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74955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防碰撞施工方案技术交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语 音云大厦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单位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交底时间工序名称群塔作业防碰撞施工交底提要:1. 工程概况2. 群塔概况3. 一般安全措施4. 专项安全措施交底内容:1.工程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本工程拟布置2台塔吊,其中1#塔吊附着在主楼上。覆盖区域为主楼及裙楼,裙楼因 塔吊臂长影响无法覆盖靠东南角范围的施工作业面,2#塔吊为独立式,主要覆盖区域为地 下室及裙楼,安装咼度为1.2塔吊安装顺序与顶升顺序根据施工顺序来确定塔吊安装顺序,塔吊安装顺序为1#塔吊f 2#塔吊。根据施工现场进度计划,基本确定主楼每层都是67天 层,在施工时每次塔吊的顶

2、升 与塔吊的安装顺序一样,先安装的先顶升,后安装的后顶升,顶升阶段不会出现矮的塔吊在 顶升时会超过咼的塔吊。在主楼快施工至7层时会出现1#塔吊咼度将会超过2#塔吊,在1# 塔吊顶升超过2#塔吊时,应控制两个塔吊臂,防止碰撞,并派专职安全员现场指挥塔吊安 装。1.3塔吊安装高度的确定施工现场塔吊的安装最终咼度 般要比楼层要咼出约10m。冋时施工现场的塔吊均安装 在地库上,地库深度为5.2m。塔吊的臂长和塔吊工作区域的重叠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安装高 度。故塔吊安装最终咼度要通过塔吊间的距离,塔吊的臂长,附着楼栋的咼度,覆盖范围内 最咼楼栋的咼度以及标准节的长度确定。其中塔吊的臂长与塔吊间的距离详见塔吊

3、工作区域 图。塔吊的最终高度分析如下:1#塔吊附着于主楼,附着主楼高度为99.1m,地库深5.2m,标准节长2.8m。故安装最 终高度约99.1+5.2+10=114.8m。2#塔吊覆盖范围内裙楼高度为22.8m,地库深5.2m,标准节 长2.8m,由于塔吊独立式安装最高高度为40.5m,故安装最终高度约22.8+5.2+10=39.2m,由于两个塔吊相距约77m,中间存在较大的重叠区域,以及考虑到2#要缓解1#塔吊的工作 压力,两塔吊臂垂直高度最小不少于2个标准节。要求两个塔吊安装高度始终保持在2个 标准节的高度差。1.4塔吊的锚固与锚固高度施工现场塔吊的锚固均方法均采用预埋式,在锚固点位置

4、预埋钢板,钢板厚度为20mm, 拆模后在预埋的钢板上焊接连接耳板。锚固点的位置墙体混凝土要提高一个等级。租赁商为 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塔吊的附着架安装高度详见下图。塔吊安装时间初次安附着楼覆盖范围最地库标准节最终高度锚固方法序号装咼度栋咼度咼楼栋咼度深度1#2015.0640.5m99.1m99.1m5.2m2.8m114.8m预埋式2#2015.0733.6m22.8m5.2m2.8m39.2m预埋式1.5塔吊不同阶段各自高度施工现场的塔吊安装完毕后,顶升阶段,选取1#塔吊的每次附着时,各塔吊的高度。时期1#2#塔吊安装40.5m39.2m1#塔吊第一次附着31m1#塔吊第

5、二次附着52m1#塔吊第三次附着70m1#塔吊第四次附着88m1#塔吊第五次附着106m各塔吊最终高度114.8m2. 群塔概况2.1塔吊选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2台塔吊,1#塔吊采用TC(5710),臂长57m, 2#塔 吊采用TC (5710),臂长42m,标准节尺寸(m)为1.6X1.6X2.8。22塔吊组织管理、协调1、本工程两台塔机吊装处于立体交叉多层次作业状态,为便于施工能有序进行,特成 立群塔作业协调组织机构来处理日常吊装作业的协调工作。2、为确保本工程施工期间,各塔机实现合理使用、安全作业,发挥塔机的最大效能, 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并达到总体协调的目的,本项目部拟成立“

6、科大讯飞语音云大厦塔机作 业指挥中心”,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安全总监任副组长,各参施作 业队、塔机管理负责人为组员,全面负责对施工现场各塔机作业的指挥与协调。3、塔机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协调施工现场的塔机使用、维修、顶升和运行工作。各塔 吊管理负责人,负责本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检查评比等项工 作,负责向塔机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服从塔机指挥中心的整体部署、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4、加强对塔吊司机的管理:严把人员关,选派责任心强、有较长驾龄、技术较全面的 司机担任驾驶任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塔机司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规定, 做到严格自律、一丝不苟

