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组织行为学》(教育类别)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676547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组织行为学》(教育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组织行为学》(教育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组织行为学》(教育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组织行为学》(教育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远程在线考试-《组织行为学》(教育类别)(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 末 考 试组织行为学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一、必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论述人格在管理中的应用(20分)答:人格是个体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与

2、他人的差异。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而狭义的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其他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无论是广义的管理还狭义的管理,都是最大程度的发挥人作用,以达到组织的目标,那么人格在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员工招聘的时候,根据岗位需要,选择合适人格特征人;二、是在与员工沟通中,根据员工的不同人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三、根据员工的人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在管理中把握第个员工的人格特征,有助于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有助于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力,有助于员工的沟通和协作,有助于组

3、织目标的实现。2、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有哪些(20分)答: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有:(1)外部环境团队是组织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组织状况制约着团队的行为与绩效。例如,组织的技术、设备等影响团队的运作。此外,组织的规章制度、报酬、结构、物质环境等都与团队绩效有关。(2)团队目标目标不仅能够引导个体的行为,也是团队行为的推动力量。团队的目标不清或没有挑战性将会严重削弱团队的有效性。更为关键的是,如果团队目标无法与个体目标相容,团队成员便不会齐心协力。因此,要设置一个团队和个体都能接受的共同目标,以使该团队成员合作完成。(3)任务的性质研究表明,团队任务的复杂性和依赖性是影响团队绩效的重要变量。团队

4、任务可分成简单和复杂两类。可以假设,任务越复杂,团队的绩效会越低。但与个体相比,团队解决复杂问题效率更高。另外,如果完成任务时对成员的相互依赖要求较高,而团队的凝聚力又不强,团队的绩效肯定就会比较低。(4)团队规模一般认为,57人的团队执行任务最有效。如果少于5人,因为势单力薄,发挥不了群体的优势;如果多于7人,不但成员参与的机会减少,而且各方面组成小团体,会导致团队绩效的下降。(5)团队构成专家指出,异质团队,即成员在年龄、性别、种族、人格、能力、民族、经验、教育水平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团队,虽然需要一段时间相互适应,但一旦学会一起共事,则具有很高的潜在绩效。相反,同质团队,即成员在各个方面比较

5、类似的团队,尽管彼此容易相容,但如果缺乏完成任务相应的技能与经验,绩效也可能不高。这表明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之一。当然,人格的融合对团队同样重要。研究指出,人们在互动时,需要表达与接受包容、控制和喜欢三种感情。如果团队成员在这三种需要上相容,团队绩效就高;反之,就低。(6)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他人的影响下心理、行为以及绩效的变化。社会影响的表现形式很多,例如社会促进和社会懒惰。 社会促进。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绩效有时会提高、有时会降低的现象。 社会懒惰。社会懒惰是指随着团队规模的增大,个体在完成团队任务时的努力将减小。社会懒惰可用责任分散理论来解释。随着团队

6、规模的扩大,个体对团队的贡献越难分清,个体对努力完成团队任务的责任感就越小。这样,社会懒惰现象就发生了。还有一种解释也说得通,即由于其他团队成员的存在,个体会感到自己的贡献可有可无或大小无关紧要,因此付出的努力就少了。二、选答题(选答3题,每题20分,共计60分)1、如何加强员工的事业管理(20分)答:管理者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员工的事业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员工的成长,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1)设立多种事业发展阶梯。应根据员工不同的事业锚设置相应的事业阶梯,如管理、研发等,以使员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2)制定公平的晋升政策。垂直向上一直是众人事业发展的目标,应当建立以绩效、才能为基础的

7、晋升制度,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干劲。(3)做好横向调动。由于组织层级越高职位越少,许多人挤不上独木桥。组织可采取横向调动的方法来增加员工的工作经验与挑战性。(4)掌握每位员工的优缺点。应通过人格、能力等测验来摸清所有员工的长处与短处,以便做好工作安置与调动。(5)提供职位空缺信息。如果某一职位出现空缺,可通过各种沟通渠道让员工知道。(6)安排事业发展导师。为每位员工配备一个有经验的导师(如资深员工、专家等),以指导员工的事业发展。(7)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存储有关每位员工的才能、兴趣、绩效等方面的信息。(8)确定每一职位的候补人选。一旦出现机会,迅速补缺。2、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20分)答:

8、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遵循下列原则:(1)一般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2)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特殊行为;(3)态度测量与实际行为的间隔时间越短,态度与行为就越一致。社会心理学家费希本和艾赞认为,预测行为最佳的方法是关注行为意向,而意向取决于有关行为的态度和规范。规范是社会或群体接受或允许的行为的准则。很明显,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规范。只有当态度和规范都是正向的,意向才可能强烈。如果态度和规范相冲突,两者的相对强度决定着意向或行为。根据行为意向模型,个体有关具体行为的信念影响态度和规范。对于态度来说,信念涉及行为与后果的关系。对于规范来说,信念涉及个体对别人期望

9、他如何行动的感知。行为意向模型同样显示,实际的或感知的情境以及内在障碍或约束和意向一起影响某一具体行为。例如,某员工愿意把工作做好,但缺乏客观条件或个人技能。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20分)答: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七个:(1)外表。一般来说,外表美丽的人更有吸引力。(2)能力。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人喜欢。但是,能力与喜欢并不永远成正比。(3)人格特质。研究发现,人们大都喜欢具有真诚、诚实、热情、友好等物质的人,而不喜欢具有古怪、不友好、自私、贪婪等物质的人。(4)邻近。两人之间在空间方面的邻近性也是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邻近会使人们的接触增多,从而导致熟悉程度的提高,而彼此越熟悉,就越相互吸引。其次,邻近会使彼此的互动成本降低,即付出的努力少于相距较远者。(5)交互。人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喜欢喜欢自己的人,不喜欢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研究发现,个体在交互性方面存在个别差异,例如,高自我尊重的人比底自我尊重的人更不易受他人接受或排斥的影响;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加深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爱不断减少的人。(6)相似。相同或相似的态度、价值观、兴趣、语言、种族、职业、学历等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决定因素。(7)互补。当双方的需要构成互补时,人际吸引增加。互补常常发生在配偶之间。1成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