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70162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阳宗海流域(玉溪)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玉 溪 市 环 境 保 护 局玉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六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1一、规划指导思想1二、编制原则1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1一、依据文件1二、有关法规和条例1三、相关标准2四、相关规划2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分区3一、规划范围3二、规划技术路线3三、水污染控制区域3第四节 规划目标、指标和水平年3一、水质目标3二、总量控制3三、指标体系4四、规划水平年4第二章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5第一节 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5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5第三节 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6一、工业污染

2、源6二、固体废弃物6三、农业农村面源6四、污染源结构分析8五、入湖污染负荷分析9第四节 阳宗海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0一、湖泊水质现状10二、湖滨带环境现状10三、流域主要环境问题10第三章 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分析11第一节 “十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估11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水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分析12第四章 流域“十一五”水污染防治方案14第一节 重点工程项目14第二节“十一五”规划投资及筹资方案15一、“十一五”规划投资估算15二、资金筹措方案15第三节 目标可达性分析15一、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15二、主要工程措施项目预期效果分析15三、目标可达性分析16第五章 组

3、织实施及监督管理17第一节 组织机构及各部门职责17第二节 保障措施17一、监督管理17二、对策措施18附表1 阳宗海(玉溪)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表19ii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一、规划指导思想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要坚持污染源控制和生态系统恢复相结合,以改善阳宗海流域水环境和维护水生生态平衡为目的,在“十五”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工程综合防治与管理并举,在长期防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实施工程防治行动计划,确保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达性。二、编制原则以整治玉溪市部分阳宗海的重点控制区域和重点污染源为主,努力提高治污能力,根据湖泊现有的水环境状况及资

4、金筹措能力,深化循环经济和绿色GDP的理念,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按“四个转变”指导思想全面推进阳宗海综合治理。第二节 规划编制依据一、依据文件l 省环保局、省发委关于编制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云环发2005159号)l 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2006)l 玉溪市环保局关于下达编制玉溪市“三湖一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工作的通知(玉市环 2005 88号)二、有关法规和条例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5、污染防治法(96修正)(1996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88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持法(1983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l 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l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l 生态环境示范建设规划编制导则l 云南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例l 云南省阳宗海管理条例l 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复审)(2001年)l 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04年)l 云南省农业保护条例(1987年)l 澄江县水土保持实施暂行办法三、相关标准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

6、-89l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l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l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l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四、相关规划l 阳宗海流域环境规划(1998年)l 玉溪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03年)l 玉溪市“三湖”治理与保护规划纲要(2002年)l 澄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分区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阳宗海(玉溪市部分)径流区,主要为澄江县阳宗镇。规划年限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时段为:20062010年,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和澄江

7、县城总体规划相对应。二、规划技术路线按照“一湖三圈”的基本思路,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实施:环湖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规划;坝区污染源治理规划;山区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三、水污染控制区域水污染控制区的划分是编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要内容,阳宗海流域划分为:湖泊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核心区、湖滨带污染控制与生态建设区、坝区污染源控制与生态农业发展区、山区污染源控制与林业生态建设区,共四个控制区域。第四节 规划目标、指标和水平年一、水质目标根据云南省政府对阳宗海流域的保护要求,结合阳宗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和变化趋势分析,提出兼具先进性与科学性以及可实施性的水污染防治“十一五”目标。为“十一五”期间阳宗海流域水污

8、染防治制定目标体系,提供详细的行动方案。1、遏止阳宗海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趋势,稳定保持阳宗海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2、完善入湖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入湖污染。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二、总量控制阳宗海尚未开展环境容量研究,总量控制以污染负荷削减为依据。根据计算结果,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CODcr、TN、TP分别达到31.12t、7.38t、1.45t。根据区域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其预测结果,2010年陆源入湖径流污染总负荷预测值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规划项目的实施预计年削减CODcr、TN、TP分别达到31.12t、7.

