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278667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山东临沂烟草有限公司费县分公司摘要:烟草根茎类病害是制约烟草生产的病害之一,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处理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移栽时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单位浓度灌根,结合团棵期使用58%“甲霜灵锰锌”和“农用链霉素”混合灌根2-3次,间隔7-10天(T1)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损害程度。关键词: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一、试验目的由于栽培品种比较单一、重茬种植,雨量偏大,部分区域青枯病、黑胫病等烟草根茎病害发生严重,并有上升趋势,因此防治烟草根茎类病害就成为当前烟草植保工作的重点之一。本试验通过对防治烟草根茎类病害的

2、几种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效果比较,从而确定科学的防治方法,促进烟草生产的发展。二、试验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田设在费县朱田镇张家岭村村北,该村植烟历史较长,2008年根茎类病害发生较重。试验前取耕作层(0-20cm)土样,化验土壤化学性状。化验结果见表1。表1 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土壤化验结果试验项目氮(ppm)磷(ppm/P2O5)钾(ppm/K2O)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田2、试验品种中烟1003、试验设计试验设四个处理,每个处理1亩,不设重复。T1:移栽时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单位浓度,每株用药50-100毫升灌根1次,当烟株进入团棵期,每株用500倍的5

3、8%“甲霜灵锰锌”和“农用链霉素”混合液灌根2-3次,间隔7-10天。T2:移栽时每亩使用100毫升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单位浓度药液浇灌,团棵后每隔10天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单位浓度药液灌根2-3次,每株用药50-100毫升。T3:烟株进入团棵期,每隔7-10天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1000倍液灌根2-3次,每株用药液50毫升。T4(CK):不使用任何根茎病害防治药剂,在其它处理进行时,每株浇灌相同量的清水。三、田间管理烟田4月22日进行起垄,起垄时,起垄时将八福仙有机肥、硫酸钾和撒可富复合肥作为基肥施用,磷酸二铵用作

4、提苗肥。采取双层、三条施肥技术,即有机肥起垄时施于垄中心线,无机肥起垄时双侧条施,深度15cm左右。为保证施肥的准确性,根据施肥量标准计算每垄用肥量,单肥单称、单施,统一施肥后,再起垄。垄距125cm,垄高25cm左右,垄呈梯形,垄底宽45-55cm,起高垄、大垄。表2 田间管理记录前茬作物烤烟土壤类型淋溶褐土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育苗方法普通大棚托盘育苗基肥种类撒可富复合肥硫酸钾八福仙有机肥数量401535时间2009.4.222009.4.222009.4.22追肥种类磷酸二铵数量7.5时间2009.5.8中耕时间2008.5.26揭膜培土时间2009.6.12灌溉无除草2009.5.26;2

5、009.6.12病虫害防治时间2009.5.162009.5.262009.7.2备注对象烟草病毒病病毒病、烟蚜角斑、野火病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治药剂按照各处理要求使用。药剂毒消毒消、速灭杀丁硫酸链霉素方法喷淋喷雾喷雾打顶抹杈时间2009.7.122009.7.16方法打顶抹杈化学抑芽植烟株行距: 0.551.25m试验烟田种植密度、田间管理、采收烘烤均按临沂优质烤烟综合标准体系(Q/LYC001-2008)进行,在不同时期根据烟草试验记载方法(Q/LYC002-2008)、烟草病害分级及调查方法(YC/T39-1996)观察记载各处理表现。烟叶成熟后各处理单独烘烤,执行临沂优质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密

6、集烤房烟叶烘烤技术规程(Q/LYC052-2008),烤后统计全部烤后未经储藏的原烟各等级比例、重量;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并取样进行外观与内在品质鉴定。四、气候状况在烟草生育期间记录当时的天气变化,看气候对烟叶生产的影响。表3 烟草生育期间的气温和雨量 (常年气象资料系2008年平均)月份年份项目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2009年常年2009年常年2009年常年2009年常年2009年常年2009年常年2009年常年平均气温()上旬5.137.114.1513.722.8621.624.4621.526.5126.625.2527.022.4422.

