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学习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地籍测量学习题 地籍测量学 1.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 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 (1) 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 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 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4) 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 (5)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 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6) 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3. 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 各级行政境界 2) 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 3) 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 4) 地籍号注记 5) 宗地坐落 6) 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 7) 土地权属主名称 8) 土地等级 4. 地籍测量结束后应上交哪些材料? 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 文字部分(1)技术设计书(2) 土地确权规定(3)检查报告(4)工作总结(5) 技术总结(6) 土地利用分类统计分析报告(7)验收报告 地籍调查部分(1)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2)丈量原始记录(3)宗地草图 (4)各类权源文件 地籍测量部分(1)各等级控制网布点图、点之记、观测原始记录、平差计算资 料及成果图(2)仪器检定资料(3)地籍索引图(4)地籍图、宗地图(5)空间数 据表、属性数据表和综合数据表(6)界址点坐标册 面积量算部分(1)面积量算表(2)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3)城镇土 地分类面积统计表(4)共用土地面积量算表 采用数字化作业时还应提交相应的磁盘等数据资料文件 5. 试论述地籍测量学的任务、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 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精确性。 地籍测量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地籍测量的理论框架、地籍测绘技术体系及其 标准化、土地的划分技术与方法、土地信息采集与表达的技术集成及其可视化、 土地利用的动态检测技术与方法、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等。 思考题:如何进行双重埋石? 光学对中 1平方公里=100公顷=1500亩=10000平方米 第三章 1. 试述我国现行土地分类的原则 (1) 统一性 (2) 科学性 (3) 实用性 4.影像融合有那三种主要方法 (1) 分类结果比较法 (2) 主成分分析法 (3) 光谱特征变异法 思考题:新土地分类体系一级类 3个二级类15个三级类71个 第四章 1. 什么是土地的质量与形状? 土地的质量与性状与那些因素有关? 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特定用途所表现出的效果的优良程度。土地质量总是与 土地用途相关联的,其适宜的用途受土地本身的性状和环境条件影响。 土地性状是指土地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性质与状态,是判断土地质量 水平的依据。土地性状指标与土地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有关,土地自然属 性包括土壤、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气候等;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包括土地 利用的现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单位面积产量、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等。 2. 土地性状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土地自然属性调查 (1) 地行地貌调查 (2) 土壤调查 (3) 农业气候调查 (4) 植被调查 2. 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调查 (1)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2) 人口和劳动力 (3) 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环境条件 (4) 土地利用水平 (5) 地段形态特征 3.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主要有那些方法 (1) 多因素综合评定法 (2) 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 (3) 地价分区定级法 第五章 1•试述房屋调查的主要内容 1. 房屋的权属:(1)权利人(2)权属来源(3)产权性质(4)产别(5)墙体归 属(6)房屋权属界线示意图(7)房屋权属登记情况 2. 房屋的位置 3. 房屋的质量 4. 房屋的用途 5. 房屋的数量 2. 什么是共有面积?应分摊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是什么? 共有面积是指各产权主共同拥有的建筑面积 分摊原则:(1)按文件或协议分摊 (2)按比例分摊 - (3)按功能分摊 第六章 1. 什么是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的原则是什么?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 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 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控制的原则 3•什么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特点? 以高斯投影为基础,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X,以赤道投影为横轴丫所建立的 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特点:(1)高斯投影是一个横切椭圆柱投影 (2) 会出现投影变形:距离变形、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三种。 (3) 高斯投影中,除中央子午线外,各点均存在长度变形,且距中央子午线越远 变形越大。带宽可分为6度带、3度带。 4. 地籍控制点的密度是如何确定的? 