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681618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讨摘要:了解LPR的内涵、形成机制和现状,分析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提出LPR改革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对策:跟随政策导向,提高固定利率贷款比例;拓宽收入来源,优化负债结构;推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率。关键字:LPR;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循序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经到了实现利率并轨的关键时期。2013年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1。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以下简称LPR)机制的形成

2、不仅有利于推进利率并轨,而且对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具有积极影响。LPR改革下,对于银行来说短期内可能会造成利差收窄,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减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而实体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从而形成实体经济与金融业的良性循环局面。更重要的是,LPR改革下商业银行会面临利率风险,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LPR机制的运行时间还比较短,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应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商业银行如何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并应对利率风险,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LPR改革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不多,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得出的利率风险对策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也

3、可以提供良好参考。二、LPR概述(一)LPR的内涵LPR是指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针对本行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进行报价,再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贷款参考利率。LPR自2019年8月20日开始运行,每月20日(节假日顺延)公布一次,有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期限品种。(二)LPR形成机制从主体来看,LPR共有18家报价银行。报价行基本涵盖了我国目前银行体系中的主要类型,每个性质的银行中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充分保证了典型性和全面性。从计算方式来看,报价行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后,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后进行算数平均,按照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得出。(

4、三)LPR运行现状LPR自2019年8月运行以来,共发布了6次。总体上来看,LPR运行比较平稳,呈现一定的下行趋势,这与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监管部门的调控力度有很大关系。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199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或者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不匹配,由此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3。本研究认为,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发生变动后,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重新定价风险利率风险中最主要的就是重新定价风险,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重新定价时间和到期日不匹配的情况

5、。一般来说,如果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存在差额,则利率变动就会为商业银行带来利率风险。具体来说,期限性是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共同特征,在到期日之前如果发生利率变动,则重新定价后资产和负债的数量、期限会存在不匹配的情况,这样就为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LPR机制运行后,重新定价风险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存量贷款定价上。(二)基准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基本都是参照基准利率进行资产和负债的定价,一旦基准利率发生变化或者波动幅度较大,商业银行就会面临相应的风险,这称之为基准风险。基准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或负债各自基准利率变动带来的风险,以及资产和负债基准不同所带来的风险。LPR机

6、制运行后,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依据存款基准利率,而资产业务依据LPR进行定价,资产和负债业务的基准明显不同,因此会为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三)收益率曲线风险收益率曲线是不同期限的债券收益率所连接成的曲线,如果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幅发生变化,就会产生相应风险。不同经济周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变化,从而引起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变化。收益率曲线风险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发生反向变化,这时商业银行就面临着利差收入减少、利润降低的风险。从我国来看,LPR机制的运行是推行利率并轨的重要步骤,随着利率并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收益率曲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四)选择权风险选择权风险主要

7、取决于客户的行为,当客户选择提前偿还贷款或者提前支取存款时,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有可能会遭受损失,这时商业银行就会面临选择权风险。如果利率变动比较频繁,则商业银行面临的选择权风险也会增加。LPR机制运行后,利率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这时客户选择的变化也会比较频繁。特别是在利率处于下行趋势的背景下,客户可能倾向于用低息贷款偿还之前的高息贷款,这样选择权风险也会增加。四、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管理中的重要内容。LPR改革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商业银行纷纷探讨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目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商业银行传统的管理方法有很大

8、关系。(一)浮动利率贷款占比过高LPR全面运行之前,我国商业银行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在一般贷款总量中占比较高,存量固定利率贷款的占比并不高。采用浮动利率,商业银行主要基于经营自主权的考虑,同时也可以增强客户的信用观念。但是浮动利率贷款是以贷款基准利率进行定价,不利于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浮动利率下,LPR利率的变化也无法及时传导到贷款,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9年9月一般贷款中,利率比LPR高的贷款占比为83.05,利率与LPR相等的贷款占比为0.55,利率比LPR低的贷款占比为16.40。由此可见,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比重仍然比较大。L

