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后遗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72583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外伤后遗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脑外伤后遗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脑外伤后遗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脑外伤后遗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脑外伤后遗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外伤后遗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外伤后遗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脑外伤所致慢性精神障碍1脑挫裂伤(contusion of brain)、颅底骨折是脑的器质性损伤,发生在着力或对冲部位,伴有不同程 度的脑水肿。损伤严重者可引起脑疝。主要临床表现为:意 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均较脑震荡为甚。头痛呕吐剧烈且 持续时间较长。但如昏迷较深,可不出现呕吐。单纯的脑挫 裂伤多无瞳孔改变,仅在受伤的瞬间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散 大,很快恢复正常。当有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或脑 桥损伤时可出现双侧瞳孔缩小。损伤在重要功能区者,可出 现单瘫、偏瘫、失语、局限性癫痫等神经功能障碍。外伤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剧烈头痛、烦躁、呕吐、项强与 Kernig 征阳性等。血压与脉搏

2、在单纯脑挫裂时可有改变,但以后即 恢复正常。如血压上升、脉缓表示颅内压增高,须排除颅内血 肿或水肿。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提示头部损伤失 血较多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合并损伤,须及时检查处理。轻度脑 挫伤时呼吸无大改变。严重者由于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呼吸深慢 不规则甚至停止。体温于初期常有轻微升高。临床疑为脑挫 伤病例如发现脑脊液含血即可确定诊断,但仍需排除颅内血肿 的可能。2. 脑外伤后重新适应障碍1) 对脑外伤的心理灾难性反应:主要对脑外伤所致的脑功 能缺陷产生灾难性反应。由于在外伤之前缺乏心理准备,因此 在面对无法解决的文艺时,病人可变得焦虑,激动和茫然若失, 有的愤怒,抑郁和情绪不稳,甚

3、至突然痛哭流泪。一般说来, 灾难反应并非病人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所发生的反应,而 是在面临工作束手无策时发生。病人变得易焦虑,愤怒。其后 果为:变得孤独退缩,回避使自己感到为难,恐惧的环境; 有时采取假装没有听懂指令的办法回避工作;或假装忙忙 碌碌使人难以启齿要他工作。有的病人变得过分刻板,谨慎, 有序,以适应外伤后环境。2)脑外伤后反应性改变:常为回避灾难反应的病理补偿行 为,表现对有关事物的反应性降低,注意涣散,而对无关刺激 又比较过敏。对一般环境中出现的普通事物难以感受和理解, 因此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常产生疑虑和焦虑不安。病人往往否 认自己的残疾,难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外

4、伤 后环境。因反应性改变常出现病理惰性,表现为对某一刺激一 旦发生反应,兴奋极易扩散,并持续较久。结果对事物的理解 感到困难,模糊且不肯定。3)脑外伤后抽象与具体应用能力障碍:病人不能对事物抽 象概括和不能应用抽象概括得出的概念于实践。例如病人能够 拿着剪刀剪东西,但不能进行用空手模仿拿剪刀剪裁东西的动 作。3. 脑振荡后综合征:根据脑振荡综合征症状出现频率次 序,依次为头痛,头晕,疲乏,焦虑,失眠,对声光刺激过敏, 注意不集中,易激惹,自我感觉不良,抑郁等,以前 4 种最常见。病人的脑电图可异常,脑干诱发电位反应延迟,受伤后4-8 周脑血流仍减慢。4. 脑外伤后人格改变1)脑外伤后人格改变常

5、常是痴呆综合征的组成部分。额叶 损伤引起的人格改变表现为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着事物缺乏 预见性和灵活性,如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和欣快症,言语 增多,内容夸张罗嗉,在独处时表现迟钝,淡漠,嗜睡,对周 围事物漠不关心。另一类人格改变表现为攻击性强,易违法乱 记,在儿童脑外伤后较多见。2)脑外伤后原有人格病理扩张:大多表现为波动性抑郁, 焦虑,强迫性人格及持久的易激惹。5. 脑外伤所致痴呆:表现注意涣散,记忆减退,智能损害, 情感淡漠,反应迟钝。6. 脑外伤所致脑病:多见于拳击运动员,可能与大脑连续 积累的多发性点状出血和坏死有关。病人精细技巧受损,动作 缓慢,平衡不良,注意不集中,记忆减退,讲话