9、38t、1.45t,与2010年入湖污染负荷预测值CODcr202.32 t/a、TN 132.56t/a、TP8 t/a相比,削减率达到15.38%、5.36%、27.5%。三、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面源控制、生态建设等二类6项(表1-1)。 表1-1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类 别序名 称现 状2010年一、面源控制1面源污染物负荷消减率12.4%16%二、生态建设2流域森林覆盖率(新增流域面积1万亩)31.62%32%3流域内水土流失防治率(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km2)11.5%16%四、规划水平年基准年:2004年水平年:2010年-19-第二章 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现状

10、分析第一节 阳宗海自然环境概况阳宗海位于昆明市以东30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5103030,北纬24272454,湖泊分属昆明市、宜良县和澄江县共辖。阳宗海为小江西支断裂控制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属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当湖面海拔1770m时,面积为31km2(澄江县12.13km2),平均水深22m,最大水深30m,湖泊南北长12.7km,东西宽2.5km,湖岸线长32.3km,总蓄水量6.9亿m3,汇水面积为192km2。地下水、天然降水和南部的阳宗大河、七星河是阳宗海的天然补给水源,两河均发源于澄江县境内的梁王山,流程短、汇流急、水土流失严重,上游分别建有三岔井水库和七星河水库。阳宗海

11、湖区年降水量9001100mm;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气温16.2,年日照时数为1927小时;平均风速为4.0m/s,最大风速16.0m/s,年主导风向为WSW,频率为38.4%,其次为西南风和西风。阳宗海径流区(澄江辖区)总面积12868hm2,到现在为止森林覆盖率仅31.62%,水土流失面积6479hm2,占径流区总面积的50.35%。其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630hm2,中度水土流失总面积2098hm2,轻度水土流失面积3751hm2,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9.72%、32.38%和57.90%。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阳宗海流域分属昆明市的宜良县、呈贡县和玉溪市的澄江县。澄江辖区内的阳

12、宗镇辖7个办事处,42个自然村,总人口22410人。有耕地面积1609公顷,其中水田673公顷,占41.8%;旱地936公顷,占58.2%。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烤烟、油菜、蔬菜等。辖区内有乡镇企业10家,年产值4253万元。自1992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建设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来,一批旅游项目在北岸建成,目前流域的主要产业有工业、农业和旅游业。阳宗镇2003年一、二、三产业总产值14718.37万元,比上年增长29.25%;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99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9.6万元,比上年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2411元,比上年增长103元;人均储蓄存

13、款余额3701元,比上年增长12.19%;固定资产投资达176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9.2万元。第三节 流域污染源现状分析一、工业污染源 阳宗海(玉溪市部分)流域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基本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主,旅游业相配套的产业格局。流域内在册管理的工业企业有1家,2004年实施重点企业达标措施后,基本做到达标排放,本规划不做工业点源污染排放计算。二、固体废弃物流域内主要为农业产业结构,固体废弃物按照来源分主要为:农村生活垃圾和农田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处理堆放不当,可随雨水经地表径流污染水体。以2004年基础数据调查为基础,生活垃圾排污系数采用1.0kg/

14、p.d,流失量按排放量的15%计算,经采样分析,垃圾杂物中有机质含量2.85%、TN含量0.4%、TP含量0.09%。阳宗镇农村人口数23862人,根据人均生活垃圾排放量计算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产生量(表4-1)。表4-1 阳宗镇农村生活垃圾污染负荷流失量人口数量产生量(t/a)流失量(t/a)含N量(%)TN产生量(t/a)含P量(%)TP产生量(t/a)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产生量(t/a)23862871013060.45.230.091.182.8537.23根据2004年统计年鉴,阳宗镇有耕地22705亩,农业生产废弃物产生量按1000kg/亩.年计算,流失量按产生量的15%计算,则固废流失量及所产生的污染负荷见表4-2。表4-2 阳宗镇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污染负荷流失量农田面积(亩)产生量(干重)(t/a)流失量(t/a)含N量(%)TN流失量(t/a)含P量(%)TP流失量(t/a)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流失量(t/a)227052270534060.413.620.093.072.8597.07三、农业农村面源2004年,流域内(玉溪市部分)有农业人口23862人,大牲畜存栏3129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