9、PR改革下,比重过大的浮动利率贷款不利于商业银行控制利率风险,并且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因此,如何调整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比重,充分应对LPR改革下的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收入结构过于单一,负债成本较高某农村商业银行始建于1952年,属于地方性银行机构,注册资本19亿元,以服务中小企业客户为主。从该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来看,连续5年利息收入不断增加,净利息收入占比均超过70。这说明该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以净利息收入为主,收入结构比较单一。4上述案例也体现了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普遍问题,即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以净利息收入为主,这也说明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对于城市商

10、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来说,虽然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业务发展的多样化,但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净利息收入为主的状况。这样,在LPR改革下,由于利率变动,就会为商业银行带来重新定价风险和客户选择权风险。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也比较高。由于目前LPR处于下行趋势,贷款利率也会随之下降,而较高的存款利率必然会为商业银行带来较大压力。截至2019年7月末,中资大型银行加中小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44万亿元,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左右相比,结构性存款利率一般会高出2左右,这样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就会增加,最终会使得利率风险提升。(三)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比较落后某城市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

11、使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由技术人员通过手工计算方式得出敏感性缺口,在此基础上进行利率风险分析,一般结果只能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从利率风险防范措施来看,该商业银行主要采用调整存贷款期限结构、调节速动比例等手段,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上述案例中的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落后。该商业银行在计算敏感性缺口时仍采用手工计算防范,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也无法保证。同时该商业银行得出的结果并不利于自身的业务发展,仅仅是为了应对监管需要。二是利率风险管理的手段过于单一。这也是商业银行存在的普遍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都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方法,此种方法对数据要求不高且具有普遍

12、性。但是LPR机制运行后,商业银行应当探索更加丰富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四)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率不高金融衍生工具是应对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但从整体上来看,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率并不高,未能很好地发挥对冲利率风险的作用。此外,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限制,也未能发挥利率风险管理的积极作用,导致资源浪费。究其原因:一是外部环境影响商业银行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我国金融衍生品以场外为主,内外场发展不均衡。同时,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商业银行的可选择性不多,找到合适的利率风险对冲产品有一定难度。二是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重视程度不足。LPR

13、机制运行之前,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率比较低,主要是传统的利率机制下需求不高,因此对金融衍生品的重视程度也不高。LPR改革下,商业银行亟需探索更加有效的利率风险对冲方法。五、LPR改革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对策LPR改革下,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利率风险管理对策,不仅有利于提升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自身利润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一)跟随政策导向,提高固定利率贷款比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当自2020年3月1日起,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可选择LPR为定价基准加点的形式,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的形式。人民银行的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推进LPR机制运行,从而推动

14、利率市场化进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是应当跟随政策导向,主动推进相关工作的落实。商业银行应当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与浮动利率贷款客户进行协商,加快贷款定价基准的转换工作。二是商业银行应当调节浮动利率贷款与固定利率贷款的结构,提高固定利率贷款的比例。从近期LPR公布的数值来看,处于下行趋势,因此提高固定利率贷款的比例有利于应对利率风险。具体而言,浮动利率贷款应当降低重新定价频率和期限;固定利率贷款应当以中长期为主,从而维持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稳定5。(二)拓宽收入来源,优化负债结构1.拓宽收入来源为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商业银行应当拓宽业务范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特别是对于中小商业银

15、行而言,应当逐渐转变依靠息差收入发展业务的传统模式,降低净利息收入业务占比,提高其他业务占比,这样才能在LPR改革背景下有效应对利率风险。商业银行首先应从业务发展理念上进行转变,借鉴世界一流银行的先进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2.降低负债成本负债结构方面,商业银行应当适度调整主动负债的占比,降低负债成本。由于LPR改革下资产的利率敏感性会提升,因此优化负债结构有利于应对由此产生的利率风险。对被动负债而言,商业银行应当注重存款的稳定性,适度提升结算类账户占比,以降低负债成本6。(三)推进利率风险管理手段的多样化1.利率风险管理手段的多样化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LPR改革下,商业银行应当提升利率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商业银行应采用先进的利率风险评估监测系统,通过自动分析、自动测算,根据得出的结果进行自动预警,不仅满足监管机构的非现场监管要求,而且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2.在完善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的同时,需要引入更多利率风险管理手段LPR运行以来,贷款利率基本保持下降的趋势,而近年来存款利率总体上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保持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从而有效应对利率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重视持续期缺口模型、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LPR推进过程中,多样化的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应对风险。(四)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工具的利用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