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779020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山东省东阿县高二历史下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题 (附参考答案) 山东省东阿县第一中学 2011-2012 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三次考前模拟试 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史料里说北魏(孝文帝)洛阳贸易不绝, “百国千城,莫不欢附, 商胡贩客,日奔塞下 ”。它最能说明的问题A. 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B.洛阳商业兴盛,市场繁荣C.洛阳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D.洛阳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业城市2. 北魏孝文帝说: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 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 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 “拓跋”为汉姓 “元”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拓跋氏

2、的政治地位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3. 在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又增加国家收入作用的 措施是 青苗法 方田均税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A.B.C.D.4. 秦孝公即位后,发布 “求贤令 ”,宣布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 ”,反映了()A.儒家的 仁政”主张B.道家的 无为”主张C.墨家的 尚贤”主张D.法家的“法治”主张 5商鞅变法推行 “家有二男则分户 ”,主要目的是()A.加强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B.防止地主家族强大威胁政权C.打击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D.刺激小农经济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6. (秦)用商鞅之法富者田

3、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哪一项 措施带来的弊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B.废分封, 行县制C.重农抑商政策D.移风易俗,推行分户经济改革历来是各国改革的重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710小题7. 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移民不能担任官职B.外来移民按财产分享政治权利C.促进了本国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8.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对解决国家财政收入危机起到根本作用的是()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9. 以下对王安石实行 “市易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之一 反映北宋重农抑商政策 体现了政

4、府对市场进行干预 保护了大商人的利益A.B .C .D .10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 “先天下之忧而忧。 ”北宋中期,士大 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A.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B.财政危机积贫积弱 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 D.权臣当政政局动荡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依据所学回答1114 小题11. (孝文帝)太和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这一规定()A.鲜卑民族不再使用鲜卑语言 B.消除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矛盾C.打击了鲜卑保守派旧贵族 D.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12. 南朝谢灵运写到 “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 反映了()

5、A.鲜卑族残酷的经济掠夺B.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C.北魏实行均田制带来的弊端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13. 以下对北魏均田制的分析,正确的是()A.把地主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农民可以向政府领种土地C.农民耕种的露田可以自由买卖 D.禁止地主兼并土地14.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B.为统一奠定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 世沿用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15. 北宋 “冗官、冗兵、冗费 ”局面的出现,从反面证明了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1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募

6、役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 相同之处有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的财 政收入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B.C.D.17.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 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 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德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18. 下列涉及到封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的是 管仲改革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梭伦改革A.B.C.D.19. 梭伦改革时期有两

7、位雅典公民因经济纠纷打官司,以下对解决途 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向贵族法庭提起上诉 向民众法庭提起上诉 案件先由陪审员审查 法官判决后就立即生效A.B .C .D .20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特点是()A.外来移民不能担任官职B.外来移民按财产分享政治权利C.促进了本国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21.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 “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 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22. 容斋随笔说: “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 对此

8、,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 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 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 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23.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 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B. 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 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D. 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24.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进步现象,对其含义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各民族间人民杂居相处 B.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C.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D.各

9、民族人民通婚 25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改革措施行之有效B.孝文帝掌握最高权力C.顺应历史发展潮流D.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26.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 切的是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C. 30岁以上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 员27.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 “先天下之忧而忧。 ”北宋中期,士大 夫忧患意识的形成因素不包括()A. 土地兼并,贫富分化B.财政危机积贫

10、积弱C.辽夏威胁边患严重D.权臣当政政局动荡28. 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29. 以下对王安石实行 “市易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之一 反映北宋重农抑商政策 体现了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 保护了大商人的利益A.B .C .D .30历史上有许多改革家为改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我国正在 进行着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改 革家那里学习的精神应该有() 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奋斗的 决心与勇气

11、坚韧不拨的意志 为统治者而改革的献身精神A.B .C .D .31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 “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 我的心, 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 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 “陷于 绝境”是指A 奴隶的反抗斗争 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32 公元前 8世纪后, 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来源主要包括 奴隶 部分平民 部分贵族 全部平民A.B .C .D .33 与现在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相似的古代雅典的机构是A 四百人会议 B 陪审法庭 C 公民大会 D 十将军委员会34 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

12、犯 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 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 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 “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C.最咼行政机关 D.最咼立法机关35. 在商鞅变法中对稳定国家财政起直接作用和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 最深远的措施分别是A.奖励耕织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重农抑商C.废井田实行县制D.实行什伍制奖励耕织36. 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 欲为官者五十石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

13、无所芬华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 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保证了战争的兵源 废除了旧贵族特权 打破了贵族世袭制 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军功地主 ”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A.B.C.D.37公元前 338 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 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 “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 宿,谁就要连坐。 ”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故事说明秦 国A.变法深得人心B.法治代替人治C.变法违背民意D.变法最终失败38“商君虽死,而秦法未败 ”不能说明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C.商鞅变法符合

14、历史发展潮流 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动摇39北魏统一北方后, 在黄河流域逐渐采用先进的经济形式发展经济, 这种经济形式实质是A.奴隶制经济形式B.封建经济形式C.半封建半奴隶制经济 D.半畜牧半农业经济4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大一统与经济文化高度发 展准备了条件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 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 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 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3 小题41. 你认为

15、“危险的境地 ”是指 ()A.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尖锐B.贵族和工商业者的矛盾尖锐C.雅典面临外敌的入侵D.平民和工商业者的矛盾尖锐42. 为化解当时雅典面临的困扰,梭伦进行改革,梭伦改革在雅典民 主政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应该是()A.雅典民主政治的开端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C.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D.雅典民主政治的终结点43. 梭伦改革时期有两位雅典公民因经济纠纷打官司,以下对解决途 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向贵族法庭提起上诉 向民众法庭提起上诉 案件先由陪审员审 查 法官判决后就立即生效A. B. C.D .二材料题4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 分)材料一公元前 6 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