控制点的密度应根据界址点的精度、密度、地籍图比例尺、地籍测量资料的更 新和恢复界址点位置的需要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为满足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在城镇地区,应对一、二级导线点全部埋石。在通常情况下,地籍控制网点的 密度为: (1) 城镇建城区 100-200 米(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⑵ 城镇稀疏建筑区 200-400 米(布设二级地籍控制); ⑶ 城镇郊区 400-500 米(布设一级地籍控制)。 第七章 1. 土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作用是什么? 位置确定、法律保护、面积量算、界址点恢复 2. 简述测定土地全属界址点的方法? 解析法: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叫解析法。 极坐标法、正交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等 图解法: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解法。方法与解析法一样,但 数据来源不同 一、 极坐标法 XP=XA+S cos( a AB+ 3 ) YP=YA+S sin( a AB+ 0 ) 二、 交会法1.角度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2.距离交会法(边长交会) 三、 内外分点法 四、 直角坐标法 3、试述地面实测土地权属界址点坐标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条件 一、 准备工作 1. 界址点位的资料准备----地籍调查表 2. 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 实地查找界址点位置、图上标记出界址点的位置和权属主的用地范围。 标记 权属主的姓名和草编宗地号 。 3. 踏勘后的资料整理 草编界址点号和制作界址点观测及面积计算草图 4. 界址误差表的制作 二、 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 (1) 水平角借助于精度不低 J6级经纬仪方向观测法半测回,定向边应长于测定边 多于3个方向时应归零,归零差应小于24〃,对中误差不大于3mm。 (2) 当界址点多于6个时或每测15〜20个界址点,应以定向点检查仪器是否扭 动。 (3) 用测距仪测距时,两次读数,一次记录,两次读数较差不超过 2cm;使用测 距仪或全站仪测量距离,均应加入反光镜安置中心到界址点间的距离的改正。 (4) 用经鉴定过的钢尺量距短于一尺段时,两次丈量不大于1cm,当距离超过 一尺段时,两次丈量不大于2cm。 (5) 边长记录至0.01m角度至1〃 ,坐标计算至0.01m 第八章 1. 什么是地籍图?我国现在主要测绘制作的地籍图有那些? 地籍图:是按照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专用符号把地籍要素及其有关的 地物和地貌测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形,是地籍基础资料之一。 地籍图的分类:城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所有权属图等。 2. 试述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依据和我国的地籍图比例尺系列 1依据 繁华程度和土地价值 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比例尺的选择与测量方法 2. 我国地籍图的比例尺系列 城镇地区: 1 : 500 1 : 1000 1 : 2000 农村地区: 1 : 5000 1 : 1万 1 : 2.5万 1 : 5万 农村居民地:1 : 1000或1 : 2000 3. 简述地籍图内容选取的基本要点 (1) 具有宗地划分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类自然或人工地物和地貌,即这些的地 物或地貌本身就是权属界线或在界线的附近,如墙、埋设的界标、沟、路、坎、 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 (2) 具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划分意义或划分参考意义的各种地物或地貌,如田 埂、地类界、沟、渠、建筑物底层的投影线等。 (3) 土地上的重要附着物,如水系、道路、构筑物、建筑物等,这些地物都是 地籍图具有地理性功能的重要要素。 (4) 在土地表面下的各种管线及构筑物, 在图上不表示,如下水道、自来水管、 (5) 地面上的管线只表述重要的,如万伏以上的高压线、裸露的大型管道等。 (6) 另外,还有界址点、控制点等点要素。 (7) 注记部分,也就是地表自然情况的符号表示,如房屋结构和层数、植被、 地理名称等。 (8) 标识符,它在地籍图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对地面客体的标识,以 便使地籍数据集、地籍 簿册和地籍图形集之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第九章 1. 什么是解析法面积测算?常用的方法有那些? 解析法:根据实测的数值计算面积的方法,包括几何图形法和坐标法。 2. 什么是图解法面积测算?常用的方法有那些? 图解法:是指从图上直接量算面积的方法,包括几何要素与坐标量算法、膜片 法、求积仪法、沙维奇法、光电求积仪以及电算法。 第十章 1.什么是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试述其作用和特点 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 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 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变更调查。 作用:(1)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2) 可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的检查、补置、更正。 (3) 使地籍资料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补充。 (4) 逐步消除初始地籍中可能存在的差错。 (5) 使地籍测量成果的质量逐步提高。 特点: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变更同步、 手续连续;任务紧急。 3. 什么是界址点的鉴定?试述鉴定测量的作业程序 依据地籍资料,实地鉴定土地界址是否正确的测量作业,称为界址鉴定 准备工作: (1)调用地籍原图、表、册 (2) 精确量出原图图廊长度,与理论值比较是否相符,否则应计算其伸缩率, 以作为边长、面积改正的依据 (3) 复制鉴定附近的宗地界线 (4) 精确量定复制部分界线长度,并注记于复制图相应各边上 实地施测: (1) 依据复制图上的控制点或明确的界址点位,并判定图与实地相符正确无误 后,如点位距被鉴定的界址处很近且鉴定范围很小,即在该点安置仪器测量 (2) 如所找到的控制点距现场太远或鉴定范围较大,应在等级控制点间按正规 作业方法补测导线,以适应鉴界测量的需要 (3) 用光电测设法、支距法或其他点位测设方法,将要鉴定的界址点的复制图 上位置测设于实地,并用鉴界测量结果计算面积,核对无误后,报请土地主管 部门审核备案 11.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 应有足够的精度 (3) 应有足够的密度 (4) 应有统一的规格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