6、音浊和不流畅, 欣快,多言多语,犹如醉态。痴呆严重者可达残废程度,主要 取决于脑外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7. 脑外伤所致癫痫:脑外伤所致癫痫可早发或晚发,早发 者在受伤后 1 月内发生,约占 15%;晚发者在 2 年内发生, 约占 85%.您需要了解的治疗1. 由于病前人格和受伤后场合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具有 影响,因此家属,周围人员,医务人员均应镇定,不谈论不良 情况。2. 脑外伤意识障碍较重者一般应卧床 1-2 周。但长期卧 床暗示伤势严重,因此宜鼓励早期起床活动,早期进行康复活 动,早期恢复工作。活动量应采取渐进方式,以不增加病人智 力,体力和情绪负担为前提。3. 应使病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病症

7、,掌握脑外伤一般知识, 明白积极配合医疗和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的重要性,争取最佳疗 效。4. 应在出院前做好周围社会干预工作,为病人创造条件提 供支持性社会环境,以防家庭纠纷或赔偿问题等造成症状迁 徙。5. 对慢性脑外伤病人正确评估其有关障碍,如智能障碍, 言语障碍,抽象思维障碍等,并进行针对性康复治疗和再训练。 对各种精神障碍应对症使用抗抑郁剂,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 等。并应帮助解决实际存在的社会生活,工作学习问题。6.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预防脑外伤。脑外伤的预防措施包 括战时与平时两方面对策。应开展科研以防止军事对抗中对人 体和颅脑的外伤作用。和平时期交通事故与建筑工地以外最常 见,应强调安全

8、行车,安全生产,健全交通管理和安全生产制 度。加强个人安全防卫意识,老年人,癫痫,酒和药物依赖病 人易发生外伤,更需加以防范。2、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脑外伤所引起的精神障碍常见的有两类患者。一类以持续 的心理功能缺损为主,如记忆障碍;另一类为情绪障碍与无力 状态较为常见,由于症状不容易被发现而常被忽视。但可造成 持续功能的残疾。除了器质性因素外,个体的神经类型、素质 特点、外伤后的心理社会因素,也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 定作用。急性脑外伤患者可伴有程度不等的意识障碍,从意识模糊 直到昏迷。在清醒过程中,可能出现紧张恐惧、兴奋不安、言 语零乱、定向丧失和恐怖性的幻视等,称为外伤性谵妄。意识 恢

9、复后,常不能回忆起受伤前后的经过,称为外伤后遗忘。对 紧接着受伤以前一段时期内的事件的遗忘称为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在急性期后或间歇一段时期后,患 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对光声敏感、易疲劳、激惹性增高、注 意力涣散、记忆减退、神经过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 一般可持续数月后恢复。少数患者性格上有缺陷或夹杂有社会 心理因素者,病情可迁延不愈。部分严重的脑外伤患者可逐渐发展为痴呆综合征。记忆、 理解和判断能力明显减退、思维迟钝、情感淡漠、精神萎靡、 缺乏主动性等。有的患者可伴有人格改变,表现为情绪不稳、 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减退、脾气怪僻、粗暴自私和丧失进取 心。人

10、格改变多见于左侧半球的损害,特别是累及额叶及颞叶 结构的患者。根据病史和检查诊断并不困难。脑外伤后必须及早进行治 疗并订好长期治疗规划,首先要评定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残缺 的程序,以及了解心理和社会因素,而给予适当处理和心理治 疗。对外伤后类神经症症状可以应用脑复新,对兴奋躁动的患 者,可短期给奋乃静或氯丙泰等抗精神病药物。性格障碍则以 行为治疗和教育训练为主。人格改变应加强教育和训练。有兴奋不安时可给镇静剂或 小剂量泰尔登25100mg/日,舒心利0. 1-0. 6g/日等精 神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亦获良好效果,对 类神经衰弱者应加强心理治疗,解除顾虑及紧张,树立信心。人格改变

