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756748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务实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FMEA分析管理制度1 目的FMEA分析是一种预防性分析技术,本办法对设备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的方法作出规定, 目的是使设备得到有针对性的预见性维护,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有效方法,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关键设备的设备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 (FMEA)分析。3 术语和定义3.1 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问题的活动。包括设备FMEA分析、精度测试、计划更换易损件、更新报废等。3.2 设备FMEA: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依据其可维修性以及安全评价影响的每一失效严重程度和原因未被发现或某一失效模式正侵袭设备使用者的可能性,对设备进行“

2、设备/设施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即对作业的“四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有效性)进行预见性分析,以避免维护问题、事故原因的可能性和主要失效模式发生。3.3 关键设备:指对产品产能、质量、环保、安全、能源起关键作用的设备,即A类设备。3.4 可靠性:一定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完成要求功能的能力。3.5 失效:不能正常工作。3.6 可维修性:故障出现后在给定时间被修复的概率。3.7 有效性:能够完成设计功能的持续时间。3.8 作用时间:主动纠正的维护时间(诊断、修理、恢复)。4职责4.1 设备管理部4.1.1设备管理部负责组织确定公司关键设备,形成关键设备清单(生产厂设备台帐上应该对关键设备予以注

3、明),审核与督促各生产厂关键设备备件计划的申报与到货。4.1.2设备动力部负责组织各生产厂进行关键设备的FMEA分析,并依据FMEA的分析结果申报备件计划及进行预见性维护。4.2 生产单位职责:负责做好本单位关键设备的FMEA分析,并做好有针对性的预见性维护。5 管理内容及要求5.1 准备阶段5.1.1 收集关键设备的技术资料,包含设备技术参数等。5.1.2 收集关键设备此前出现的故障、维修记录及相关资料。5.1.3 收集类似设备的FMEA分析资料。5.2 建立设备FMEA分析小组工作组由对进行FMEA有帮助的人员组成,包括:设备维护人员。专职点检责任人员。生产设备的使用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厂

4、商或维修保养单位代表(如必要)。 5.3 设备FMEA 分析5.3.1分析对象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B类设备),分析每年不得少于一次。5.3.2分析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设备的功能要求、失效模式、失效后果、失效原因、现行措施、严重度、频度、探测度、风险顺序数:失效模式:终止运行或运行不正常,达不到功能要求功能的完全丧失。功能退化,不能达到规定的性能。需求时无法完成其功能。不需求其功能时出现无意的作业。失效原因:可能导致失效模式的最初的事件。某一失效模式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引起,某一原因也可引起多种失效模式。失效后果: 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影响;由该设备完成的生产停止任务;所制造的产品质量问题

5、;人身或财产安全问题。5.4风险顺序数分析:公司级关键设备由设备动力部主管专业科室牵头组织各二级厂的设备管理、技术及点检、维护人员,负责进行FMEA分析,对风险特性评价,评价的结果至少要经上述人员共同评审过,方可被正式采用。分厂级重要设备(即B类设备)由二级单位组织设备管理、技术及点检、维护人员负责进行FMEA分析,对风险特性评价,评价的结果至少要经上述人员共同评审过,方可被正式采用。具体评价规则如下:风险顺序数的计算公式:RPN=SOD S:严重度系数O:频度系数D:探测度系数严重度S:评价每一失效模式对应的后果,其依据是设备的可维修性、生产产品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严重度系数S影响选定条件1较

6、小较小的失效,对设备的使用无主要影响,修复时间TI240min2一般一般的失效,需要短期的修理,240 min TI480 min3主要主要的失效,需长期的行动,480 min TI1440 min或影响到设备的精度,被设备的使用者注意到并在设备人员的作用下得到纠正。4灾难性的严重失效,TI1440 min 或出现因设备精度下降产生废品。5安全/质量事故可能使在故障或操作期间涉及到个人的安全问题;或不适合该生产线继续从事生产任务。频度O: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出现的频率、失效模式发生的频率。频度系数O频率确定条件1实际不存在在设备的生命周期内,失效在相似的设备中不出现,或最多只出现一次。2罕有的在

7、类似的设备或现有的设备中,失效的发生比较罕见。可能每年出现一次故障;或部件应用了新技术,在理论上可以确信避免失效,但无类似设备运行的经验。3偶然的失效偶然出现,在类似的、正在运行的设备中失效是每季度出现一次。4频繁的某一部件或类似的现有设备失效频繁发生,失效每月出现一次或更多。 编号:GG209-031A 页码:第5页 共7页探测度D:失效原因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或某一失效模式正在侵袭设备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探测度D分级发现难度选择条件1总发现该手段确保总能发现最初的原因,或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的失效模式所引起的大多数主要因素都可得以避免。(操作者可探测到)2便于发现失效的原因或模式是可发觉的,但有

8、一种或少数几种不能被探测到。(设备维护检修人员可探测到) 3难于发现失效模式或原因被发现是很困难的,或探测元件几乎不能使用。(设备专业技术工程师可探测到)4内部不能发现没有任何手段可以在该失效模式发生前被探测到。(设备厂商可以检测到)5.5 纠正措施5.5.1采取纠正措施的条件:风险排序,按照RPN值高的。S 4 或 O=45.5.2纠正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设计到操作开始对设备进行调整或要求供应商采取相应措施:工作条件与人身安全要求;可靠性;内在的可维修性。通过用户在后勤方面采取措施:维修政策;备用件组织;内在的可维修性。优先采用设计纠正措施,然后采用后勤纠正措施。设计纠正措施优先改进可靠性,然后改进可维修性。对影响可靠性的关键零件,使用条件,系统化的预防维修采取措施。设计确认(计算和实验)、监督、预防性维修。可维修性方面,快速诊断和维修跟踪;5.6设备FMEA技术文件的管理各二级单位将设备FMEA技术文件保存到设备管理档案中,并报设备动力部备案。6 相关文件7 相关记录7.1 JL/GG209-020-01生产设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表1优异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