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267654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 教材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第61页例的内容。按比例分配是比的概念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教材是先把比转化成份数,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这里先把比转化成份数,也可以把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也能解答,所以,教学中可以补充归一解答,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二、 整合思路本课运用多媒体系统辅助教学,首先复习旧知,注重铺垫,激发兴趣,出示有关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既而学习例题,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利用质

2、疑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最后拓展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课堂,参与式学习。三、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使学生明确按“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2. 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熟练地解答有关题目。3.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4.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确立转化的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解题方法,熟练解答有关题目。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教学关键: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多媒体应用与

3、分析一、复习旧知,注重铺垫1、列式解答:A、银燕电器厂有职工270名,男工人数占总人数的 ,男工有多少人?B、把216棵树苗分给四、五、六年级种植,其中四年级占总棵数的,四年级种了多少棵?2、口答: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 公顷 玉米。a、大豆和玉米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b、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比是( ):( )(板书:比) 3、口答:大豆和玉米播种公顷数的比是3:2a、大豆的公顷数占( )份玉米的公顷数占( )份这块地一共( )份 (板书:份数)b、大豆占这块地的( )玉米占这块地的( )(板书:分数)4、口述算式:a、 农业专业组把一块100公顷的地平均分成5

4、份,其中3份种大豆, 2份种玉米,玉米和大豆各种多少公顷?回答后提问,是求什么?是什么类的题目?(板书 归一应用题)b、农业专业组在一块24公顷的地里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中粮食作物占3/5,经济作物占2/5,两种作物各种多少公顷?学生口答提问:这是什么类型题目?(板书:分数应用题)应用 资料展示:1、复习题。2、分析及总结。素材来源:自制分析 此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直观地以幻灯片方式展示练习题,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二、进行新课,注重启思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a、学校把90本图书借给甲乙两个组,怎样分配给两组比较合理?(平均分)各分得几本?b、学校把90本图书

5、分给甲乙两个组,甲组10人,乙组20人,问怎样分配给甲乙两个组比较合理?(按人数的多少来分配)教师提问:按人数的多少来分配,那么两个组的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思考:甲乙两组人数的比是几比几?提问:把甲组人数10人看作份,那么乙组人数20就是几份?启发学生思考:现在知道甲乙两组人数比是1:2,把90 本图书怎样分呢?把90本图书平均分成份,份给甲组,份给乙组,也就是把90本图书按1:2分配给甲乙两组。这样的分配方法叫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2、学生编题,揭示课题。让学生将上面这件事编成应用题,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应用题。学校把90本图书按1:2借给甲乙两个组,甲乙两组各借得多少本?

6、3、尝试练习。4、自学课本。师:会做的先做再看第57页例,不会做的看书后再解答,并思考如下问题:a、已知什么,求到什么?b、1:2表示什么?甲组分得( )份,乙组分得( )份。c、甲组分得总本数的( )/( ),乙组分得总本数的( )/( )。d、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e、怎样检验自己做得对不对?5、学生讨论。各小组把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a、已知甲乙两组借得图书本数的比是1:2 甲乙两组借得图书本数的和是90本。求甲乙两个组各借得多少?(板书:已知两个部分量的比及部分量的和,求部分量) b、甲组借了份,乙组借了份,两个组一共借了份。c、甲组借了总本数的1/3,乙组借了总本数的2/3。d、刚才我

7、们把比转化为份数和分数,即可将题目转化为:学校把90本图书平均分份,甲组借得其中的份,乙组借得其中的份。甲乙两组各借了多少本?学校把90本图书借给甲乙两个组,甲组借了总数的1/3,乙组借了总数的2/3。甲乙两组各借了多少本?课件出示:表示( ) 903表示( ) 901/3表示( )9031表示( ) 902/3表示( )9032表示( ) e、验算将甲组借的图书本数加上乙组借的图书本数,得数和图书总本数相等。将甲乙两个组借图书本数的比化成最简比是:。6、教师讲解。题目中告诉我们几个部分量的和及几个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把几个数和按几个数的比来分成几个数。我们把比转化成份

8、数使题目成为归一应用题,应用归一方法来解答,也可把比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应用题,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计算时,告诉我们把90本书分给甲乙两组,甲乙两组分得图书本数的和是90本,所以先求出总份数。例题:东岗小学把524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2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4人。三个班各应分得图书多少本?应用1、 出示思考问题及方法指导2、 展示相关的分析过程素材来源:自制分析此环节首先利用大屏幕,展示思考问题、方法指导以及正确答案,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理解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然后展示问题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再次体会

9、所学知识。板书:应用题(请:好中差三个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围绕思考题开展小组讨论板书:把比转化为份数 让学生讲算式的意义:板书:比-总数 三、巩固练习,注重时效1、基本练习:课本第62页做一做第题,用两种方法解答,一种只要列式。2、变式练习:一个班有学生49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求男女生各是多少人?一个运输队一共运货物140吨,上午运了小时,下午运了小时,上午和下午各运了多少吨?3、一种黄铜是由铜和锌按照3:7熔铸而成,生产这种黄铜12.5吨,需要锌和铜各多少吨?填空:生产这种黄铜共( )吨。把这种黄铜共分( )份。其中锌( )份,占总份数的( ),列式计算( )。其中铜 (

10、 ) 份,占总份数的 ( ) ,列式计算( )。4、阳山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216棵树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应植树多少棵?生活中的数学一个足球的表面是由32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围成的,黑色皮和白色皮块数比是3:5。两种颜色皮各有多少块?应用1、 出示基本练习题2、 出示变式练习素材来源:自制分析此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问题、讲解答案、补充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进行学习,使学生更直观,学生能很容易的理解。课件应用(三)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以适当地讲解作补充。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索按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刚才的五个习题中,看一看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已知总数量和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是多少。) 同学们,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我们经常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我们的数学本领一定会越来越高,老师留一个作业给大家,回去后调查研究一下。素材来源:自制在提问中结束本课,通过提问与思考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解答这种应用题应该怎样想?(先求出总份数,再看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接着就可以求出各部分量。) 四、课堂作业:课本第63页1、2、6题,提示药水是什么意思?(药水药水) 应用 出示作业素材来源:自制分析直观清晰地布置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