11、应加强教育和训练。有兴奋不安时可给镇静剂或 小剂量泰尔登25100mg/日,舒心利0. 1-0. 6g/日等精 神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性精神障碍亦获良好效果,对 类神经衰弱者应加强心理治疗,解除顾虑及紧张,树立信心。人格障碍的护理 帮助患者认识自身人格方面存在的问 题,逐步学会控制,克服不良行为。对家属、亲朋等周围人做好 宣教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患者的病态行为,妥善化解患者 的人际关系困难。此外,要加强监护和管理,避免患者对他人及 社会造成干扰,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 发病原因 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角度看,人格障碍往往由以下 因素综合

12、形成,其中幼年期家庭心理因素起主要作用。不良社会环境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 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 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目前一般认为人格障碍与精神疾病间的关系为:人格特征 可成为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或诱因;某些人格特征是精神疾病 的潜隐或残留表现;人格障碍和临床综合征可有共同的素质与 环境背景,两者可共存,但不一定有病因联系。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联合王国精神病学家,认为人格障碍 与神经症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强调“诊断为神经症的人, 我们完全可以找到病态人格的特征,而在病态人格的人,也可 发现神经症的特征。”“神经症的症状和病态人

13、格的行为都可 认为一种反应,一方面取决于素质的倾向,另一方面取决于环 境中压力”“从理论上无法把所谓病态人格与所谓神经症人 格区分开来”。Tolle(1996)指出“人格障碍可表现出大量的 神经症性反应,许多神经症病人也具有人格障碍。在人格障碍 与神经症之间没有一个截然分明的界线”。所谓“神经症人 格”是来自心理分析理论,霍妮认为神经症患者是指那些行 为、情感、心态、思维方式都不正常的人,他们在剧烈的竞争 中充满焦虑,以及为对抗焦虑而建立起来的防御机制,这就是 神经症人格。Jasper认为神经症症状是不正常人格的人,对 应激所发生的反应,即在寻常情况仅表现为行为(人格)不正 常,而在遭遇应激时

14、发生神经症反应,表现神经症症状。“性 格神经症”是指那些与神经症病因相似的人格,其患者可以没 有神经症症状。 Freud 推测决定人格发展过程的因素,就是神 经症发生的原因Kolb(1973)指出每一种神经症都有其独特的 性格结构,这种性格结构通常称之为性格神经症。ICD-9将人 格障碍与性格神经症并列。 ICD-10 未如此。目前认为,人格障碍与神经症间关系虽然密切,即人格障 碍有助于神经症的发生,神经症也有助于人格障碍的形成,而 且二者共患的机会较高,但在本质上二者属于不同的疾病范 畴。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冲动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 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15、又称为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诊 断标准如下。A.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B. 症状至少符合下述项目中的 3 项:a. 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b. 行为暴发难以自控。C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易与他人争吵或冲突,尤其是行为受阻或受批评、指责时。d情绪反复无常,不可预测,易暴发愤怒和暴力行为。e生活无目的,事先无计划,对很可能出现的事也缺乏预 见性,或做事缺乏坚持性,如不给予奖励,便很难完成一件较 费时的工作。f.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人关系时而极好,时而极 坏,几乎没有持久的友人。g有自伤行为。人格障碍可以并发哪些疾病?异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脑额叶的疾病(如脑 外伤、

16、脑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现人格障碍症状,也可 能是额叶功能障碍所致。人格障碍应该如何预防?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故应贯彻预防原则,从幼儿 开始教育,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 问题。具有健全理想的人格,能够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保持 内心的和谐和人格的完整,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 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 果,就是自己的人格”。为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我们必须 从幼年抓起,用以引导,教化,培养,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中国青少年的理想人格特征应为:1. 具有积极健康的主体意识,能自我尊重,且有能力感。 它表现为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 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还肯定自我的特殊,“我之所以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