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788075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课堂渗透生命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人为本,课堂渗透生命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课堂渗透生命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课堂渗透生命教育当今社会,生命暴力事件常有发生,对学生实行生命教育极为重要。教育已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本体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育的主体是人而非知识。生命是至高无尚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内容和生命教育结合起来,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关爱社会、他人与自然,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实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使学生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尊重关怀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应在知识的传播中,充分发挥自身

2、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展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能靠堆砌的理论说教,而应渗透到各局部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理解生命,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内容,我们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如在学习“新生命的诞生”时能够让学生看录像:男性每次能够产生几亿个精子,这些精子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个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在母亲子宫里发育十个月才出生,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让学生回家访问母亲,理解母亲在孕育自己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体验母爱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