7、6中旬11.3611.615.2615.618.981825.742226.1725.827.1435.320.1222.7下旬7.59.517.3216.424.5523.529.1924.527.9925.425.2824.120.9621.2平均8.09.415.615.221.421.126.522.726.025.925.125.421.222.1降水量()上旬1.70030.00.117.328.142.458.5111.629.31.72.811.4中旬15.0020.551.453.8313.149.3179.074.7306.2106.923.510.3下旬24.210.60

8、.40.66.36129.67.689.3151.528.8105.94.63.5月降水量总数()40.910.620.98260.2109.360.899.3326.8337.8364.3214.530.925.2月总日照时数207.3216.1235.7196.8235.7217.1261.8161.1191.499.8167.9180.6155.0166.2五、病株取样及化验在病害发生的初期和中期分别选取代表性病株,送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进行病害鉴定。六、结果与分析1、主要植物学性状评价表4 各处理主要植物学性状及特征处理株形叶形叶色茎叶角度主脉粗细田间整齐度成熟特性生长势苗期栽后25天

9、栽后50天T1筒形椭圆形黄绿色大中整齐较好强强强T2筒形椭圆形黄绿色大中整齐较好强强强T3筒形椭圆形黄绿色大中整齐较好强强强T4筒形椭圆形黄绿色大中整齐较好强强强从表4可以看出,在今年的生产和气候条件下,各处理烟株的植物学性状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2、不同处理烟叶抗逆性评价表5 各处理抗逆性记载表处理黑胫病青枯病病毒病(TMV、CMV、PVY)T11.320.4610.12T22.190.529.87T32.220.5611.25T42.640.4210.07以病情指数表示从表5可以看出,各处理的烟草病害都较重。在各不同处理中,T4(CK)的根茎类病害发生明显较重,尤其是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更重;

10、其次是T3和T2;T1的根茎类病害发生稍轻。分析原因在于,烟株移栽后,前期持续的干旱造成病害的大发生,而大田中期降雨期集中,降雨量较大进一步加大了病害的侵染和传播。在病害发生的种类方面,有青枯病单独发生的情况,有黑胫病单独发生的情况,也有两种病害混合发生的,混合发生的统计时记为黑胫病。3、各处理间主要经济性状评价表6 各处理主要经济性状统计处理亩产量()均价(元/)级指亩产值(元)产指上等烟上中等烟T1158.013.550.642141.00100.9931.0184.94T2139.814.090.661969.6292.9133.3391.42T3152.713.380.632042.4

11、496.3428.7582.32T4138.513.560.641878.0888.5929.1089.60从表6可以看出,在今年的试验中,T1的烟叶亩产量和亩产值较高,这可能与该处理烟株病害稍轻,损失较少有关。其次,T2的均价较高,T3的亩产量较高,两者的亩产值比较接近。对照处理T4的综合表现稍差。5、各处理原烟外观质量统计表表7 各处理原烟外观质量统计表处理成熟度颜色光泽油分叶片结构叶片厚度T1成熟柠檬黄-橘黄较强有疏松适中T2成熟柠檬黄-橘黄较强有疏松适中T3成熟柠檬黄-橘黄较强有疏松适中T4成熟柠檬黄-橘黄较强有疏松适中从表7可以看出,各试验处理间的原烟外观质量比较接近,基本无差异。七

12、、总结与讨论综合以上各项可以看出,在今年的气候和试验条件下,T1的综合表现较好,其次是T3和T2,T4的稍差。说明,在移栽期使用农用链霉素灌根结合团棵期浇灌农用链霉素和甲霜灵锰锌溶液,可以有效的减轻黑胫病和青枯病的发生,降低烟株损失,增加烟叶产量。结合今年试验中的经验,建议在以后的生产和推广中进一步加强对根茎类病害的监控和防治力度。具体在生产中建议如下:在烟田起垄时将甲霜灵锰锌粉剂与有机肥混合后沟施,每亩施用0.5-1,移栽时结合缓苗水将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200单位浓度浇入灌根;在烟株进入团棵期后,每株使用500倍甲霜灵锰锌和农用链霉素混合液灌根,间隔7-10天,连续灌根3-4次,确保烟株进入团棵期后一个月内的病害防治工作,因为此期后进入雨季,一旦有此类病害发生将很容易造成病害侵染和传播,造成病害的大发生,增加烟叶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