民工总量所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0%B.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农村居民小C.2002年,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超过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D.从2002年到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将近六千万人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所以正确答案为C。2.1.答案:C解析:由表格中可以看出2000年、2002年、2004年三年中C城市的废水排

11、放总量均为最大,故正确答案为C。2.2.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列出的指标,2004年A城市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排放量至少为0.040.50.14554025570.68吨,只需计算整数部分,可得A项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A。2.3.答案:D解析:C城市2000年工业废水排放96500万吨,2004年为90000万吨,(9650090000)/9650065/96565/10006.5%,D项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D。2.4.答案:D解析:B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低于A城市,且工业企业数高于A城市,每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量显然低于A城市,故A项错误;不能根据工业企业数量衡量城市规模大小,故B项错误;每

12、吨废水中石油类排放物比例最高的为B城市,故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2.5.答案:D解析:B城市和C城市工业废水中镉排放量有所降低,A城市有所升高,故A项正确;A城市和B城市工业废水中铅排放量有所降低,C城市2004年有所升高,故B项正确;B城市每个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200/3069、14200/1404,估算两个数字的近似值,易知分别为2/3、1,前者小于后者,故C项正确;2002年C城市每个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为85200/204541.66吨,而2004年的90000/218941.11吨,故为下降,故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3.1.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1990年次

13、品率为8,所以一万件中有次品100008800件。故正确答案为C。3.2.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1989、1990、1991和1992年次品下降比例分别为:16.6%10.8%5.8%,10.8%8%2.8%,8%4.3%3.7%,4.3%3.1%1.2%,故正确答案为A。3.3.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1988年到1991年该厂次品率年平均下降了(16.64.3)34.1,故正确答案为B。3.4.答案:D解析:1993年此种产品的产量为20万件,所以次品量为2000001.22400件。故正确答案为D。4.1.答案:B解析:4.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

14、.6:46.3:52.1调整为0.9:48.9:50.2.就业结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的变化为 50.2%52.1%1.9%,即下降1.9个百分点,故正确答案为B。4.3.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0,则2004年的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量必然小于3542.55亿元,B、C、D选项都大于3542.55亿元,故正确答案为A。4.4.答案:C解析:A选项,根据材料“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从2000年的10.8:44.3:44.9调整7.1:37.5:5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A正确。B选项

15、,根据材料“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第三产业2005年投资额必然大于2000年投资额,B正确。C选项,根据材料“200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48.9:50.2”,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由52.1%降到50.2%,没有增加,C错误。D选项,根据材料“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明显高于工业投资增长7.3%的水平。”D正确。综合上述,正确答案为C。5.1.答案:D解析: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则可得35914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