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邬)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76235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醉翁亭记(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醉翁亭记(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醉翁亭记(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学科:语文 执教:八年级 执笔:邬翠莲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 掌握“蔚然、深秀、翼然、临”“于、以”等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意思,正确、流利地翻译课文。2、 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 正确、流利地翻译课文。2、 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死后谥号为文忠。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其后任监察御史,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

2、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2、写作背景 庆历五年,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

3、美文,“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本文写于其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二年。2、醉翁亭: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醉翁亭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醉翁亭居“四大名亭”之首。二、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滁( )州 林壑( ) 潺潺( ) 翼( )然 辄( )醉 暝( ) 伛( )偻( )

4、提携( ) 野蔌( ) 酣( ) 觥( )筹( )交错 颓( ) 山肴( ) 阴翳( ) 蔚( )然 晦( )明 琅( )琊( ) 2、重点句子翻译(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2)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5)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山间之四时也。(6)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5、(7)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请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意思。(1)(2)(3)(4)3、 重点词语现象归纳特殊用法词语原句分析 古 今 异 义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古: 今: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古: 今:芳野芳发而幽香古: 今:颓然颓然乎其间者古: 今: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 今: 一 词 多 义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连月不开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乐山水之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而而年又最高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6、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词 类 活 用山山行六七里翼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名之者谁号故自号曰醉翁也宴太守宴也乐山水之乐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分析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判 断 句“.者,.也”表判断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省略句、倒装句“述以文”即“述之以文”的省略,“以文述之”的倒装。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倒装句“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是“于两峰之间者泻出”的倒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省略句“心”“酒”前面省略了介词“于”第二课时一、 课文内容回顾: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

7、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里雾气消散,烟雾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那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

8、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边欢唱,赶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你来我往,络绎不绝,那是滁州百姓来这里游玩。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因此)鱼儿肥,(用)酿泉水酿酒,泉水香(因此)酒水(也)清,还有野味野菜,错杂摆放在前面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席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琴弦箫管,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交互错杂,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那是宾客们欢乐啊。一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那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

9、阳落山了,(只见)人的影子一片散乱,那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成阴,上下一片叫声,那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人们一起快乐,醒后能写文章叙述这些事情的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啊。二、 文本探究1、 本文按怎样的顺序写了哪些内容?2、 第一段寻找醉翁亭(1) 本段写的是什么?(2) 请说出醉翁亭的大概地理位置。(3) 本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4) 本段采用层层推进写出醉翁亭的目的是什么?(5) 醉翁亭的来历是什么?点出“太守”,却不言明身份,

10、有何作用?(6) “醉翁”的由来是什么?(7)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用是什么?3、 第二段风景画(1) 本段写了什么?(2) 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3) 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4) “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4、 第三段风俗画(1) 本段写了什么?(2) 这一段由写景转入记事上,先写 ,再写 ,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3) 本段结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5) 宴饮所需,无论是酒还是鱼,无论是肉还是菜,都就地取材,不用外求,这样写,有何用意?(6) 哪些句子简笔勾勒出太守的形象?5、 第四段众

11、人归(1) 本段写了什么?(2) 哪几个字写出了醉罢晚归的情景?(3) 本段写了哪几种“乐”?他们各是为何而“乐”?(4) 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5) 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什么?三、 语言赏析1、 本文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21个“也”字,产生了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以尽情地抒发。“也”字用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 表示判断语气,多用于描述景物,可译为“.是.”的句式。(2) 表示肯定语气。(3) 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译为语气词”啊“。请在文中找出这21个“也”字,并归纳其用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