7、,严禁各行其是。5、加强对信号指挥人员的管理,各部塔机水平交叉、立体多层次的作业,塔机司机视 野有限,有时需要信号传递,因此信号指挥人员至关重要,必须选派有实际工作经验、责任 心强、能够照顾全面的信号指挥人员担任现场的信号指挥工作,同时必须经合肥市劳动局统 一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指挥。对上岗人员身体条件的规定:身体 健康状况较好及身心的自控能力强,定期身体检测以保头脑清醒和身心健康,确保安全。6、在日常施工作业时,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以减少同一作业面范围的吊运作业。23群塔作业保证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1、运行原则:(1) 低塔让高塔,低塔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8、。(2) 后塔让先塔,在各塔机塔臂交叉区域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 该区域的塔机。(3) 动塔让静塔,在各塔机塔臂交叉区域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 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4) 轻车让重车,在各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荷载塔机。(5) 塔机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以上排序原则执行。2、运行具体措施:(1) 塔机布置严格按照塔吊布置平面图的相应位置布置,必须保证覆盖范围交叉 作业的塔机吊臂在垂直方位高差5米的间距,以免吊臂、吊钩发生碰撞。(2) 在基坑四周边设置固定点,在大风天气将塔吊大臂转到顺风方向,

9、然后下放钢丝 绳,用吊钩钩住地锚点进行锁定大臂的旋转,防止碰撞建筑物。(3) 在相邻塔机吊臂立体交叉作业范围内,应加强塔司与信号工、塔司与塔司、信号 工与信号工的交流合作,以便随时了解周围塔机的运行状况,从而避免发生两塔机、小车吊 钩相撞事故。(4) 塔机在运转过程中,不准中途改用未经约定的指挥信号种类,在需要更换时,必 须是塔机先停止运转,指挥人员与塔司取得联系,并经过双方认可后方能更换。(5) 塔司要掌握所操作塔机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机构,发生故障时,必须立即排除, 不得在安全装置有故障或失灵后进行吊装作业。(6) 塔机施工运行前,必须向有关工种及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塔机施 工运

10、转中,必须由现场指挥人员进行施工全过程安全监控,每台塔机必须配备两名信号工和 足够的对讲机。(7) 为了便于各塔的统一管理,应给每一台塔机规定不同的塔吊信号工服装,规定不 同的对讲机使用频率和群塔作业有关的规章制度。(8) 每台塔吊的塔司和信号工都应使用对讲机进行联络指挥。每台塔吊对讲机的频率 都应放在群塔作业领导小组规定的频率上,未经同意禁止更改和使用其他频率,要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9) 塔吊信号工和塔司不仅要观察起吊物,还要观察是否会与邻近塔吊刮碰,大臂或 起重绳与障碍物有碰撞危险时要留足足够的安全距离(3米以上),并安全礼让。(10) 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

11、随意更换信号指挥人员,信 号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11) 现场用指挥语言采用普通话。指挥语言应规范,防止发生指挥错误。(12) 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机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 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的塔机编号,待塔机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 机动作指令。(13) 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与被吊物。塔机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吊 环视环顾相邻塔机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 清晰。(14) 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对塔吊作全面检查,对安装区域安全防护作全面检查,组织 所有安

12、装人员学习安装方案。塔吊司机对塔吊各部机械结构作全面检查,电工对电路,操作 控制、制动系统作全面检查。吊装指挥对已准备的机具、设备、绳索、卸扣、扎头等作全面 检查。(15) 塔吊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40,最大工作风压为250N/m2,最大非工作风压为700N/ m2。当风速超过6级时应停止使用。遇大风停止作业时,应锁紧夹轨器,将回转机构 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16) 保持塔吊上所有安全装置的灵敏有效。每月检查一次。发现失灵的安全装置,必 须及时修复或调整。所有安全装置调整妥当后,严禁擅自连接,并应加封(如火漆或铅封), 以防止私下调节。(17) 群塔中心距保证大臂不碰塔吊身

13、。2.4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1、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此部位的防碰撞,塔吊在现场的定位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可预 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塔吊定位必须保证任意两塔间距离均大于较低 的塔吊臂长2米以上,方能确保不发生此部位防碰撞,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 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的规定。本工程中所有塔吊的 定位,可以满足以上要求。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1)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因

14、施工需要,塔吊会出现交叉作业区,当相交的两台塔吊在同一区域施工时,有可能发 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塔吊使用 前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 必须配备有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工,塔吊租赁公司要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 为现场服务。作业时,时刻关注本塔吊及相关的塔吊,确保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 钢丝绳;另外,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必须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 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 塔吊必须停止作业。(2)

15、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相邻塔吊的作业面交叉处,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塔吊 使用前需综合考虑各种塔吊的尺寸及各塔吊基础的高度,排定各塔吊安装高度,保证高位塔 吊的大臂下限与低位塔吊的大臂上限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由此,符合塔式起重机安 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高 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置起重机中处于 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3) 起重臂及下垂钢丝绳同待建结构及脚手架等的防碰撞塔吊应有足够的施工高度,充分考虑到吊钩高度、吊索长度、吊物高度及安全高度余量, 确保吊装钢筋、模板、脚手架等物料进行水平运输期间,物料不同结构及脚手架等较高实体 发生碰撞。2、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防碰撞措施在实际施工中,要密切关注现场以外的情况,塔吊初次顶升要超过塔吊幅度范围内的建 筑物、树木等实体结构2米以上。附近电力及通讯设施应设置防护,注意避让,尤其是高压输电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定 保持在一定距离以上。2.5塔吊作业“十不吊”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